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玉汝往熱鬧的花廳里瞧一眼,笑道:「也許別人有自己的想法呢。」

  「什麼想法?」廖夫人往近湊了湊,低聲道, 「怎麼, 他們還想哪天也投靠北晉不成?」

  「那倒也不至於。」

  「那是為何?」

  顧玉汝猜這可能也不全然是安陽侯府一家的意思,朝中有人不想和北晉打, 而且這些人還不在少數, 表面上他們不能做得太明顯, 所以就借著安陽侯府來表明態度。像之前出身安國公的潘皇后, 不也挑頭召見了李雅清,這就是個信號,才會有安陽侯府後續大張旗鼓帶著李雅清出入各家。

  至此,顧玉汝似乎又明白了,為何潘皇后會一直無寵也無子,唯一的兒子還是抱養別的嬪妃生下的孩子,為何僖皇貴妃會那麼得寵,還生下那麼多孩子,兒子又被立了太子。

  前朝和後宮從來相輔相成,都是有原因的。

  還有康平帝為何會那麼多掣肘?結髮妻子都不是跟自己一個陣營,應天這些勛貴世家高官皇親們,有些經營的何止一代兩代,動輒百年往上,有些家族傳承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朝代,他們各有各的利益,同時這些利益又因各種關係相互交織,組成了一張巨網。

  開元帝為何棄南晉,寧願自己建朝?

  就是心知肚明,哪怕梟雄如他,若想拆掉這張巨網,獨攬朝權,所費的力氣可能比得到的更多,所以與打倒再重建相比,不如直接另闢蹊徑,反而可能會走得更順遂些。

  唯一的意外就是南晉出了個薄春山,不然現在會是北晉作壁上觀,說不定還想在南晉身上打打主意,而不是被逼得放下身段來找南晉和談。

  前世和今生都是這樣,很多事情看似改變了,其實並沒有改變,至少大勢上是如此。

  當然這一切,顧玉汝當著廖夫人是不好直說的,她只能點撥她兩句,讓她明白其中利害性。至於廖家到底是站康平帝,還是站這些錯綜複雜的各家,還要廖家自己酌量,誰也不能替他們做決定。

  聽完,廖夫人表面似乎沒懂,眼中卻閃爍著感激的光芒。

  為何如此,雙方心知肚明,不必多言,對視一笑便換了其他的話題。

  兩人一邊賞著花,一邊低聲說著話,本是打算等開宴了再回去,像她們這樣想法的人似乎還有不少,此時那處花廳的人散開了大半,各家夫人或是一二結伴,或是三五成群,散步在這處園子中,各有各的交際,誰也不打擾誰。

  方才那位在花廳里受眾人矚目的副使夫人也出來了,竟朝她們這裡走來,很顯然她的目標是她們其中的一個。

  正確應該說是顧玉汝。

  「薄夫人,廖夫人。」

  「齊夫人。」

  互相點頭見過禮後,廖夫人見李雅清看著顧玉汝,正想要不要離開給人空出說話的地方,誰知她的手一把被顧玉汝拉住了。

  「齊夫人這是找我們有事?」顧玉汝直接了當問道。

  聽到這個『們』,李雅清目光閃了閃,笑著道:「倒也沒什麼重要的事,只是久聞薄夫人大名,對薄夫人十分好奇,特意前來結交一二,薄夫人不會嫌棄雅清唐突吧?」

  若說顧玉汝問得夠直接,頗有幾分咱們也別繞圈子的架勢,那李雅清的回答就夠光棍了。不繞圈子就不繞圈子,我就是想結交你,能不能給個面子?

  普通人都會給面子,因為李雅清再怎麼說目前也是紅人,貴婦們相交從來講究體面,即使有仇有怨,面上也不會顯露分毫,她們擅長隱忍,擅長徐徐圖之,擅長不動聲色,擅長只要一天沒在明面上翻臉,我們都是好朋友,至於背地捅刀,那是背地的事。

  只可惜顧玉汝不是普通人。

  僅這一番對話,顧玉汝就看出這個李雅清其實跟她是一類人。認真來說,跟前世的『顧玉汝』很像,是個很合格的官夫人大家婦。

  這樣的人做出這一番姿態,若說沒有什麼目的,打死她都不相信。

  若是前世的『顧玉汝』,她肯定願意跟李雅清虛與委蛇一番,就當是互相試探了,試探試探對方到底什麼目的,可惜她不是前世的顧玉汝。

  一個嘗試過自由看過更廣闊天地的人,你讓她再回到那個窄小的圈子裡,和人假笑應酬虛與委蛇,她只會覺得不耐煩。

  其實顧玉汝早就不耐煩了,她只是為了丈夫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們隱忍著罷了。

  「齊夫人為何會對我好奇?」顧玉汝挑了挑眉,「難道是因為知道我曾經是你家齊大人的訂親對象?如果是因為這,齊夫人大可不用記掛,當初那不過是兩家長輩口頭上的婚約,後來發現彼此之間不是對方良配,婚約已然作罷,之後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不用再提。」

  打從看見李雅清走向那位薄夫人時,周圍許多夫人太太們看似還在各聊各的,其實都有意無意走近了些,並豎起了自己的耳朵。

  此時聽到這麼一番話,她們下巴都快驚掉了。

  原來二人還是舊識,中間還有這麼一層關係?

  這叫新歡碰見舊愛?

  不,不能這麼說,不恰當。

  這位齊夫人真是沒看出來啊,表面上看起來斯斯文文的,處事也挺大方得體的,沒想到還是個妒婦?

  人家都已另嫁了,你也都嫁給那位齊大人了,十幾年的事了,還能再找到人家頭上?這是做什麼?示威?還是顯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