第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出了上書房就看到芷安在那裡滿懷期待的等著。

  秦月將書遞給她:「老師拒絕做中間人再給我帶吃的了, 他決心好好整頓一下我們兩個的學習,從這本書開始。」

  芷安:「……」

  秦月與李穆的師生關係就這麼改變了, 可要真的深究,這才是正常的師生相處。

  芷安對宮外雖然陌生, 可在深宮浸染多年,一些直覺還是有的。

  幾日之後穎王果然向皇帝提出了要求娶史真一事,皇帝自然言辭拒絕,穎王不滿, 父子不歡而散。

  聽到消息時,秦月和芷安正在樹下吃冰碗。

  涼意下肚,這幾日被李穆惹的上火的秦月也緩和了一下情緒。

  也有心情個芷安亂七八糟的聊天:「父子因為一個女人不合,皇上這個時候不是應該指個婚嗎?我看野史上都這麼寫的,找個與自己站一邊的兒媳,什麼事情都搞定」

  芷安哈哈大笑:「你這說的不就是我皇祖父嗎?雖然我父皇和母后感情很好,可當時因為皇祖父胡亂指婚多了不少怨偶,好幾家還結了仇。所以父皇說他今後都不給人隨便指婚。」

  秦月一想也是,若不是先帝當時想讓她嫁給楊照,秦家也不會採取措施,也不會有後邊那麼多事情。

  聽兩人討論完了這個事,侍女又接著說了下一個消息。

  石岩女可汗的義子都博簡進京學習中原文化。

  楊照謀逆就是因為這位女可汗幫他圖謀大事,但是女可汗雖然拒絕了他,卻並未將此事上奏。

  都博簡行至半路聽聞此事,忙派人快馬加鞭回石岩稟告可汗,所以他到京城幾日都在府里未出,得到可汗的回覆才覲見皇上。

  主要是代可汗表忠心。石岩與中原經過多少努力才有了今天,楊照的圖謀會讓石岩多年的努力付諸一旦,可汗當然不允,可又怕把此事告知皇帝,會引起猜忌,所以乾脆秘而不宣。現在此事敗露,可汗惶恐,特讓都博簡請罪。

  石岩如今的可汗是個女人,十五年前石岩叛亂之時,她還是一個部落首領的夫人,後來部落首領被當時的石岩可汗斬殺,她整理殘兵投靠中原,有了中原的扶持,不但成功復仇還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女可汗。

  因為她的投靠,大業平反叛亂更容易了,事畢以後加封她為一品固國夫人,賜府宅,都博簡進京住的便是此處。

  她沒有再婚也沒有生育,而是收養了三個義子,百年之後選一個人做繼承人。

  讓侍女再給自己來一碗冰,芷安舒坦的很:「都博簡選這個時候進京,估計是想娶一位漢人。其實要我說,他們估計最想嫁個女人給太傅。」

  「此話怎講。」

  「如今石岩與我朝的西北邊境,鎮守之人均是太傅舊部,包括之前咱們遇到的申女官她爹也是。太傅若是娶了石岩人,石岩可不就高枕無憂了。」一說起李穆的小道消息,芷安就更精神了,「不過這都是別人的推測。要我說,太傅那樣的人,肯定會大義滅親的。」

  秦月點點頭,她就沒見過比李穆更翻臉無情的男人,不過也許他對喜歡的人就不這樣了。

  「說起來你有沒有發現太傅最近有些不對勁。」提起李穆,芷安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前兩日就想和你說,又總是忘記。太傅手上戴的佛珠不見。」

  這幾日李穆對秦月不理不睬,秦月也不想自討沒趣,還真沒仔細看過李穆。但是聽說那佛珠他已經帶了很多年,此刻摘下還能幹什麼。

  「會不會是送給哪個女子做定情信物?」不巧,兩人想到一處了。

  秦月心裡五味雜陳,這段時日,她曾無數次想著再也不要想起那個人,又無數次忍不住對那人關心。她變得都不像自己了。

  算了吧。不要有最後一次。她是秦國公的長女,她不能踐踏秦國公府的威名,只有心裡沒那個人,她才能高傲地走下去。

  秦月與芷安討論著他人的親事,殊不知她們自己也是婚嫁之齡,也是別人的熱議對象。

  申欣嘉她爹申大人,有些緊張的坐在李穆的對面,尷尬的搓了搓手:「李將軍,若不是此事我真的找不到人幫忙了,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私下來找你。」

  李穆掌軍時就跟著他的這些人,即使時隔多年,也仍舊習慣叫他將軍,而不是李相。

  而文臣武臣相交,是每個皇帝都不願看到的,所以他們這些舊部進京以後甚少拜訪李穆。

  李穆對舊部向來比較寬容,說話也多了一些,在軍中時學到的玩世不恭也微有顯現:「申大人這樣子該不會是叫我做媒吧?要是不給點媒人禮我可不願意干。」

  「將軍還是一如既往神機妙算。」來意被看透,申尚書也少了一些拘謹,說起話來順暢了不少,「兒女都是債。小兒前些日子參加賽馬比賽時,見到一位姑娘。少年慕少艾,為人父母免不得得操心一下。」

  李穆聽到這,眼裡就浮現了縱馬奔馳的那位女子。

  他喜怒不形於色多年,可那一刻心卻好像揪住了,他怕聽到那個答案。

  可是,申尚書的話確認了他的猜想。

  「我多方打聽,雖不能確定那女子父母何在,可也猜到那位姑娘的婚嫁一事應該是秦國公府全權負責。我思來想去,你與秦國公府關係向來好,可否私下幫我去問問?」

  「好。」良久,李穆聽到自己回了這麼一句,「我去幫你問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