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江浩的聲音很大,很多人都聽到了,頓時很多人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

  原來自己也為祈禱出了一份力的啊。

  集民願,聚民心,可感天動地,成就無上偉力,原來是這樣啊,難怪大監造要叫這麼多人過來呢。

  「如今斷龍石已經升起,工程照常進行,不過如今我乃大監造,現在下達幾個命令。」

  江浩說完這話,在場所有人無人敢出聲,都靜靜地聽著。

  「從今日起,每作工滿六日可休息一日。」

  那些民夫一聽,心裡那個高興啊,這太祝仙人還真是體恤民情,以往他們都是沒日沒夜的干,從沒有一天休息時間,現在竟然給休息時間,讓疲憊至極的身體得以喘息。

  「第二,發放棉衣棉褲以過冬。」

  很多還穿著單衣單褲的人一聽,心裡那個激動啊,這下終於不用挨凍了。

  「第三,今後的飯食,粥要立筷而不倒,每個人可以吃兩碗。」

  天啊,

  天啊啊啊!

  我聽到了什麼,稠粥啊,自己在家都未必能吃到這麼稠的粥,太祝仙人竟然說讓他們這些工匠民夫吃插筷而不倒的粥,還是兩碗,這也太奢侈,太幸福了。

  第912章:關心民瘼、仁民愛物

  吃飽飯,

  穿暖衣,

  每六日休息一日。

  這樣的生活,這些匠人民夫以前想都不敢想,江浩忽然宣布,他們感覺太幸福了。

  「第四……!」

  而這時,江浩再次開口了,人們發現這還沒完呢,立刻努力傾聽,「第四,我會教你們盤火炕,有了火炕,你們就知道什麼叫溫暖的冬夜了。」

  火炕?

  火炕是什麼?

  這些腦子裡都不明所以,其實說起來,火炕在漢朝已經有了雛形,主要在北方,西漢蘇武出使時,被抓住了,在天寒地凍的匈奴之地牧羊19年,漢書記載他『鑿地為坎,置溫火』,而火炕真正傳播開來應該是唐朝,火炕在古代北方一直很盛行,幾乎家家戶戶,「環為土屋床,熾火其下,相與寂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

  就算是現代社會,中國北方火炕也是比比皆是,尤其東北。

  江浩家就在北方,沒建別墅前就是東屋土炕西屋床,後來建好別墅,嘿嘿,樓下還是弄了兩個帶土炕的房間。

  有人住了樓房,還要盤個炕的,你見過嗎。

  這些人不知道江浩說的火炕是什麼,不過既然太祝仙人說了,那一定是好事情。

  其實前面的三件事,已經讓這些人感覺好似一下子邁進天堂了,幸福來的太突然,都有些不敢接受了。

  還能怎麼辦,

  磕頭吧。

  兩萬多人,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頭,而且全都是皇陵工地的工頭、匠頭,對江浩不住磕頭,嘴裡說著感激的話語,

  「謝太祝大人體恤我等小民!」

  聽了這些話,江浩心裡感嘆,其實這些都是他們應得的,可現在反而對自己感恩戴德。

  朝廷本來就應保證口糧,可卻被層層扒皮剋扣,到這些民夫嘴裡,估計只剩下兩三成了,難怪他們要喝稀粥。

  那些衣服都是朝廷發下來,本就應該給這些民夫的,可卻被截流,還有人私自把衣服賣了獲利,而剩下的,也堆在庫房不放給這些民夫,只看著他們穿著單衣受凍。

  把那些傢伙吊在外面凍一晚上,還是太仁慈了,就應該天天晚上拉出來冷凍一番,讓他們也嘗嘗什麼叫活著受罪,死了活該的滋味。

  江浩叫來五個督造,說道:「今天其他事情不做,就辦我說的那幾件事情,先把衣服發下去,你看看民夫身上的破衣爛衫,看看他們身上的單衣,早就該發下去了。」

  「可是監造大人,庫房的衣服不夠啊,只有不足十五萬件,咱們這裡總計超過四十多萬人呢。」一個督造小聲說道。

  「那就從歲數大的往下發,不夠的,去買布匹做,難道錢財被貪污了,本應該做的事情就算了嗎。」江浩沉聲說道。

  幾人一看江浩沉了臉色,嚇得心裡打顫,「是是,我等會辦好。」

  「至於盤火炕的事情,找幾個手藝好的泥匠、石匠過來,先把我那屋子盤上火炕,等他們學會了如何建造,可以傳播出去,咱們這裡最不缺的就是匠人,讓他們利用閒暇時間修一修自己的屋子,估計很容易的。」江浩道。

  「匠人不缺,手藝多好的匠人都能找到,一會兒我就派幾個手藝最好的泥匠、石匠過去給您做~哦~火炕。」一個督造立馬說道。

  為修建好皇陵,秦始皇可是集全國之力,好匠人真的不缺,隨隨便便就能拉出萬人,而且涉及到各行各業,畢竟修造皇陵是一個浩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

  匠人派來了,幾個穿著麻衣的老者,還有五個中年漢子,這些匠人對著江浩齊齊行禮。

  「不用多禮,我來告訴你們如何修造火炕,等我這裡修好,把這個手藝傳出去,把所有人的房子裡都修上,只要睡覺前燒一把火,保准暖和一晚上。」江浩道。

  「我等定當用心學習。」幾個匠人恭敬應道。

  江浩用絹布畫了圖像,又給幾人講解火炕原理,這東西說起來十分簡單,這些匠人都是手藝頂尖之人,腦子好用的很,一聽就會了。

  「可明白了?」江浩問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