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劉襄抿了抿唇,沒有吱聲,自顧自又吃了一口,半晌才道:「是啊,我是喜歡的。」
鄭元昭待她,是真真極好。
他心思縝密,幾乎是將她的喜好都打聽了個清楚,一日下來,劉襄的臉上都是掛著笑容。等到傍晚分別之時,鄭元昭立在碼頭上問她:「劉姑娘,東市還有一家的烤鴨極為好吃,下次可願意與在下一同前去?」
春意纏綿在髮絲之間。
劉襄對上鄭元昭認真又溫柔的神情,她笑著點了頭,她願意一起去。
鄭元昭也不禁露出笑容來,他明白,劉襄說的這個願意,是她願意與他再深入了解一番,他也就是有了與她談婚論嫁的機會。
和鄭元昭在一起的每一刻,劉襄都是歡喜的,她不會去想起過去自己放下的每一段感情,也不會去擔憂下一處的行程,鄭元昭都將一切都料理得極好。
可他也是愚鈍的,官場上的打點和下人的賞錢,還有家宅治理都是一團糟糕,就連鄭家交給他在東都的生意,都蕭條不已。
這時候劉襄才明白,原來他也並非是那樣縝密的人,他的一切心思,都給花在了她的身上啊。
後來劉襄實在是看不慣他這種作風,就幫著他算了鄭家的帳,一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好傢夥,他家的生意都快要關門了!
告訴他時,他還有些驚訝,「先前不是還好好的?」
劉襄又想打他又想笑,他那樣聰明的人,卻是在銀錢一事上不大聰明了,聽劉襄把前因後果都說了,鄭元昭才反應過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道了句:「劉姑娘好生厲害,我都不懂的。」
劉襄揚起頭,伸手在他的腦袋上揉了下,像是哄小孩兒一樣說:「你也不必懊惱,日後我幫你處理這些銀錢上的事情就好了。」
鄭元昭身子一僵,唇瓣囁嚅,猶豫了好半天,才問她:「姑娘的意思是……願意嫁我為妻麼?」
劉襄嚇得縮回手去。
她含糊著,將這件事情糊弄了過去。她也才反應過來,要替他執掌中饋,不就是要嫁給他的意思嗎?劉襄也不禁去想,她喜歡鄭元昭嗎,願意嫁給他嗎?
為了此事,劉襄苦惱了許久,直至七夕那日,東都街頭燈火如晝。
鄭元昭沒有約她一同過節,宋青嬋魏菱她們都自有歸宿,唯獨是她,還不知自己究竟要做些什麼。她忽的就想起了曾經與鄭元昭一同去吃過的烤鴨,滋味極好,位置好像是在東市。
劉襄和鄭元昭已經去過了許多次,可她沒有一次將路記下來的,好似就覺得,這一切,鄭元昭都會安置得清楚明白。
等她到了東市時,才發覺,自己壓根兒就不記得烤鴨在哪兒,那家店叫做什麼。
再看四周熱熱鬧鬧,所有人成雙入對,成群結隊,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尋不到去路,卻又不想回頭。委屈難過一下子就湧上了心頭,眼睛也澀得厲害,就連鄭元昭,也不想理她了。
「哎,你們看,那是煙花是不是?」
轟的一聲,璀璨的煙花從東都天際綻放開來。
人人都駐足下來,仰頭看去,劉襄也抬頭看去,那朵朵煙花,將整個東都城的天空都照亮了開來。隨後,無數盞的孔明燈從某個位置紛紛飛起,美不勝收。
也不知是誰在人群中喊了一聲:「這些孔明燈是給劉襄放的!誰是劉襄啊?!」眾人都朝著孔明燈上看去,辨別著上面的字跡,劉襄也確實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她心中有所波動,朝著孔明燈最多的地方穿過人群走去,可是人太多了啊,她走啊走啊,都沒等過得去,就在她懊惱之時,一雙手從人群中越過來,緊緊將她攥在手心裡。
劉襄抬頭看去,見鄭元昭滿頭是汗,清秀儒雅的形象也不復存在。
他就站在人群里,朝著她笑起來,一雙溫潤的眼裡,全然是她。
他一把將劉襄拉到了自己的身邊,說:「劉姑娘,等了你許久,都沒有等到你啊,我給你點的烤鴨都涼了,燈也放完了,煙花也燃過了,唯獨是不見你。」
果真,果真剛剛的那一切,都是他。
劉襄一陣感動,硬是憋著眼中的酸澀,解釋說:「鄭元昭,我找不到那家烤鴨店了,我找不到。」
鄭元昭嘴角的弧度上揚,好似是鬆了口氣,「原來是找不到,我還以為,你不會來。」
「你怎麼知道我會去?你有沒有想過,我若是不去,那會如何?」
鄭元昭:「無妨無妨,劉姑娘沒有來,我這不就是來找你了嗎?找遍全城,我也會找到你的。」
此刻,劉襄終於是忍不住眼淚,徹底決堤。
喜歡她的男子,即便是找遍全城,也要找到她啊。
最後一簇煙花,在上空炸開。
人群里傳出了嬉鬧的鬨笑,人擠著人,將劉襄擠到了鄭元昭的懷中。
他的手心滾燙,一點都不願鬆開她。
在人群里,他俯下身,眼中是璀璨的萬千孔明燈,是寫滿了劉襄名字的孔明燈,他低聲說:「劉姑娘,煙花與燈,都是為你,日後你也無需去記什麼路了,只要我在,便不會放開你的手。你可願嫁我為妻?生生世世,我鄭元昭絕不負你。」
煙花寂靜後,飄向夜空與遠方的孔明燈依舊熠熠生輝。
一如鄭元昭明亮的眼眸。
劉襄擦了一把眼淚,也握緊了身邊人的手,她道:「元昭,我願意。」
鄭元昭待她,是真真極好。
他心思縝密,幾乎是將她的喜好都打聽了個清楚,一日下來,劉襄的臉上都是掛著笑容。等到傍晚分別之時,鄭元昭立在碼頭上問她:「劉姑娘,東市還有一家的烤鴨極為好吃,下次可願意與在下一同前去?」
春意纏綿在髮絲之間。
劉襄對上鄭元昭認真又溫柔的神情,她笑著點了頭,她願意一起去。
鄭元昭也不禁露出笑容來,他明白,劉襄說的這個願意,是她願意與他再深入了解一番,他也就是有了與她談婚論嫁的機會。
和鄭元昭在一起的每一刻,劉襄都是歡喜的,她不會去想起過去自己放下的每一段感情,也不會去擔憂下一處的行程,鄭元昭都將一切都料理得極好。
可他也是愚鈍的,官場上的打點和下人的賞錢,還有家宅治理都是一團糟糕,就連鄭家交給他在東都的生意,都蕭條不已。
這時候劉襄才明白,原來他也並非是那樣縝密的人,他的一切心思,都給花在了她的身上啊。
後來劉襄實在是看不慣他這種作風,就幫著他算了鄭家的帳,一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好傢夥,他家的生意都快要關門了!
