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玉汝太震驚了, 以至於一時有些回不過神,直到廖夫人偷偷拉了她一把。

  「薄夫人這是怎麼了?」戚氏道。

  顧玉汝笑得尷尬又不失禮儀,道:「抱歉, 我竟然走神了, 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她看向兩個正在向她行禮, 還沒直起身的兩個少年,示意了下一旁的丫鬟。

  丫鬟忙上前,一人給了一個荷包。

  荷包里裝著一枚玉佩,玉質不錯,是顧玉汝專門準備的。她最近剛踏入應天這些勛貴高門的交際圈, 少不了會碰到些晚輩們。人家給你的孩子禮, 你自然也要給人家孩子禮, 所以她每次出門都會讓丫鬟裝上十幾個荷包。

  按男女劃分, 女孩就是些珠串首飾啥的,男孩就是玉佩什麼的。

  「真是對不住, 我這個做長輩的竟然失了禮,還望你們不要怪我。」

  兩個少年哪裡見過這種長輩。

  長輩們說話,他們都是陪襯的, 多數是露個面就走, 有時即使被人忽視, 也都習慣了, 誰知這位夫人不光給他們了禮物, 還專門向他們道歉。

  兩人沒遇到這種情況,也不知還如何回應,只能各自求助地看向各自長輩,顧玉汝見『齊崿』看向被戚氏帶來的那個婦人,眸光一閃。

  「薄夫人真是太見外了,你是長輩,他們是晚輩,還不快向薄夫人道謝。」戚氏道。

  兩個小少年忙又向顧玉汝躬身行禮:「謝謝夫人。」

  「不用客氣。」

  顧玉汝的目光落在『齊崿』耳後位置,又是目光一閃。

  之後兩個小少年便先離開了。

  幾人又說了幾句場面話,戚氏便請二人去赴宴,從始至終那位婦人都是做陪襯狀,似乎真就是安陽侯府的普通親戚。

  宴間,廖夫人還是跟顧玉汝坐在一桌,由於八斤有些『不適』,她也沒去晚輩們的席面上,而是跟顧玉汝坐在一處。

  廖夫人四處交際了一圈,回來湊著顧玉汝耳邊對她道:「你道方才那位是誰?」

  「哪位?」

  廖夫人不顯山不露水地移動目光,顧玉汝跟著看過去,她說的正是方才那位跟在戚氏身邊的婦人。此時她也在宴上,卻在離這裡有些距離的一桌,那一桌好像都是安陽侯家的親戚。

  「不打聽不知道,一打聽嚇一跳,這位可是安陽侯夫人嫡親的外孫女。現在說起來恐怕沒人知道,但當年誰不知道安陽侯府出了個『不孝女』,當年叛王在北方稱帝,禮部侍郎李顯耀投靠叛王,他次子娶的就是安陽侯夫人的嫡次女。

  「這兩家當初可是正兒八經的親家,可自打出了那事以後,安陽侯府為了自保,就跟女兒斷了關係,說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認這個女兒了。

  「當時其實這種情況不少,你說應天這些高門大戶,哪家不是親戚連著親戚,也不好都追究,所以朝廷也沒有細緻去追究這件事,只要是明面上斷了關係就算了。可事後有些牽扯過深的人家,還是被清算了,所以如今應天的一些勛貴家,其實也不如表面那麼風光。」

  「我扯得有些遠了,」廖夫人也知道自己有點話嘮,很快就進入了主題,「這位就是那位嫡次女所出之女。按理說,李家那一家子都該在北晉,這不是說朝廷要和北晉商議互市之事,還派出了使節團?那使節團馬上要到應天了,這位估計就是借著這個由頭回來探望外祖。」

  說著,廖夫人還自己又下了個總結。

  「我估摸著這次朝廷和北晉那邊談得不錯,就只剩最後走章程了,不然個這外孫女也不敢回來,安陽侯府也不敢把人留在府里。不過人雖是留在府里,但身份還藏著呢,只說是自家的親戚,具體身份誰都沒提,我還是因為跟安陽侯府家三房關係不錯,才打聽到。」

  廖夫人實在太識趣了,顧玉汝想知道的不想知道的,她都打聽了來。

  「不管怎麼說,先要謝謝你。」

  「謝什麼,難得我們聊得來,我家老廖可是一直仰慕你家薄大人,再說了你家這次回京,不就是因為這事。」廖夫人含糊道。

  兩人相互交換了個眼神,一切盡在不言中,總之關係又比之前更近了一層。

  之後,宴開吃宴就不細述。

  等離開安陽侯府,坐在馬車上,顧玉汝才皺緊了眉。

  這個『齊崿』耳後竟也有齊崿獨有的那個疤。

  那個疤至今讓顧玉汝記憶猶新。是齊崿和齊元坤兩個孩子幼年時有一次玩耍,齊崿不小心從假山上摔下來,被石頭劃傷的。

  當時流了很多血,傷口也有些嚇人,顧玉芳瘋了一樣,說是元坤推的齊崿,想要齊崿的命,鬧得整個齊家不得安寧。

  幸虧當時有丫鬟在,還有齊永寧一個隨從路過那裡,不然他們母子跳進黃河也洗不淨。可即使有旁證在,也沒什麼用,顧玉芳認定就是齊元坤推了齊崿,還說是她指使的,齊永寧的隨從所說的話她也不信,說是齊永寧偏袒她。

  最終的結果是齊永寧出面,將顧玉芳禁了足,而齊崿耳後的那道疤一直沒消,一直跟隨著他長大成人。

  難道說人真有轉世輪迴之說?還是齊崿註定應該是齊永寧的兒子,所以即使顧玉芳死了,『齊崿』還是出生了?

  顧玉汝以前是不信轉世輪迴的,可自打她重活了一世後,她就對冥冥之中很是敬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