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平帝此時也鬆口一口氣,看向對方道:「安國公本想以人為餌,讓這些人埋伏在其中以防有變,沒想到朕藉機斬斷他左膀右臂,失了這幾個人,他隔著一層下命總是不便,不過該調集的人他已經調集齊了,外面……」

  「剩下的不用陛下擔憂,只要陛下能捨得外面那些精銳就行。」薄春山道,說到精銳之師時,他露出一抹諷笑。

  「不能效忠朕的精銳,不要也罷!」

  此時的康平帝一改平時溫文的模樣,而是透露出幾分屬於帝王的冷血。事實上確實是這樣沒錯,自己的親軍自己都不知有多少人真心效忠自己,要來有之何用?不如清洗一場,孰忠孰奸自然分明。

  如果說之前康平帝心中還有猶豫,但此時他卻是心曠神怡,就好像以前有無數人擋在他面前,他忌憚良多,輕重不得,如今這些人一一被分類,能用的就留下,不能用的他自己就跳了出來。

  「既然陛下想得如此透徹,那就請陛下靜候佳音。」

  康平帝複雜地看了他一眼,道:「你倒是說得瀟灑,朕可沒有多少人給你。」不是沒有人,而是不知這些人里有多少是忠心,不會臨陣倒戈。

  「陛下放心,臣早有計量。」

  與此同時,殿門外突然傳來一連串沉悶的響聲。

  這聲音十分怪異,說像鞭炮又沒有鞭炮聲的清脆和響亮,而就在殿中人都在猜測這是什麼響聲時,與之而來是慘叫聲和人們驚慌的呼叫聲和奔跑聲。

  混亂的聲音持續了沒多久就結束了,取而代之是一片讓人窒息的死寂。

  就在殿中人驚疑不定之際,殿門被人以特定的節奏敲響,薄春山裝腔作勢做了個眼色沒人看見,他自己摸了摸鼻子,親自上前去開啟了殿門。

  第180章

  隨著殿門開啟, 殿外的情形才落入眾人眼中。

  說是屍橫遍野都不為過,而這些人之前還在與人廝殺,現在卻都變成了死物, 悄無聲息地躺在地上。

  不知何時月亮出來了,襯著遠方出來的廝殺聲,格外滲人。

  而就在殿前空地的另一側,站著一個人形方陣。

  他們人數並不多, 約莫有三四十人,這些人身穿黑衣黑甲,悄無聲息地站在那裡,若不是方陣突兀, 恐怕還沒人能主意到他們。

  他們六人一排, 一共五列,最前方一排是手持著長盾的盾手, 其兩側是左手持盾右手握刀的刀手, 中間是火槍手和長槍手,手持著火繩槍的火槍手站了三排, 再是最後一列的長槍手。

  「是火繩槍?」康平帝驚疑道。

  薄春山頓了下, 有些無奈道:「算是吧。」

  就在他們說話之間,一陣急促雜亂的腳步聲響起, 從一側的宮門處殺來一隊鎧甲雜亂的叛軍,他們由一個頭戴紅翎兜鍪的將士帶著。

  對方看見立在殿前的康平帝,面露一絲喜色,也沒多想就帶著人沖了過來。

  首當其衝就是那個黑色的方陣。

  戰鬥在頃刻爆發, 隨著叛軍往這裡衝來, 那個黑色方陣已然變好隊形, 盾手在前, 其他人各就其位。

  方陣並沒有站著不動,而是迎面而上,他們穩健有力地往前走著,隨之而來的是槍聲。

  一排射罷後退,二排推進,二排射罷後退,三排推進。與此同時,還有長槍手和刀手趁亂補刀,所以三排兩輪還沒射完,這為數有百十人的叛軍已然倒地,臨死之前連句多餘的話都沒來得及出口。

  何等讓人震撼的作戰方式!

  何等犀利的配合!

  這讓人們不禁想起曾經看見的農耕場面,就像那收割小麥一般,直接推就過去了。

  之前殿外的動靜,早已驚動了以蔣有先為首的七八個忠於康平帝的大臣,他們並未受到看管,聽見動靜就出來了,正好看見外面這一幕,驚駭得頭皮發麻,渾身戰慄不止。

  這其中有一人,姓陳,是工部的一個郎中,此人平時就是個性格木訥的,此時卻像瘋了一樣,一邊渾身打著戰慄,一邊雙目發光地看著那些黑甲士兵手中的火繩槍。

  「這不是火繩槍,並未看見明火……可沒有明火,是如何點燃其中填充的火藥,難道是用火石?普通的火繩槍只能打一槍,就必須填充火藥,為何這些火繩槍竟然可以打出兩發?」

  「這不是火繩槍,是燧發槍。」薄春山沒忍住說了一句。

  「燧發槍?是如何才能解決精準地點燃火藥,還有這槍為何能打出兩槍……」

  眼見這位陳郎中抓住自己就不丟,有無數個為何要問,薄春山頓時後悔自己多嘴了,他忙道:「這位大人,叛軍還未除,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

  「你說的對,現在不是問這個的時候。」

  ……

  可即使沒有這位陳郎中的『提醒』,眾人也見識到了這火槍的神奇之處。

  火繩槍之所以在大晉沒有普及,便是因為它使用起來極其不方便,不光使用者要隨身大量攜帶火藥和明火,每用一次還要進行填充火藥,再加上槍管對鋼鐵的要求極高,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炸膛。

  而且這些東西不能見水,一旦見水就等於廢了,還有士兵若是使用火繩槍,在填充火藥時便喪失了武力,容易被敵軍偷襲,所以一直都沒有在軍中大量普及,軍中作戰還是以冷兵器為主。

  可這一次,這不過是三十來人的方陣作戰方式,卻給人們打開了新世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