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字對不對?」林逆濤不太痛快的摟著他,決定不計較先沉聲答完再認真捋順思路,接著說:

  「只有一小團灰黑色的污跡,在照片背面右下殘缺的邊角附近,但是那張照片和另外兩張處於疊放狀態時,邊角處烙點焦痕的性狀和位置,卻顯見一致。」

  「你的意思是!」姜鐸恍然大悟並震驚,「照片是……」

  「故意偽造成許久湖趁我家著火時盜走的。」

  林逆濤平靜的回答,並接著推斷,

  「不可能照片完好卻光把字跡燒化了,哪有那樣的火,但那塊污跡卻細緻明顯,呈瀰漫侵染狀,如果我沒猜錯,是偽造者認為照片原本就有一處灰黑邊角,便照著偽造了上去。」

  「能製作出與另兩張照片一致的火灼痕跡,說明這偽造者十分細緻謹慎,但為什麼他會以為照片有髒污?」

  姜鐸先譏諷,再往深處想了想便推測:

  「因為他見過的原版照片也是這樣,才敢這樣偽造,對不對?」

  警醒自答,姜鐸瞪大眼睛抬頭看向林逆濤,就見他贊同的點點頭:

  「我也猜測偽造者見過被我收進我阿爹工作記錄本里的照片,而且是經過火灼又被水泡糊了墨跡後,弄出一個灰黑邊角的照片。」

  「為了能讓警方比對出同一性,處心積慮誤導警方,讓警方判定魏叔和許久湖其實蛇鼠一窩,這偽造者夠細緻的啊!」

  姜鐸先激憤又忍不住嘲諷,「結果卻細緻過了頭留下這麼大的破綻……」

  說到這,言語戛然腦內卻飛轉,疑惑的碎片在青灰色的光底下回閃,漸漸聚合,思路的兩端系起繩結。

  被救援水浸泡過,說明小濤放回去的那張照片在大火被撲滅以後還一直被扔在三兩叔的臥房內。

  火災現場坍塌損毀物清理、隱患排查,起火點和起火原因查證,以及運送屍體、取證和遺物、涉案物處置保管工作,都由消防武警、刑偵、法醫和刑事技術勘驗組協作完成,分組分步驟,歷時一周,這段時間不可能會有無關人員進過火場,更不可能進入過火面積最大的二樓主臥臥房。

  甚至因為房屋損毀嚴重,面目全非,事故原因倒查、證據收集和現場處置進展的十分困難十分緩慢,光蔣叔叔他們出具的第一次現場勘驗報告上的起止時間,就長達27個小時,甚至之後的兩個多月內,還有工作組多次到現場復勘。

  若不是查證工作一開始就被人故意拿走,第一現場進進出出那麼多眼尖兒的勘驗人員,怎麼可能會沒人發現?

  想到這,姜鐸氣憤至極,更悲慟憤慨:

  究竟是什麼人能作出這樣的惡!照片被悄摸拿走時,三兩叔和文清阿姨肯定還在那裡,他們昔日的同僚戰友,以及他的妻子,被焚成兩具焦屍,就躺在那裡。

  拷問人心的畫面鋪陳而來,痛徹心扉,因回憶而痛苦的姜鐸卻又被身旁的小濤緊緊摟住,不吭聲,只擁抱,用彼此的體溫心跳相互擁抵救贖。

  脖頸被掐得疼了,遲鈍的腦殼驟然驚醒,姜鐸猛然意識到,過往的傷痛肯定沒有誰比小濤來得更深重,雖沒有親歷,但他肯定更痛恨自己沒有親歷,比誰都痛恨。

  就連自己,幾乎也從不敢去細想那個八年前滿是陰雲的早晨,那會兒自己跳下車到達警戒線外圍時,遠遠看見漆黑的斷壁殘桓,腿就站不住了。

  光線、氣味、聲音、人聲耳語,質問責難以及心焦心疼,交織成一張濃黑緻密的網,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堵耳塞心,隔絕空氣。

  被摁進死地般沉悶的傷痛,足以沖毀任何堅固的堤壩心牆,若不是當時瑞叔抱住了自己,狠扇自己耳光,自己肯定得昏厥過去。

  心痛到血管都是緊的,姜鐸咬緊牙強行振作,奮力抬手抱住小濤的腰,拼了老命的去支撐著他讓他不要害怕,不要害怕!

  腦海里卻剎不住車一樣回到了八年前的那個早晨,自己在小濤家焦黑的院牆附近癱軟跪地,只停留了不到20分鐘便被人架走,全靠正在現場搞勘驗的瑞叔和周叔來照顧自己……

  等等!

  有一幕閃現,姜鐸突然打了個寒顫鬆開手,如遭電擊瞳孔驚懼一縮,指節彎曲僵直,雙眼空洞的看向八年前。

  瑞叔當時拿在手裡的,是什麼?

  ※※※※※※※※※※※※※※※※※※※※

  年底得渡劫,年底的工作量就是把我撕成八瓣也做不完,太累了……

  第138章 爆破

  屈臂, 架肩, 彎掌,蜷指, 抬下顎,眼輪匝肌緊繃,雙眼鼓瞪眼前卻黢黑無一物, 姜鐸反常得十分明顯,林逆濤立馬掐住他兩邊的臂膀急聲問:

  「你怎麼了?你想起什麼了?」

  ……阿扎雲河,還有那提前出了洞口的老緬,臨潭要出事,必須得回臨潭!

  幾近無聲的咕噥了一句, 輕得連緊挨著他的林逆濤都聽不太清楚, 正擔憂的看著他時, 一陣從沒聽過的滴滴聲突然在山隙里響起來,駭了兩人一大跳。

  強行鎮定並尋找聲源,來自林逆濤的衣兜, 是爾扎都惹留給他的通訊器。

  「繩子已經解開了, 你倆必須馬上離開!」

  一句廢話沒有說完就掛電話, 林逆濤立即衝到山隙口俯趴下去往外收繩索。

  姜鐸等人身處的山隙, 位於採石場人工挖鑿採區上部近8米處, 連接自然山體埡口和新開鑿通道頂端的廢棄煙道, 隙口寬不到1米高卻近4米, 有點像根窄長的油條。登山索本來長度就不夠, 通道出口兩側的岩體松碎光滑, 姜鐸那滿噹噹的登山包里又找不到固定器、登山鎬或三角爪勾,林逆濤沒辦法,才跳到隙口下方一臂左右的突出石縫裡尋找能繫緊繩索端頭的岩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