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
符家老四頓時覺得天雷滾滾,看著和自己兒子一般大小的皇孫,符家老四真想問問皇孫不嫌他老么?
雖然他才不過四十來歲,可在年方十八的皇孫面前,也能稱得上一句老臣了吧!
符家老四隱晦地提了一下自己的年齡,表示了一下自己的顧慮,可誰想皇帝直接眼暼了一下林風身後的和凝。
符家老四顧恍然,原來皇孫就喜歡這一款。
符家老四立刻厚著臉皮應承下了。
廢話,能提前跟著未來皇帝,這機會誰不想要,只要皇孫不嫌他老,他就能上。
於是符家老四進宮一趟,成功撈了個太子少師回去。
符老四這一得了太子少師,可算是在朝廷上投了個驚雷。
無數朝臣都在羨慕符老四的好運,符老將軍去時,眾人還覺得符家要稍微敗落一下,畢竟符老將軍可是符家的頂樑柱,可誰想到,一轉眼,符老四就襲了節度使之位,本來眾人還能安慰,雖然襲了可換了藩鎮,根基到底丟了,可誰曾想,才一天,符老四又受到皇孫賞識,入了皇孫幕下。
眾人不由哀嘆,一個幽州節度使比起跟著皇孫又算什麼。
這可是從龍之功啊,等皇孫一登基,符老四就算閉著眼熬,也能熬到樞密使吧!
這符老四咋就這麼好命!
在感嘆符老四運氣太好時,朝中許多人心思也活了,尤其許多老臣,老將,明眼人都知道以現在皇帝對皇孫的態度,只怕不日就要立為太子。
而一旦立了太子,勢必就要安排東宮屬臣,許多有遠見的世家朝臣老將為了家族長遠,已經早早開始遴選家中傑出弟子,準備林風一入主東宮,就送去。
這也算默認的潛規則。
可現在符老四的事一出,眾家主瞬間改想法了,送什麼年輕子弟,他們完全可以自己上啊!
皇孫擺明了喜歡年紀大些,有能力、有經驗,穩重的臣子,這些後輩小年輕,一個浮躁沒定性,哪比得上他們!
眾家主頓時摩拳擦掌,打算等林風封了太子,眾人就去試試。
說起這舉薦後輩,提攜同族,大多數家主都沒少干,並且還幹得挺積極,可真是心甘情願的麼,那還真未必,可無奈皇子皇孫喜新臣,都講究年少情分,無奈他們只能投其所好,每每為族中後輩讓位,可說到底,有幾個甘心。
長江後浪推前浪,可他們作為前浪,憑什麼他們就被拍死在沙灘上。
好在皇孫又不嫌他們「老」,眾家主覺得,扶他們起來,他們還能再干二十年!
至於那些年輕後輩,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慢慢熬吧,他們當初不也這麼過來的麼!
