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事件發生後,整整三年的時間,包括李崢在內的三大院士都沒再出現過。

  沒人知道他們那段日子是怎麼過來的。

  當世人都以為他為了母親的安全,真的被逼到絕境封筆的時候。

  「大斷聯」事件出現了。

  那是薊京時間中午晚19點整,1毫秒也不差,在那熟悉的新聞音樂響起的瞬間,之後長達5分鐘的時間內,某國全部人造衛星失聯,其所控制的全球所有GPS失去響應。

  其餘國家的衛星也在同一時間開始受到一系列簡短的信號。

  【War test1。】

  【War test2。】

  【War test3。】

  ……

  沒人知道發生了什麼。

  大家唯一看到的是,幾個小時後,某國元首辭職,副職上台,並外表外交聲明,表達了對另一個國家一系列的歉意與敬意。

  11個小時候,載著安寧的飛機降落在首都機場。

  李崢、林逾靜當天舉行婚禮。

  實際上他們早就有孩子了,只是堅持一定要在安寧的見證下完婚。

  這也是歸見風幾乎唯一的一次公開露面,抱著他的侄兒(弟弟)笑得很厲害。

  事後分析不難發現,引發「大斷聯」的,只有可能是那三年間像爆竹一樣接連升空的「烽火量子通訊衛星」。

  很明顯,「烽火」的功能絕非通訊這麼簡單,他的確組成了環球網絡,只是這個網絡所傳遞的狼煙,似乎並不僅僅局限於防守。

  總之,「大斷聯」的本質是一股神秘力量,向全世界宣布,他擁有廢除地球軌道全部衛星通訊功能的能力,並針對某國進行了5分鐘的演示。

  這相當於用某國完全無法防禦的方式,輕鬆地蒙住了他的雙眼。

  然後就可以做任何事情了。

  當然也不會真做什麼,最多是個War test罷了。

  通過某國政府的反應,「大斷聯」也被證明是唯一一種在核威懾之上的威懾。

  直到今日,也沒有任何靠譜的國家、團體或是勢力為「大斷聯」負責,但這很明顯不是一個謎,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罷了。

  隨著某國元首的辭任與那份公開的友好聲明發表,李崢的前路再無阻攔。

  在這個科學大爆炸,雄心勃勃的時代,新的一批科研工作者也在李崢的強勢介入下提拔起來,整個科學界逐漸變成了年輕人的天下,往往最能吸收新知識的人才能最快挖掘出實用的撐過。

  這一年開始,不僅是李崢自己的科學院,整片大陸遍地開花。

  成功地引爆了這一系列科學革命後,三大院士更多的精力開始轉移,這便是載入史冊的「蒲公英計劃」了。

  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航天計劃。

  一部分遠古的RTS遊戲玩家,將其戲稱為「神族航母」,或曰「媽媽船」。

  蒲公英計劃的目的地與旅程都是公開的,但技術內容尚屬機密,甚至連動力源都沒有公開過,外界只能普遍猜測是核反應堆,因為化學工質不可能推起這個鬼東西,更不可能將任何東西加速到光速的2.37%。

  唯一能確定的是,蒲公英計劃凝結了三大院士的全部心血,其中充滿了尖端到幾乎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科學和工程技術。

  三年前,隨著這個龐然大物的轟然升空,國際上最後的反對聲音也徹底緘默。

  雖然它距離他到達比鄰星系尚需上百年的時間,但其率先撒下的那幾十顆種子,已經足以讓人類在本世紀內透徹地了解太陽系,並進行一系列地球以外的實驗。

  很多人甚至斬釘截鐵的表示,蒲公英已經證明,人類擁有了星際移民的實力。

  這一年,李崢32歲。

  從大學開始,他的每一年的都好像是一個巔峰,但只有的事實又必然會證明,這僅僅是個開始。

  沒有任何人懷疑,下一個15年,奇蹟仍將延續。

  ……

  「嗡——」

  伴著低頻的電磁聲,又一輛顏色花哨的膠囊電車停在了中心門前。

  主任慌忙上前開門。

  哇!

  又下來一個老帥逼!

  不過是壞壞的那種帥。

  「杜總工?」主任驚道,「您怎麼來了?」

  「蒲公英的事我不得來?」老帥逼慌忙下車,瞪眼晃著手機道,「你們看了麼?」

  「啥?」

  「真就只管航天這點兒事兒啊。」杜松濤瞪著二人道,「天大的科研新聞!!!」

  陳鴻兵這就樂了:「瞎瞪什麼眼啊,這些年瞪的還少了?有種比大斷聯還大?」

  「有種啊!!」杜松濤干瞪著陳鴻兵,憋了好久才終於努出了四個字——

  「【統一場論】!剛剛發表了!」

  第400章 今天,你變得更博學了嗎?

  同一時間,薊大科學院,新聞發布廳。

  一位打扮精緻,不時舔唇的女士站在台前。

  面對媒體,這位常務副院長保持著體面的壞笑。

  「《統一場論》將是李崢最後的理論著作。」

  「如同之前所有的理論一樣,他允許被質疑,渴望被推翻。」

  「他也承認,理論中超過70%的內容,現今的技術條件還無法驗證。」

  「之所以選擇在今天發表,一方面今天是他的35歲生日,另一方面,我們自私地希望重新定義這一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