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當如此。」江浩含笑說道。

  素素這件事情就這樣敲定了,從今往後,就是他身邊的小可愛了,想來素素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非常高興。

  江浩先是看向蕭何,吩咐道:「既如此,那這裡的事情就定下了,蕭何,從今日起,你全面負責招聘船員、購買女奴、收攏孤兒之事,我會把韓忠、魯信的四千人留下給你。」

  「你可以與周圍幾郡郡守聯絡,我有陛下旨意,可調動四方郡守幫忙,這樣肯定能更方便你行事。」

  「蕭何明白,必不負主公所託。」蕭何躬身道。

  有秦始皇的尚方寶劍在,做起這些事情並不難。

  江浩又看向曹參,說道:「曹參,你明日就開始準備,休息兩日後,咱們就出發去東海郡,那邊還缺一個管事之人,你就暫時統管起來。」

  「曹參明白!」

  最後江浩看向呂公,「呂公,鼎陽宮這邊就拜託你負責了,雖說陛下接收了鼎陽宮,可你依舊是鼎陽宮監院。」

  呂公立刻道,「我明白。」

  「對了,之前燒造的瓷器總計有多少?」江浩問道。

  「應該有5車。」

  「全部給我裝上,我要帶走。」江浩不客氣地說道。

  這邊的事情終於安排好,又休息幾日,江浩的隊伍再次出發,沛縣百姓幾千人出城送行,場面十分壯觀。

  呂雉和素素與父母大哥灑淚告別,這一走,或許就是一輩子,也不知道此生是否能有再見之日。

  呂雉還好,素素卻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哭的稀里嘩啦,等車隊走出三十里,還窩在江浩懷裡抽泣,眼睛都哭腫了。

  同時江浩也收穫了呂雉無數個白眼。

  這次素素也帶了自己的人,她現在是江浩任命的醫官,手下除了有她的20是個徒弟外,還有沛縣的胡大夫,是的,就是那個最開始給呂雉救治瘟疫的胡大夫。

  胡大夫在江浩走後,加入了道教,這次知道江浩招人,胡大夫一咬牙一跺腳,帶上自己的三個徒弟,還有老婆和兩個女兒,一起追隨素素來了。

  雖然韓忠和魯信的四千護衛留給了蕭何曹參,可江浩的隊伍依舊有近萬人,隊伍一路前行,幾日後終於來到東海郡境內,就在車隊前進時,季布騎馬過來通報,

  「主公,東海郡守在前面迎接。」

  這才剛剛進入東海郡,距離郡治郯城還有好幾百里地呢,沒想到這位郡守就跑來這裡迎接自己。

  「嗯,隊伍停下,見見這位郡守,咱們還要在東郡待上一年時間,恐怕少不得要和他打些交道。」江浩道。

  第924章:必須~~的!

  「東海郡守閆璀見過國師!」

  「吾等拜見國師。」

  江浩下車後,東海郡守帶著一眾官員過來給江浩見禮,江浩點頭微笑道:「諸位不必拘禮,此地距離郡治郯城幾百里遠,勞煩眾位辛苦來此迎接了。」

  那郡守一臉諂笑,「不辛苦不辛苦,這是我等應該的,郡守可要先去郯城修養幾日再去海城,我等也好招待一二。」

  江浩搖搖頭,「這裡距離海城不過一百多里,去郯城反而繞遠了,不如直接去海城好了,也好早作打算,以免誤了陛下安排。」

  「吾等聽國師安排。」聽江浩搬出了始皇帝,這郡守立刻躬身應道。

  隊伍再次出發,兩天後終於抵達海城,海城位置大約就是後世的連雲港,也是秦朝重要的港口。

  其實說起來,秦朝沒有後世想像的那麼落後,海運已經開始,海上絲綢之路也是這個時代開闢的,琅琊、海城、廣州等地均有海港,當年徐福出海就是從琅琊出發。

  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發展於三國隋朝,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在陸路絲綢之路前,就早已有海上絲綢之路了。

  當然,秦朝的海路,基本上還是貼著海岸線走,對大海,人們依舊充滿敬畏。

  隊伍來到海城,這裡的縣令早已經準備好別院,供江浩等人居住,至於護衛、匠人、奴僕,則住在了城外一處空地,當然,這些都是暫時的,明天江浩就會把護衛和匠人帶去海邊船廠,那裡才是他們的駐紮地。

  晚上休息前,江浩對呂雉和素素說道:「明日我帶人去船廠看看,你們就留在海州吧,想來需要幾日才能回來。」

  「雉兒,咱們要在這裡常住一段時間,在城外建造一處莊園,不用奢華但要實用,今後買了女奴、孤兒,也要由你負責管理。」江浩道。

  「雉兒明白,我會做好的。」

  「那我呢江大哥?」素素睜著大眼睛問道,一副很是期待的樣子。

  「你啊,任務也很重喲,咱們現在醫生還是太缺了,幾萬人的隊伍,今後到了海上,也不會少於百艘大船,怎麼也要每條船配備一個大夫吧,咱們的醫者還是太少了,你今後就想辦法多弄醫者,不管是你自己培養,還是從其他地方坑蒙拐騙來,總之人數越多越好。」江浩道。

  素素聽了江浩的話,很是鄭重的點點頭,「素素會努力做好的。」

  江浩伸伸懶腰,打了一個哈欠,「哎呀,夜了,咱們睡覺吧。」

  呂素一聽,耳根子立刻紅了,跳著跑了出去,還留下一句話,「姐姐,我去睡覺了。」隨即消失不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