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對於此次符家主動扶靈進京, 皇帝很滿意。
符老將軍是出身晉陽的老將,年輕時還曾被老晉王收過養子,後來屢立大功封爵又還了本姓, 按理說老將軍過世後,如果選擇落葉歸根,可以回晉陽安葬, 不過自從先帝去世,在洛陽修了皇陵, 當今皇帝也按規制提前修了皇陵, 近年在京去世的老將軍, 索性也不回老家, 直接去皇陵周圍安葬, 既榮耀也忠心。
符家選擇的就是第二條。
對於符家到底選晉陽,還是京城, 皇帝都是不在意地,反正只要不選幽州, 朝廷就樂意看到。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之前一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 那還是先帝時, 那位老將軍是鎮守潞州時過世的,先帝亦是多加追封, 當時大家還都是扶靈回晉陽,可那位老將軍的兒孫們卻擔心一走他爹在潞州的影響消失, 乾脆不扶靈,不守孝,非要朝廷讓他家襲潞州節度使之位,把先帝氣得夠嗆。
所以如今符家扶靈進京, 絕對算是十分懂事。
皇帝在欣慰自己老夥計對子孫教育有方時,也沒吝嗇對符家的褒獎,符老將軍棺木入京時,皇帝特派林風前去相迎。
京城外 官道口
林風一身素衣,迎上了扶靈而來的符家人。
「末將參見皇孫殿下!」領頭的符家老四符彥卿抱拳說。
「符將軍快免禮,」林風扶起符彥卿,溫和地說:「符老將軍過世,皇爺爺甚至悲傷,特讓我來迎諸位,符家一路扶靈而來路上定然十分辛苦,符老夫人和諸位將軍、家眷可還好?」
「多謝殿下關懷,家母感傷父親,身子有些不爽,正在車中休息,別的一切還好。」
「符老夫人身體不適?」林風一聽忙說,「太醫院醫正最擅調理,等會讓他來給老夫人看看。老夫人年紀大人,可馬虎不得。」
符彥卿也沒有拒絕林風的好意,「多謝殿下。」
林風就讓身後一個內侍去請醫正。
安排好,林風這才轉身:「皇爺爺此次前來,除了讓我來迎符老將軍,還請各位將軍小將軍進宮一敘。」
符彥卿知道皇帝這是要蔭封符家子弟,此次符家眾人扶靈進京,算是給在外就藩的節度使做了個榜樣,除了他襲封,其他符家子弟,皇帝定然也會有所表示,符彥卿當即說:「勞殿下告知,我和諸位兄弟送父親回家,就跟殿下一起進宮。」
林風於是就陪著符彥卿等一眾符家子弟送符老將軍的棺木進城。
因為帶著很沉的棺木,一眾人走的很慢,林風和符彥卿並排騎著馬走在最前面,就聊起天來。
符彥卿是有心和這位未來的皇帝打好關係,林風是知道符彥卿是中年將領的翹楚,有心向他多了解一些打仗和邊關的事,所以兩人倒是聊得十分投機。
聊了一陣北方邊關,尤其是幽州的關防,林風看著旁邊中年儒雅的符彥卿,不愧是邊關有名的「符第四」,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排兵布陣,都得心應手,更厲害的是,這是個用腦子打仗的將軍。
難怪這傢伙並非長子,符老將軍卻讓他繼承符家,果然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林風一時間對這位符家老四好感倍增。
符彥卿對林風印象也很好,這位小皇孫看著年輕,卻做事沉穩,性格也好,比他幾年前進京見到的二皇子強太多了,也難怪皇帝有意跳過兒子,改立孫子。
想到這位以後可是未來皇帝,符家一身榮辱都在這人身上,符彥卿頓時對林風有問必答,更是上心。
就這樣,兩人一路聊到符府。
符家雖然一直在幽州居住,可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還是當年先帝登基時御賜的,符家每年也都會進京續職匯報軍情,也常常去住,所以也一直有人打理。
如此就簡單多了,林風和符家子弟一起把符老將軍棺木送到正院,安排好守靈的下人,然後就換了衣裳,收拾一下,就可以跟著林風進宮了。
林風見符家子弟準備好了,就和符彥卿一起,帶著符家子弟去了皇宮。
進了宮,林風一眾人就去了端明殿。
端明殿
皇帝看到符彥卿,想著多年不見,如今再見卻是被兒子送回的一座棺木,頓時大悲,抱著符彥卿哭了一場。
林風嚇得忙和一眾內侍上前安慰,安慰了好一會,皇帝才緩過來,擦擦眼淚,對符彥卿說:「大前年你父親進京,身體還硬朗,還能進宮找朕喝酒,想不到如今,卻是天人永隔了,唉,朕的老夥計又少了一個。」
符彥卿擦擦眼淚,「父親在幽州時也常常提起陛下,還和我們回憶與陛下在晉陽宮時的事。」
皇帝聽了,更是感傷,「是了,朕當年和他一般大,當年就數我和你爹感情最好。」
皇帝感慨了一會,看著符彥卿身後的符家子弟,看到第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這是老二吧,也有幾年不見了。」
符家老二上前抱拳,「陛下。」
符老將軍生了九個兒子,長子前些年去了,符家老二就成了長子,不過他資質比較平庸,又比較老實,所以最後符老將軍還是把家主之位給了老四符彥卿。
