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沒成想過了這麼久,魏菱又想了起來。那時候她答應的時候,便是無意之間的事情,後來更是沒當成一回事兒,如今再次提起,她有些想要反悔了。
可這又有什麼法子呢。
終歸是自己親口答應的,總不能讓魏菱難堪吧,沉思之下,劉襄還是應了。
去陸家那日,正值春分。
魏菱笑盈盈將她帶進了院子裡的亭中去,煮了茶,上了糕點,屏退了伺候的丫鬟們,認真說:「我這表弟,科考雖然沒有進前三甲,可也是前十了,才情自然是不必說,他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你一會兒就瞧瞧自己喜不喜歡好了。」
魏菱朝著劉襄眨了眨眼睛。
劉襄哭笑不得,「其實我現下還不曾有定親的打算,還是別耽擱他了……」
話未說完,魏菱眉梢一揚,打斷了她,「襄兒,你這般年歲的姑娘,不是嫁人了就是已經定親了,你如今這模樣,莫不是心中早已經有了人選,若是有了,儘管和我說就是了,我去替你說媒,保管沒人敢拒絕!」魏菱擼擼袖子,就算是有,也得武力鎮壓了給劉襄押過來!
劉襄不禁怔住。
她默默垂眼,低噥:「已經沒有了。」
此時想來,她與秦郅過往的那些,竟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當初朝陽街上一眼,也是讓各自惦念了許多年,至如今,也不肯放下。
初見秦郅時,他矜貴驕傲,又討人厭,老是逗弄於她,非得要把她惹得吹鬍子瞪眼睛了,他才會哈哈大笑起來,輕笑的聲音也好聽極了。
其實,他也並不盡然那樣討厭,她被人欺負的時候,秦郅總是會第一個站出來。她想要什麼的時候,他也會買來送到她的跟前。
也不知從何時起,兩個人的心中都有了彼此。
借著宋青嬋與周朔成親那時,秦郅贈她一個同心結,也向她表明了心意,那一日,她也和他說明了心意,就等秦郅來家中提親了。
她想,這個世間,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的兩情相悅,多難得啊。
她和秦郅一定能夠攜手走完這一生的。
誰能想到,第二日秦郅就離開了東都。
宋青嬋同她說,是東都突然生了變故,需要秦郅親自回去處置,這才離開了岐安府。劉襄表示理解,她每日黃昏時就坐在自己的小閣樓里,想著有一天,秦郅會回來,笑眯眯回來喚她一聲「小姑娘」。
她就這樣等啊等啊。
也數不清楚是等了多少個黃昏,她終於是等來了宋青嬋從東都帶來的一封情書,她將情書翻來覆去看了許久,將情書壓在了箱底。
等到每每思念起他時,就會拿出來瞧上一眼。
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襄也到了要定親出嫁的年紀了。劉德福一個勁兒地給她找尋夫家,家中太過清貧的不行,太過位高權重的又高攀不起,著實是讓劉德福傷透了腦袋。
劉襄就望著柳花湖,想著她與秦郅的第一次相遇,便是在這柳花湖畔。
如今,人卻已經不歸了。
她也不再是什麼天真的小姑娘了,在劉德福的嘴裡,她也曉得,像是他們這種岐安府的稍微富庶些的小門小戶,也要找門當戶對的人成親。
那秦郅呢?
他那樣的門第,那樣的家世,就真的從未糾結過這些嗎?
即便他不在意,他的家族,又如何能容納得下她一個小小的商戶之女?少女的心思,從開始的雀躍到了期待,再到如今只剩下唯一的一封信外再無其他,劉襄已經開始失落開始絕望,她或許,真的不該再去等秦郅了。
她曾見到過周朔,就算是才離家十里遠的地方,就已經擔憂放不下宋青嬋。
也見過家中的兄長,嘴上好似不喜嫂嫂,可是暗地裡總是會做很多小玩意兒討嫂嫂喜歡。
可秦郅呢?
一去兩三年,只剩下一封順便讓宋青嬋捎回來的信。
劉襄不禁想,秦郅是不是真的喜歡自己?若是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喜歡,又怎會連點消息都不肯傳回岐安府上?
那一刻,劉襄也不願意再騙自己了。
秦郅遠沒有那樣喜歡自己。
再後來,她因為秋意涼而生了一場重病,也是在那一日,她日思夜想的場景終於是出現在了眼前。秦郅在雨中探頭下來,笑眯眯喚了她一聲小姑娘。
她多年的期盼,就在這樣毫無準備中出現了。
可那又怎麼樣?她已經不想要再去喜歡秦郅了,即便他此刻回了岐安府,她終究是不想要了。劉襄啪的一下關上窗戶,眼淚直直往下掉,她也該徹底放下了。
她這個人啊,拿得起放得下,過去的已經過去,她要永遠往前看。
「襄兒,既然沒有了,何不瞧瞧我家表弟?」魏菱笑著的話,打斷了劉襄所有的回憶,她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笑了下。
劉襄:「我如今只想要和姐姐一起把晉江書院做好,別的事情倒是還沒有考慮過的。」
「以前沒考慮過,現在就能考慮了啊。」
不等劉襄再次回答,魏菱忽的往一旁抽了下眼睛,劉襄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只見一個青衫書生抱著一卷畫匆忙走來,早春的晨露染濕了他的黑髮,他隨手擦了擦,朝著亭中的劉襄與魏菱,淡淡一笑。
劉襄沒見過這個男子。
魏菱湊過來,提醒她:「這就是我那表弟,鄭元昭。」
可這又有什麼法子呢。
終歸是自己親口答應的,總不能讓魏菱難堪吧,沉思之下,劉襄還是應了。
去陸家那日,正值春分。
魏菱笑盈盈將她帶進了院子裡的亭中去,煮了茶,上了糕點,屏退了伺候的丫鬟們,認真說:「我這表弟,科考雖然沒有進前三甲,可也是前十了,才情自然是不必說,他性子也是一等一的好,你一會兒就瞧瞧自己喜不喜歡好了。」
魏菱朝著劉襄眨了眨眼睛。
劉襄哭笑不得,「其實我現下還不曾有定親的打算,還是別耽擱他了……」
話未說完,魏菱眉梢一揚,打斷了她,「襄兒,你這般年歲的姑娘,不是嫁人了就是已經定親了,你如今這模樣,莫不是心中早已經有了人選,若是有了,儘管和我說就是了,我去替你說媒,保管沒人敢拒絕!」魏菱擼擼袖子,就算是有,也得武力鎮壓了給劉襄押過來!