於是,等到再一次大朝會時,林風突然發現,朝中老臣老將對他那叫一個熱情。
*
端明殿
皇帝和馮相正在下棋,旁邊林風坐在凳子上,手托腮看著兩人你來我往。
皇帝下到一半,看到林風無聊的樣子,就慈愛地說:「今日無政事,就別在這干待著了,去後宮找你皇奶奶玩吧!」
林風一聽眼睛一亮,「那皇爺爺,孫兒先走了。」
皇帝擺擺手,「走吧走吧!」
林風剛要走,又回頭,「皇爺爺,孫子不是不陪你下棋,孫兒去陪皇奶奶做好吃的,您等會記得也來吃哦!」
皇帝頓時笑罵了一句,「臭小子!」,但卻很受用。
林風笑嘻嘻地跑了。
林風走後,皇帝下完一局,就讓人上了茶,和馮相一起品起茶。
兩人品了一會茶,皇帝放下茶盞,突然笑了。
馮相看了皇帝一眼,不緊不慢抿了一口茶,「陛下心裡高興就說出來,特地眼巴巴把臣叫進來,又是下棋,又是支走風兒,何必呢!」
皇帝被戳破也不惱,反而笑著舒了一口氣,「你這傢伙,知道朕心裡高興,也不進宮來陪朕說說話,非得等朕去請著。」
馮相放下茶盞,笑著說:「是陛下想要炫耀,又不是臣想要炫耀,難道還有臣上趕著的道理。」
皇帝也被說笑了,「說來這次風兒做的真不錯,朕這些年所慮者,就是朕一旦去了,朕那兩個兒子,壓不住那些沙場悍將,後來換成風兒,朕更發愁,畢竟風兒更小,朕真怕哪天朕一撒手,風兒就被他們架成傀儡,朕也嘗試著收攏過兵權,可如今中原雖平,可北有契丹,南有吳國,還有一個蜀中也不安分,若收兵權,勢必中原武力下降,真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卻不想如今風兒喜用老臣,也敢用老臣,我看朝中不少老將都有意動,若風兒能夠真順利接下這個攤子,朕現在閉眼也算放心了。」
「陛下這說得什麼話,天下還指望陛下做鎮山石呢!」馮相也感慨道:「常言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多少朝代,都二世而亡,要說這二世都昏庸,倒也不至於,更多的,少主繼位,主弱臣強,新帝和舊臣相爭,必有一傷,更甚者,是整個朝廷傾覆。」
「是啊,新帝勝了,難免自毀長城,舊臣勝了,新帝輕成傀儡,重則國滅,所以才有那麼多的開國皇帝晚年大肆誅殺功臣,為兒孫開路。」皇帝也感慨道,「只是這樣同樣和自毀長城無異。」
馮相整整衣袖,「不過說到底,還是新帝和舊臣君臣相忌,新帝登基後希望能如臂使指,自然更喜歡使新人,使自己人,而舊臣肯定不願意相讓,雙方相爭,最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今風兒能喜用老臣,確實在某種程度安了老臣的心,說句不該說的話,做臣子的,哪怕手握兵權,能真正不顧誅九族風險造反的,也沒有幾個。」
雖然他才不過四十來歲,可在年方十八的皇孫面前,也能稱得上一句老臣了吧!
符家老四隱晦地提了一下自己的年齡,表示了一下自己的顧慮,可誰想皇帝直接眼暼了一下林風身後的和凝。
符家老四顧恍然,原來皇孫就喜歡這一款。
符家老四立刻厚著臉皮應承下了。
廢話,能提前跟著未來皇帝,這機會誰不想要,只要皇孫不嫌他老,他就能上。
於是符家老四進宮一趟,成功撈了個太子少師回去。
符老四這一得了太子少師,可算是在朝廷上投了個驚雷。
無數朝臣都在羨慕符老四的好運,符老將軍去時,眾人還覺得符家要稍微敗落一下,畢竟符老將軍可是符家的頂樑柱,可誰想到,一轉眼,符老四就襲了節度使之位,本來眾人還能安慰,雖然襲了可換了藩鎮,根基到底丟了,可誰曾想,才一天,符老四又受到皇孫賞識,入了皇孫幕下。
眾人不由哀嘆,一個幽州節度使比起跟著皇孫又算什麼。
這可是從龍之功啊,等皇孫一登基,符老四就算閉著眼熬,也能熬到樞密使吧!
這符老四咋就這麼好命!
在感嘆符老四運氣太好時,朝中許多人心思也活了,尤其許多老臣,老將,明眼人都知道以現在皇帝對皇孫的態度,只怕不日就要立為太子。
而一旦立了太子,勢必就要安排東宮屬臣,許多有遠見的世家朝臣老將為了家族長遠,已經早早開始遴選家中傑出弟子,準備林風一入主東宮,就送去。
這也算默認的潛規則。
可現在符老四的事一出,眾家主瞬間改想法了,送什麼年輕子弟,他們完全可以自己上啊!
