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前一個流言和後面的流言是前後腳出來的,一開始顧玉汝是真沒放在心上,只當是那件事的後續。可越傳越邪乎,越傳越狗血,頗有點瘋魔的架勢,此時她已經意識到背後可能有人推波助瀾。

  她命人去查,可薄家在應天的根基有限,根本查不出來什麼,只知道私下裡那些高門大戶都在傳,根本找不到源頭。

  後來這事被薄春山知道了,他讓她別管,他來查,也不知他託了誰,總之是有結果了,可這結果卻有點耐人尋味。

  無他,因為從這結果上看起來很正常。

  就是有個五品官家的太太,身邊有個僕人祖籍正好是明州定波的,當年在定波城,不光齊家很有名,顧家也挺有名的,更不用說半路起家卻聲名鵲起的薄春山。再加上齊顧兩家退親,薄顧兩家結親,以及齊家遷家離開定波,這僕人很是知道些這幾家的事,就告訴了自家太太。

  這個官太太知道後,就拿到與之相熟同樣是官太太的圈子裡,當茶餘飯後的談資說。

  須知,官太太官夫人們的圈子也是不一樣的,分好幾個層次,最上層的自然是那些各家的夫人,家裡動輒就是三品往上,或者有爵位的,能跟宮裡打得上交道的。還有中層的和底層的。

  這位五品官家的太太所在的圈子就是最底層的,好不容易可以議論議論那些夫人們的是非了,尤其還是最近風頭正盛的薄家,所以這些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圈子,並開始了往上一層次的圈子遞傳。

  就這樣傳來傳去,不光原話走形了,還延伸出了許多牛頭不對馬嘴的狗血故事,簡直就像當下流行的折子戲,那叫一個跌宕起伏,峰迴路轉。

  顧玉汝盤點了下,有好幾個版本的,而所有版本都有一個結果,因為這些恩怨糾纏,兩個男人結下了死仇。

  且不提這些讓人啼笑皆非的流言,這件事到底是誰做的,他的目的為何?

  其實恰恰看起來十分正常的,才透露出一種不正常,所以這背後肯定還有人。

  如果說是齊永寧做的,他求的是什麼?之前他和自己妻子一再想接觸顧玉汝和薄春山,經過這次的事,恐怕再也沒有機會了。

  而且齊永寧也沒有那個能量,他一個北晉人,在南晉毫無根基,行走出入都有人跟著,他做不了這些。

  李雅清自然也不可能,她是一個婦道人家,也許顧玉汝是不在意自己被人議論,可她不可能不在意。

  那是誰?

  ……

  「安國公是兩朝老臣,還是先皇心腹,女兒又是皇后,當年先皇駕崩,因他手下的京營掌控著十三城門,陛下才能有驚無險安然登基。可京營先是在潁州吃敗仗,又出了倭寇差點跑到應天來的事,之後京營剿倭也是出師不利,不光受創嚴重,還元氣大傷,京營因此洗牌,安國公也卸下了京營指揮使的位置。

  「我這些年在福建廣州,能感覺到有些人背後明顯有人,且多是應天的世家權貴。對了,安國公還兼著中軍都督府左都督的差,五軍都督府這些年一直被陛下借著兵部打壓。」

  顧玉汝雖不知薄春山為何說起這,但還是順著他的話道:「所以你的意思是,這些人的利益都因陛下或是你,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我的背後還是陛下。」

  「也就是說因為陛下的緣故,這些人的利益都受到侵害,他們從表面上看去似乎沒什麼聯繫,但侵害他們利益的都是同一個人。他們目前拿這個人沒辦法,就合夥拿你來開刀?」

  顧玉汝沒讓薄春山說話,繼續道:「因為你不光牽扯上了海上貿易的事,這些年因你四處開市,損害了朝中不少人的利益,偏偏他們又無法插手進去,早已積怨已久,你這次被召回應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些人暗中使勁,想調你回來做閒差,空出那兩個位置,偏偏陛下雖召了你回來,卻並未讓你卸任。

  「不光如此,以皇后、安國公為首的一脈,他們由於被陛下打壓太久,急於翻身,所以想拉攏朝臣向陛下施壓。他們很清楚後宮和前朝的關係,所以與其在後宮做無用功,不如從前朝下手,這樣才能治標治本,偏偏他們看中了你,覺得你分量夠,而我們沒給他們面子。

  「還有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的恩怨,陛下想打壓的那些權貴。這些事加在一起,讓你四面受敵,群敵環伺,他們也許都不是主謀,但只要一人推上一把,就足夠今天這些流言傳得甚囂塵上,所以與其說是有人想害我們,不如說是有很多人想害我們。」

  薄春山露出讚賞的目光,忍不住道:「汝兒,你真是我肚子裡的……」

  剩下那兩個字在她的瞋目下,自動消音。

  他一開口就扯到了安國公身上,是想把問題往深處剖析,沒想到她自己就想明白了,還把這一切都串了上。

  「那也不對,他們這麼做有什麼好處?」顧玉汝皺眉道。

  人做事都有目的,可用這種近乎荒誕的流言來害人?這些流言蜚語只要你自己不在意,任何人都沒辦法傷害到你本身,且他們能從中得到什麼利益?

  不能害出結果,又得不到任何好處,難道說就是故意噁心一下人?

  不,不對。

  兩人目光相對。

  「應該還有後續!」

  可還有什麼下文?

  兩人的眉再度皺起,都沒想明白這其中的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