告訴他時,他還有些驚訝,「先前不是還好好的?」
劉襄又想打他又想笑,他那樣聰明的人,卻是在銀錢一事上不大聰明了,聽劉襄把前因後果都說了,鄭元昭才反應過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道了句:「劉姑娘好生厲害,我都不懂的。」
劉襄揚起頭,伸手在他的腦袋上揉了下,像是哄小孩兒一樣說:「你也不必懊惱,日後我幫你處理這些銀錢上的事情就好了。」
鄭元昭身子一僵,唇瓣囁嚅,猶豫了好半天,才問她:「姑娘的意思是……願意嫁我為妻麼?」
劉襄嚇得縮回手去。
她含糊著,將這件事情糊弄了過去。她也才反應過來,要替他執掌中饋,不就是要嫁給他的意思嗎?劉襄也不禁去想,她喜歡鄭元昭嗎,願意嫁給他嗎?
為了此事,劉襄苦惱了許久,直至七夕那日,東都街頭燈火如晝。
鄭元昭沒有約她一同過節,宋青嬋魏菱她們都自有歸宿,唯獨是她,還不知自己究竟要做些什麼。她忽的就想起了曾經與鄭元昭一同去吃過的烤鴨,滋味極好,位置好像是在東市。
劉襄和鄭元昭已經去過了許多次,可她沒有一次將路記下來的,好似就覺得,這一切,鄭元昭都會安置得清楚明白。
等她到了東市時,才發覺,自己壓根兒就不記得烤鴨在哪兒,那家店叫做什麼。
再看四周熱熱鬧鬧,所有人成雙入對,成群結隊,只有她自己一個人,尋不到去路,卻又不想回頭。委屈難過一下子就湧上了心頭,眼睛也澀得厲害,就連鄭元昭,也不想理她了。
「哎,你們看,那是煙花是不是?」
轟的一聲,璀璨的煙花從東都天際綻放開來。
人人都駐足下來,仰頭看去,劉襄也抬頭看去,那朵朵煙花,將整個東都城的天空都照亮了開來。隨後,無數盞的孔明燈從某個位置紛紛飛起,美不勝收。
也不知是誰在人群中喊了一聲:「這些孔明燈是給劉襄放的!誰是劉襄啊?!」眾人都朝著孔明燈上看去,辨別著上面的字跡,劉襄也確實看見了自己的名字。
她心中有所波動,朝著孔明燈最多的地方穿過人群走去,可是人太多了啊,她走啊走啊,都沒等過得去,就在她懊惱之時,一雙手從人群中越過來,緊緊將她攥在手心裡。
劉襄抬頭看去,見鄭元昭滿頭是汗,清秀儒雅的形象也不復存在。
他就站在人群里,朝著她笑起來,一雙溫潤的眼裡,全然是她。
他一把將劉襄拉到了自己的身邊,說:「劉姑娘,等了你許久,都沒有等到你啊,我給你點的烤鴨都涼了,燈也放完了,煙花也燃過了,唯獨是不見你。」
果真,果真剛剛的那一切,都是他。
劉襄一陣感動,硬是憋著眼中的酸澀,解釋說:「鄭元昭,我找不到那家烤鴨店了,我找不到。」
鄭元昭嘴角的弧度上揚,好似是鬆了口氣,「原來是找不到,我還以為,你不會來。」
「你怎麼知道我會去?你有沒有想過,我若是不去,那會如何?」
鄭元昭:「無妨無妨,劉姑娘沒有來,我這不就是來找你了嗎?找遍全城,我也會找到你的。」
此刻,劉襄終於是忍不住眼淚,徹底決堤。
喜歡她的男子,即便是找遍全城,也要找到她啊。
最後一簇煙花,在上空炸開。
人群里傳出了嬉鬧的鬨笑,人擠著人,將劉襄擠到了鄭元昭的懷中。
他的手心滾燙,一點都不願鬆開她。
在人群里,他俯下身,眼中是璀璨的萬千孔明燈,是寫滿了劉襄名字的孔明燈,他低聲說:「劉姑娘,煙花與燈,都是為你,日後你也無需去記什麼路了,只要我在,便不會放開你的手。你可願嫁我為妻?生生世世,我鄭元昭絕不負你。」
煙花寂靜後,飄向夜空與遠方的孔明燈依舊熠熠生輝。
一如鄭元昭明亮的眼眸。
劉襄擦了一把眼淚,也握緊了身邊人的手,她道:「元昭,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