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馮豐年立刻上前,「下官在。」

  魏濯道:「你帶著本王口諭,去將罪臣王禮捉拿歸案。」

  馮豐年是個死板的性子,完全沒看到身邊同僚對他使的眼色,開口道:「可是王爺,捉拿朝廷命官需要陛下的旨意……」

  魏濯看他,面上無喜無怒,「是本王的話不管用了嗎?」

  不待馮豐年說話,御史台周之錚親自出列道:「王爺息怒。」隨即斥責馮豐年,「豐年,還不快領命。」

  周之錚雖是個刻板之人,但能在御史大夫這個位置上坐了十餘年的他絕不笨拙,誰都能看出誠王這是正在火頭上,馮豐年此刻敢出頭正好給誠王泄了怒火,更何況這王禮犯下此等大罪,若真是等陛下的旨意,估計貴妃幾句枕邊風,此事最後便不了了之了。

  有了老師的開口,馮豐年雖心有疑慮,卻也立刻垂首道:「下官這就動身去江南府。」

  「等等。」魏濯開口,「馮大大乃是文官,本王派些人護送你,若是遇到有人不聽命,就地正法也不無不可。」

  馮豐年一愣隨即躬身應下:「下官領命。」

  待馮豐年領命離開,魏濯揮退其餘人眾,「劉通、周安留下,其餘人散了吧。」

  「劉尚書,周大人,坐下說話。」魏濯道。

  戶部尚書劉通乃是魏濯親信,「王爺,雖是天災,但楓木縣這麼多遇難百姓不可不管。」

  魏濯又問周安:「楓木縣可有妥善安置災民?」

  周安道:「屬下不敢欺瞞王爺,此次還虧得楓木縣令盛淮是個才德兼備的好官,不然楓木縣也無法安穩至今。」周安憶及洪水慘狀,嘆息道,「只是楓木縣並非富庶之地,如今這麼多的災民,盛淮也是有心無力了。」

  「盛淮?」魏濯稍稍回憶了一下,「天紀二十一年的探花?」

  周安一喜,立刻點頭,「王爺您還記得他?」

  魏濯沒有多言,只道:「待戶部準備好賑災物資,你便即刻啟程,帶著我的手諭去江南,擢升盛淮暫代王禮之職。」

  見周安不語,魏濯問道:「周大人覺得不妥?」

  「盛淮是個好官,並無不妥,只是……」周安知曉誠王性格,直言心中所憂,「只是王禮植根江南府多年,盛淮只是個六品小官,微臣擔心他不足以服眾。」

  魏濯道:「本王會讓紀雲在江南府坐鎮,水患期間你與紀雲便留在江南府從旁輔佐盛淮。」

  周安聞言立刻展眉,「微臣領命。」有紀雲隨行,便等於得了王爺的特令,對江南府那些牛鬼蛇神定有震懾,而這小盛大人今後能否平步青雲也就看這一次的表現了。

  第109章 緣由 您還在生王爺的氣嗎?

  楓木縣有了沈善鐸的親管, 再加上魏濯兩道調令,江南的水患與災民雖不是一日便能妥善解決,但也不再如之前那般一日比一日難熬了。

  然而這幾日政事堂中的百官卻是有些戰戰兢兢, 自打魏濯直接越過魏麟撤了王禮又私令盛淮上任之後,不少官員便紛紛猜測誠王此舉的背後之意。

  誠王雖攬權多年,但面上與魏麟兄友弟恭從未撕破臉皮, 此番完全不顧魏麟之意擅自下令乃是初次,眾人雖面上不言, 心中都不禁暗自懷疑, 這是不是誠王不滿陛下針對林家之舉而有意為之, 不少心思活絡的甚至已經開始考慮站隊了。

  那頭王禮出事的消息一傳回趙太常府上, 趙貴妃的生母趙太常的夫人便遞了摺子入宮尋女兒幫忙了。

  毓秀宮中, 趙婉柔看著面前哭哭啼啼讓她去找魏麟給王禮求情的趙夫人只覺心頭煩悶,臨近生產她身子一日比一日不適, 再加上近來魏麟整日與塞娜廝混,她連魏麟的面都快小半月沒見到了, 這可是這麼多年從未有過之事,如今趙家不僅不能給她助力, 還要拿這種事情來煩她, 若不是還有宮人看著,趙婉柔恨不能將趙夫人直接逐出毓秀宮中。

  偏偏這趙夫人還在喋喋不休, 「娘娘您一定要想想辦法,聽說誠王已經派御史台去抓人了, 那可是你親舅舅,您去找陛下說說,陛下那麼寵你,如今你又身懷皇子, 陛下一定會聽你的……」

  就在趙婉柔快沒耐心之時,幸而一旁的紅袖眼尖看出了她家主子的不悅,開口與趙夫人道:「夫人,太醫馬上就要來給娘娘把脈了,不如我讓人先帶您去偏廳小坐?」

  趙夫人一心記掛著王禮,擺手道:「我這就回去了,娘娘您可千萬將你舅舅放在心上,待御史台到了江南可就都來不及了。」

  趙夫人一出毓秀宮,趙婉柔便將手邊的杯子狠狠砸在了門上,「一群只會添亂的廢物!」

  紅袖上前安撫道:「娘娘您別動氣。」待趙婉柔平緩了些許方問道,「娘娘您可準備去尋陛下?」

  趙婉柔冷笑,「陛下現在一定在和那西崛妖女醉生夢死,本宮現在拿這種事去找他豈不是自討沒趣。」趙婉柔頓了頓,臉上神色愈冷,「更何況,王禮這麼些年仗著本宮的身份在江南作威作福貪了多少銀子,如今又背上了這麼多條人命,本宮若再去替他求情只怕連帶著本宮也得被人罵了去。」

  再加上這王禮三番五次想將自家次女送進宮中,趙婉柔早就對他們一家心有不滿了,奈何自家母親是個偏心的,凡事只想著她娘家的哥哥,礙於母親趙婉柔也只能一直放任這這王禮一家,現在誠王將王禮辦了倒也算是了了趙婉柔的一件心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