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說,這也是她們倆的一份心意和祝福。

  請務必要收下。

  燦燦也知道,她們倆說的心意和祝福是什麼。

  替她向過去道別而開心呢, 對於她現在以及將來,展開新的祝福。

  人情世故嘛。

  其實就是你來我往。

  或許是受到她們兩個的影響,燦燦在裝扮自己新房的時候,並沒有按照傳統的風格來,而是自己喜歡什麼就弄什麼樣的風格。

  也並沒有因為這是租的房子,而隨便料理了下。

  她很用心地去收拾自己未來這一段時間,會在這裡生活的地方。

  還給女兒布置了兒童房,也是按照她自己想要的粉紅色系列。都是在徵求了她的意見後,才開始動工的。

  女兒因為之前一直在鄉下生活,而且中間媽媽還離開了一段時間,對她的傷害也是有的。

  整個人變得很膽小。

  見人的時候目光都在閃躲。

  當時,從林鎮將她帶到莫城,阮蓋見到她的第一眼,就覺得特別的難過。這個小孩她的眼裡,沒有光啊。

  但好在燦燦已經重生,她不斷地引導她。

  而且原先就是燦燦自己一直在帶她,所以,只要遠離了那些讓人窒息的環境和人群,就一定會好起來的。

  -

  幾個人在莫城這邊,都是有定居下來的想法的。

  莫城這座城市的包容性,非常強。

  本地人並不是很多,大多都是外地來的。

  但卻能在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有時候是常坐一號線的地鐵,也會是隱藏在某個角落裡的美食店,也可能是拐角口的咖啡館。

  總之,在這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讓自己心安的一個角落。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外來人喜歡住在這裡的緣由。

  吃住行都很便捷,人和人之間的相處,看似毫無關聯,卻總能在不經意間,觸動人心。

  雖然兩人是有定居的想法,但一直沒將老莫他們接過來。

  她們現在在攢錢,打算在莫城買一套房子。

  盤想著,在買了房子後,再將他們接過來。日常起居什麼都會方便一點。

  有了這個想法後,阮蓋就打算問問本地的同事,買房的相關事宜。

  兩人大學都在這邊念的,當時戶口也都遷到這邊來了。

  之後的社保也都在這邊買的,而且阮蓋是研究生畢業,屬於引進型人才,買房是有優惠政策的。

  去找同事問具體事宜的那天,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阮蓋覺得自己胸口悶悶的。

  她想可能是跟最近晚上值班有關係,也沒有多想。

  他去同事的病房找到他。

  那位同事是個眼科醫生,本地人,雖然年紀輕,但已經是副主任級別的。為人低調,只在乎他的學術期刊和病人。

  但對於阮蓋,他還是很願意交談的。

  知道她有買房的想法,表現得十分積極。

  想把他的一些經驗,傳授給她。

  阮蓋之前都沒有關注過買房著一塊,想著有個買過房子的人,可以跟自己交代幾句,也算是避免踩到坑。

  當天,阮蓋去病房的時候,是沒有看到什麼人的。

  她剛開口問的時候,這時,病房的門推開。

  進來一個看病的患者。

  但是他沒有拿病曆本。

  不知道為什麼,阮蓋在抬眼看向他時,他的那雙眼睛,讓她顫了顫。

  她立馬感覺到自己渾身在起雞皮疙瘩。

  有一種讓她說不上來的那種感覺。

  這位患者是來複查的。

  阮蓋大概了解到,患者是個退伍軍人,看模樣三十幾歲的樣子,但總感覺,經歷過很多滄桑。果不其然,他之前眼-角膜受過傷,看不見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有好心人捐贈,得以恢復光明。

  每年的十月,他都會來醫院複查。

  同時還會再問醫生一遍,當年捐贈給他眼-角膜的那位好心人,究竟在哪裡。

  但醫生每次都以不方便透露捐贈者的信息為由,並沒有告訴他。

  可是每年的這個時候,他都會來問。

  沒有得到答案後,他並沒有立馬離開。

  而是站在原地,緩了緩。

  等他離開後,向來不愛過問什麼的阮蓋,主動問了話,「所以,那位捐贈者是出了什麼事故了麼?」

  一般捐贈眼-角膜的,大多都已經是故去了的。

  看剛才那位退役軍人的神色和精神狀態,這也是醫生為什麼不選擇告訴他真相的緣由之一吧。

  「他的那位捐贈者,因為救溺水小孩,出了意外。沒有搶救過來,查到他生前有在器官捐獻中心做了器-官捐獻的登記,所以在確定他死亡後,他身上的器官,捐獻給全國各地需要的患者身上。」

  「剛才那位退役軍人,以前是在邊境服兵役的。嗯,比較特殊。他身上也經歷了很多,選擇不告訴他,也是不想他承受太多。」

  「如果他知道了以後,一定會去找尋那個捐獻給他眼-角膜的人。」

  「可是,我聽說,那位好心人的遺體,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成為了醫學院的大體老師被浸泡在福馬林里……」

  「所以,他是沒辦法再見到他的。」

  ……

  沉默。

  良久的不知所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