但符家老二是長子這事卻不容忽視,尤其還是在蔭封時。
皇帝挺喜歡老夥計這個忠厚老實的兒子,問了下他這幾年在幽州的情況,就說道:「老二這些年在邊關整頓內務,押運糧草,也是辛苦,就封為上將軍,進兵部吧!」
符老將軍是出身晉陽的老將,年輕時還曾被老晉王收過養子,後來屢立大功封爵又還了本姓, 按理說老將軍過世後,如果選擇落葉歸根,可以回晉陽安葬, 不過自從先帝去世,在洛陽修了皇陵, 當今皇帝也按規制提前修了皇陵, 近年在京去世的老將軍, 索性也不回老家, 直接去皇陵周圍安葬, 既榮耀也忠心。
符家選擇的就是第二條。
對於符家到底選晉陽,還是京城, 皇帝都是不在意地,反正只要不選幽州, 朝廷就樂意看到。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說之前一位戰功赫赫的老將軍, 那還是先帝時, 那位老將軍是鎮守潞州時過世的,先帝亦是多加追封, 當時大家還都是扶靈回晉陽,可那位老將軍的兒孫們卻擔心一走他爹在潞州的影響消失, 乾脆不扶靈,不守孝,非要朝廷讓他家襲潞州節度使之位,把先帝氣得夠嗆。
所以如今符家扶靈進京, 絕對算是十分懂事。
皇帝在欣慰自己老夥計對子孫教育有方時,也沒吝嗇對符家的褒獎,符老將軍棺木入京時,皇帝特派林風前去相迎。
京城外 官道口
林風一身素衣,迎上了扶靈而來的符家人。
「末將參見皇孫殿下!」領頭的符家老四符彥卿抱拳說。
「符將軍快免禮,」林風扶起符彥卿,溫和地說:「符老將軍過世,皇爺爺甚至悲傷,特讓我來迎諸位,符家一路扶靈而來路上定然十分辛苦,符老夫人和諸位將軍、家眷可還好?」
「多謝殿下關懷,家母感傷父親,身子有些不爽,正在車中休息,別的一切還好。」
「符老夫人身體不適?」林風一聽忙說,「太醫院醫正最擅調理,等會讓他來給老夫人看看。老夫人年紀大人,可馬虎不得。」
符彥卿也沒有拒絕林風的好意,「多謝殿下。」
林風就讓身後一個內侍去請醫正。
安排好,林風這才轉身:「皇爺爺此次前來,除了讓我來迎符老將軍,還請各位將軍小將軍進宮一敘。」
符彥卿知道皇帝這是要蔭封符家子弟,此次符家眾人扶靈進京,算是給在外就藩的節度使做了個榜樣,除了他襲封,其他符家子弟,皇帝定然也會有所表示,符彥卿當即說:「勞殿下告知,我和諸位兄弟送父親回家,就跟殿下一起進宮。」
林風於是就陪著符彥卿等一眾符家子弟送符老將軍的棺木進城。
因為帶著很沉的棺木,一眾人走的很慢,林風和符彥卿並排騎著馬走在最前面,就聊起天來。
符彥卿是有心和這位未來的皇帝打好關係,林風是知道符彥卿是中年將領的翹楚,有心向他多了解一些打仗和邊關的事,所以兩人倒是聊得十分投機。
聊了一陣北方邊關,尤其是幽州的關防,林風看著旁邊中年儒雅的符彥卿,不愧是邊關有名的「符第四」,無論行軍打仗還是排兵布陣,都得心應手,更厲害的是,這是個用腦子打仗的將軍。
難怪這傢伙並非長子,符老將軍卻讓他繼承符家,果然是個有真本事的人。
林風一時間對這位符家老四好感倍增。
符彥卿對林風印象也很好,這位小皇孫看著年輕,卻做事沉穩,性格也好,比他幾年前進京見到的二皇子強太多了,也難怪皇帝有意跳過兒子,改立孫子。
想到這位以後可是未來皇帝,符家一身榮辱都在這人身上,符彥卿頓時對林風有問必答,更是上心。
就這樣,兩人一路聊到符府。
符家雖然一直在幽州居住,可在京城也是有宅子的,還是當年先帝登基時御賜的,符家每年也都會進京續職匯報軍情,也常常去住,所以也一直有人打理。
如此就簡單多了,林風和符家子弟一起把符老將軍棺木送到正院,安排好守靈的下人,然後就換了衣裳,收拾一下,就可以跟著林風進宮了。
林風見符家子弟準備好了,就和符彥卿一起,帶著符家子弟去了皇宮。
進了宮,林風一眾人就去了端明殿。
端明殿
皇帝看到符彥卿,想著多年不見,如今再見卻是被兒子送回的一座棺木,頓時大悲,抱著符彥卿哭了一場。
林風嚇得忙和一眾內侍上前安慰,安慰了好一會,皇帝才緩過來,擦擦眼淚,對符彥卿說:「大前年你父親進京,身體還硬朗,還能進宮找朕喝酒,想不到如今,卻是天人永隔了,唉,朕的老夥計又少了一個。」
符彥卿擦擦眼淚,「父親在幽州時也常常提起陛下,還和我們回憶與陛下在晉陽宮時的事。」
皇帝聽了,更是感傷,「是了,朕當年和他一般大,當年就數我和你爹感情最好。」
皇帝感慨了一會,看著符彥卿身後的符家子弟,看到第一個年紀比較大的,「這是老二吧,也有幾年不見了。」
符家老二上前抱拳,「陛下。」
符老將軍生了九個兒子,長子前些年去了,符家老二就成了長子,不過他資質比較平庸,又比較老實,所以最後符老將軍還是把家主之位給了老四符彥卿。
但符家老二是長子這事卻不容忽視,尤其還是在蔭封時。
皇帝挺喜歡老夥計這個忠厚老實的兒子,問了下他這幾年在幽州的情況,就說道:「老二這些年在邊關整頓內務,押運糧草,也是辛苦,就封為上將軍,進兵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