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銘閉上了眼。

  三年前,亦是在此地,亦是在百越的軍帳內,他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頭顱被砍下,鮮血濺了他一臉,竟是溫熱的。

  帶兵的是個少年人,目光冷毅,卻甚至沒有看他一眼。

  他或許根本沒注意到身旁渺小的自己。

  那一天,軍中大亂,百越軍失去主君後立刻節節敗退,最終徹底淪為鄴朝附庸。

  而父親鮮血飛濺的恐怖場景,就像夢魘一樣,在他的腦海里揮之不去,讓他無數次從深夜中驚醒,大口大口地喘息著,冷汗布滿額頭。

  趙銘不知道那個少年人叫什麼名字,只知道他是程昭的三個兒子之一,當年作為副將隨程昭上的戰場,掌一支輕騎兵。

  而在朝花節時,他見到了鄴朝太子妃的那一瞬間……

  真像啊!

  簡直有七八分相似。

  他知道,那是程昭唯一的女兒。

  回百越之後,他幾番查探,得知程家次子和嫡女長得很像。

  那便不會有錯了。

  如今,仇人已在來的路上。

  趙銘順著賀江望向東南方,目光深沉。那是廣府所在的地方。

  他是百越趙氏唯一活下來的男丁。父親死了,兄長們死了,母親自殺,女眷們被流放到北地。

  鄴朝皇帝為了安撫百越百姓,才留下了年僅十二歲的他的性命,封了他世子。

  他裝了三年的恭順謙卑,一直到今日。

  他要鄴朝、要程家,血債血償!

  ******

  皇上的身體並沒有大好。

  直到今日,他也無法接受太后背叛了先皇的事實。或許比「背叛」還要糟糕——因為打從一開始,太后就從未真心待過先皇。

  他的出生,對太后而言,甚至是個錯誤。

  若非他和先皇的眉眼極為相似,恐怕此時他都要仔細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誰的兒子,坐這江山真的名正言順嗎?

  而他也終於明白,為何從小時候開始,太后一直冷眼對他,把他教給奶娘帶著,卻日日牽著弟弟的手,抱著弟弟時笑得那般溫和。

  他在床上靠著,閉著眼,龍涎香的味道充盈室內。

  崔公公從門外小步跑進來,在他耳邊低聲道:「陛下,皇后娘娘來了。」

  「皇后?」皇上倏然睜開眼,「她來做什麼?」

  在他想讓程丹心領命去廣州時,李禎反對得很是激烈。他能理解太子的想法,也試圖好好和太子談談,以天下為重。更何況,他又不是讓太子妃去送死。

  但他沒想的是,皇后直接出手,宣自己的親弟弟、亦是禁衛軍統領入宮,讓禁衛軍為李禎所用,把東宮圍成了一個鐵桶。

  他拖著病體,不停地咳嗽,卻還是非要到坤寧宮去與皇后對峙,質問她和太子是不是要造反。

  皇后卻神情淡漠道:「如今太子監國,本宮只是按太子的意願行事。」

  自從那日以後,他和皇后再也未見過面。

  幾乎已然恩斷義絕。

  直到昨天夜裡,太子夫婦進宮。這件事的最終結果是他想要的,便罷了。到了這個時候,他也無意怪罪太子。

  但他沒想明白此時皇后過來的目的。

  想了想,他還是對崔公公道:「宣。」

  皇后依舊是一身明黃華服,滿頭的珠翠,端莊肅穆一如從前,一副凜然不可侵犯之態。

  她站在龍床前,垂首,看著靠在塌上的皇上,甚至沒有行禮,直接道:「太子妃已經啟程南下了,這回你滿意了?」

  「你怎麼跟朕說話的?」皇上的聲音很是不快。

  皇后沒有理他:「並非沒有別的辦法,你卻一意孤行!」

  「這是最好的辦法!」皇上有些惱怒了,「更何況,並非朕勉強於她,一切皆是她自願!」

  「可戰場上刀槍無眼,她萬一出了什麼事情,你讓太子怎麼辦?」

  「身為儲君,自然該知道國事為重的道理。兒女情長,難道不應該在此關頭放到一邊嗎?!再說,他最後也想通了。」

  「你真以為,是他自己想通了嗎?」皇后失望地看向他,「你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了解。」

  「……」

  「你自己換位思考一下,若先皇在世,讓舒婉兒上戰場,你願意?你能捨得?!」

  皇上的眉頭緊緊皺起:「她不過一屆深宮婦人,你的假設完全不成立。」

  「就算她不是,你也捨不得。你這個人,一向就是這樣的,總是口口聲聲說著冠冕堂皇的理由,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情感,二十年前也是,二十年後也是。罷了,我早該看清了!」

  皇上怒道:「二十年?!這二十年,我給了你尊重,給了你地位,給了你榮華富貴,咱們的孩子一直是太子,從未變過,朕到底哪裡對你們母子不好?!」

  皇后突然平靜了下來。

  「你只會在意這些。」她的聲音一下子變低了許多,「你從未想過別人到底想要什麼。禎兒小的時候,只想你像抱二皇子那樣,把他也抱在膝上哄一哄,溫柔地說話。而你只會在他背不下書時,責罰他抄寫上百遍,那么小的孩子,在上書房裡一抄就是一整夜……」

  皇上怔在那裡,目光有些渾濁。

  他突然想起了幾十年前,那些他記憶都已然模糊了的時光。

  他也是如此地希望他的母親,可以分一點點對弟弟的愛給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