皇孫擺明了喜歡年紀大些,有能力、有經驗,穩重的臣子,這些後輩小年輕,一個浮躁沒定性,哪比得上他們!
眾家主頓時摩拳擦掌,打算等林風封了太子,眾人就去試試。
說起這舉薦後輩,提攜同族,大多數家主都沒少干,並且還幹得挺積極,可真是心甘情願的麼,那還真未必,可無奈皇子皇孫喜新臣,都講究年少情分,無奈他們只能投其所好,每每為族中後輩讓位,可說到底,有幾個甘心。
長江後浪推前浪,可他們作為前浪,憑什麼他們就被拍死在沙灘上。
好在皇孫又不嫌他們「老」,眾家主覺得,扶他們起來,他們還能再干二十年!
至於那些年輕後輩,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慢慢熬吧,他們當初不也這麼過來的麼!
於是,等到再一次大朝會時,林風突然發現,朝中老臣老將對他那叫一個熱情。
*
端明殿
皇帝和馮相正在下棋,旁邊林風坐在凳子上,手托腮看著兩人你來我往。
皇帝下到一半,看到林風無聊的樣子,就慈愛地說:「今日無政事,就別在這干待著了,去後宮找你皇奶奶玩吧!」
林風一聽眼睛一亮,「那皇爺爺,孫兒先走了。」
皇帝擺擺手,「走吧走吧!」
林風剛要走,又回頭,「皇爺爺,孫子不是不陪你下棋,孫兒去陪皇奶奶做好吃的,您等會記得也來吃哦!」
皇帝頓時笑罵了一句,「臭小子!」,但卻很受用。
林風笑嘻嘻地跑了。
林風走後,皇帝下完一局,就讓人上了茶,和馮相一起品起茶。
兩人品了一會茶,皇帝放下茶盞,突然笑了。
馮相看了皇帝一眼,不緊不慢抿了一口茶,「陛下心裡高興就說出來,特地眼巴巴把臣叫進來,又是下棋,又是支走風兒,何必呢!」
皇帝被戳破也不惱,反而笑著舒了一口氣,「你這傢伙,知道朕心裡高興,也不進宮來陪朕說說話,非得等朕去請著。」
馮相放下茶盞,笑著說:「是陛下想要炫耀,又不是臣想要炫耀,難道還有臣上趕著的道理。」
皇帝也被說笑了,「說來這次風兒做的真不錯,朕這些年所慮者,就是朕一旦去了,朕那兩個兒子,壓不住那些沙場悍將,後來換成風兒,朕更發愁,畢竟風兒更小,朕真怕哪天朕一撒手,風兒就被他們架成傀儡,朕也嘗試著收攏過兵權,可如今中原雖平,可北有契丹,南有吳國,還有一個蜀中也不安分,若收兵權,勢必中原武力下降,真是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卻不想如今風兒喜用老臣,也敢用老臣,我看朝中不少老將都有意動,若風兒能夠真順利接下這個攤子,朕現在閉眼也算放心了。」
「陛下這說得什麼話,天下還指望陛下做鎮山石呢!」馮相也感慨道:「常言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多少朝代,都二世而亡,要說這二世都昏庸,倒也不至於,更多的,少主繼位,主弱臣強,新帝和舊臣相爭,必有一傷,更甚者,是整個朝廷傾覆。」
「是啊,新帝勝了,難免自毀長城,舊臣勝了,新帝輕成傀儡,重則國滅,所以才有那麼多的開國皇帝晚年大肆誅殺功臣,為兒孫開路。」皇帝也感慨道,「只是這樣同樣和自毀長城無異。」
馮相整整衣袖,「不過說到底,還是新帝和舊臣君臣相忌,新帝登基後希望能如臂使指,自然更喜歡使新人,使自己人,而舊臣肯定不願意相讓,雙方相爭,最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如今風兒能喜用老臣,確實在某種程度安了老臣的心,說句不該說的話,做臣子的,哪怕手握兵權,能真正不顧誅九族風險造反的,也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