劉襄不禁怔住。
她默默垂眼,低噥:「已經沒有了。」
此時想來,她與秦郅過往的那些,竟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當初朝陽街上一眼,也是讓各自惦念了許多年,至如今,也不肯放下。
初見秦郅時,他矜貴驕傲,又討人厭,老是逗弄於她,非得要把她惹得吹鬍子瞪眼睛了,他才會哈哈大笑起來,輕笑的聲音也好聽極了。
其實,他也並不盡然那樣討厭,她被人欺負的時候,秦郅總是會第一個站出來。她想要什麼的時候,他也會買來送到她的跟前。
也不知從何時起,兩個人的心中都有了彼此。
借著宋青嬋與周朔成親那時,秦郅贈她一個同心結,也向她表明了心意,那一日,她也和他說明了心意,就等秦郅來家中提親了。
她想,這個世間,我喜歡他他也喜歡我的兩情相悅,多難得啊。
她和秦郅一定能夠攜手走完這一生的。
誰能想到,第二日秦郅就離開了東都。
宋青嬋同她說,是東都突然生了變故,需要秦郅親自回去處置,這才離開了岐安府。劉襄表示理解,她每日黃昏時就坐在自己的小閣樓里,想著有一天,秦郅會回來,笑眯眯回來喚她一聲「小姑娘」。
她就這樣等啊等啊。
也數不清楚是等了多少個黃昏,她終於是等來了宋青嬋從東都帶來的一封情書,她將情書翻來覆去看了許久,將情書壓在了箱底。
等到每每思念起他時,就會拿出來瞧上一眼。
可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劉襄也到了要定親出嫁的年紀了。劉德福一個勁兒地給她找尋夫家,家中太過清貧的不行,太過位高權重的又高攀不起,著實是讓劉德福傷透了腦袋。
劉襄就望著柳花湖,想著她與秦郅的第一次相遇,便是在這柳花湖畔。
如今,人卻已經不歸了。
她也不再是什麼天真的小姑娘了,在劉德福的嘴裡,她也曉得,像是他們這種岐安府的稍微富庶些的小門小戶,也要找門當戶對的人成親。
那秦郅呢?
他那樣的門第,那樣的家世,就真的從未糾結過這些嗎?
即便他不在意,他的家族,又如何能容納得下她一個小小的商戶之女?少女的心思,從開始的雀躍到了期待,再到如今只剩下唯一的一封信外再無其他,劉襄已經開始失落開始絕望,她或許,真的不該再去等秦郅了。
她曾見到過周朔,就算是才離家十里遠的地方,就已經擔憂放不下宋青嬋。
也見過家中的兄長,嘴上好似不喜嫂嫂,可是暗地裡總是會做很多小玩意兒討嫂嫂喜歡。
可秦郅呢?
一去兩三年,只剩下一封順便讓宋青嬋捎回來的信。
劉襄不禁想,秦郅是不是真的喜歡自己?若是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喜歡,又怎會連點消息都不肯傳回岐安府上?
那一刻,劉襄也不願意再騙自己了。
秦郅遠沒有那樣喜歡自己。
再後來,她因為秋意涼而生了一場重病,也是在那一日,她日思夜想的場景終於是出現在了眼前。秦郅在雨中探頭下來,笑眯眯喚了她一聲小姑娘。
她多年的期盼,就在這樣毫無準備中出現了。
可那又怎麼樣?她已經不想要再去喜歡秦郅了,即便他此刻回了岐安府,她終究是不想要了。劉襄啪的一下關上窗戶,眼淚直直往下掉,她也該徹底放下了。
她這個人啊,拿得起放得下,過去的已經過去,她要永遠往前看。
「襄兒,既然沒有了,何不瞧瞧我家表弟?」魏菱笑著的話,打斷了劉襄所有的回憶,她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笑了下。
劉襄:「我如今只想要和姐姐一起把晉江書院做好,別的事情倒是還沒有考慮過的。」
「以前沒考慮過,現在就能考慮了啊。」
不等劉襄再次回答,魏菱忽的往一旁抽了下眼睛,劉襄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只見一個青衫書生抱著一卷畫匆忙走來,早春的晨露染濕了他的黑髮,他隨手擦了擦,朝著亭中的劉襄與魏菱,淡淡一笑。
劉襄沒見過這個男子。
魏菱湊過來,提醒她:「這就是我那表弟,鄭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