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似述職只是兩個字,似乎述職過後還能回來,實際上進京述職只有兩個結果,要麼是要升官了,要麼就是要被貶。

  以薄春山這三年多來的功勞,明州府治下的安寧在近兩年的沿海一帶各州府可謂獨樹一幟,顧玉汝早就預料到薄春山會升官,但沒想到會是讓他進京述職。

  重點在進京兩個字上,以當下形勢來看,薄春山就算升官,也很可能會被留在應天。

  換做普通人,自然覺得這事好事,自古以來,哪個地方官員不是做夢都想到天子腳下去,天子腳下才好做官,總是靠近了權力中心,說不定有哪一日能走進去。

  可薄春山與普通人不一樣,他在明州府投下了太多的心力和財力,就這麼說吧,他在幾處巡檢司所投下的錢,遠超朝廷撥下來的那三瓜兩棗數倍數十倍不止,不然巡檢司的兵能那麼厲害,把地方衛所的活兒都給幹了?

  如今讓他拋下這一切,去應天當個芝麻綠豆大的官,說不定還要牽扯進那些朝堂爭鬥里去,說實話他還真不願意。

  可不去又不行。

  朝廷招你你不去,你是想造反嗎?

  誰又知道這是不是地方衛所使的陰謀詭計,覺得薄春山太過礙眼,既然明面上不能動他,讓你升官把你調走總行。

  其實兩口子是想到一處了。

  薄春山見媳婦柳眉深鎖,安撫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去了看看情況再說,讓我想這次肯定是上面有人鬥法,想拿人當槍,只要他們不是鐵板一塊,總能找到機會渾水摸魚。」

  而且應天那地方遲早要去走一走看一看,看懂了看明白了,才好接下來的布置。

  其實一開始連薄春山自己都沒想到,他的攤子會鋪得這麼大,如今已非當初不過光棍一條,手下的人越來越多,一些之前不需要去考慮去想的問題,現在也都該想想了。

  .

  不出薄春山和顧玉汝所料,果然沒幾天命令就下來了。

  一般召官員進京述職是有時間限制的,也就是說朝廷會給你個時限,你只要在這個時限之前到京即可。一般這個時限是有寬裕的,不光考慮到官員在路上行走需要的時間,還有安置公務和家事的時間。

  這幾天薄春山就各種忙著安排這些事,至於顧玉汝,她和薄春山也商量過,肯定是要跟著一起進京的。

  畢竟他們要做好薄春山很可能會被留京的準備,這個時間很可能在兩三年左右,甚至更長,所以她不可能帶著八斤一直留在定波。

  幸虧如今有顧晨幫她,很多事他也已經上手了,還有玉娘,顧玉汝倒不擔心玉春坊的事。

  再不濟還有成子和虎娃他們看著,這一次薄春山不打算帶虎娃他們一起去,除了刀六外,其他人都留在明州府看家,他只打算帶上刀六,並十幾個親兵,他們打頭陣先去,去了看看情況再說後事。

  纂風鎮那裡則交給了苗雙城,薄春山覺得他能勝任,不用他多操心。

  一番忙碌,半個月過去了,算算時間,也該是啟程的時候了。

  既然有準備可能會被留京,自然要帶不少行李,薄春山專門找了艘船來送他們,一行人就這麼踏上了去應天的水路。

  ……

  這還是八斤第一次出遠門,可把她給興奮的。

  這幾天就沒消停過,每天大部分時間在甲板上,田丫和鐵娃只能跟在她後面跑也好看著她。

  再看這條水路,似乎又回到幾年前,那次她大著肚子被齊永寧挾持,他在後面追趕。薄春山把整件事掐頭去尾,也沒提齊永寧,只說她娘懷著她時,被壞人挾持,爹又是如何動用智慧去追趕,終於救下了她娘。

  這個故事可把八斤聽得,雙目灼灼發亮,纏著薄春山讓他講清楚其中細節,細到騎的什麼馬,用的什麼船都要一一說清楚,總算讓她能靜下來消停幾日了。

  路過龕山時,薄春山一行人停留了兩日。

  龕山這地方十分荒涼,若不是有運河打此經過,恐怕連鎮子都不會有,下了船還要行半個多時辰,才到了龕山所。

  大晉衛所乃屯兵制,戰是為兵,閒時為農,軍戶不可能不娶妻生子,所以圍繞著衛所四周有好幾個村鎮,多是以堡的形式,估計也是邵千戶為了防禦倭寇設立起來了,和明州府下薄春山後來讓人建的堡寨有點相似。

  其實應該說薄春山這一套,都是和邵千戶學來的,這位真真正正是薄春山的貴人,且是幫人不求報那種。

  以前薄春山不懂,為何邵千戶會那麼幫他,後來才明白,邵千戶大抵也是心知自己也就這樣了,所以就想多幫一個心懷百姓的人,就能幫當地百姓多尋求一份安穩。

  當世,若論薄春山真心佩服的,只有一個邵元龍。

  這趟他即將遠赴應天,又怎可能過門不入。

  .

  三年的時間對邵元龍的改變並不大,只是人似乎蒼老了些。

  到底歲數已經不小了,雖說男人四十正值壯年,可邵元龍乃將門出身,常年帶兵打仗,不可能不受傷,哪個沙場老將都是渾身是傷,即使有些表面看起來無事,多是無數暗傷在身。

  看著沉浸在一片暮色的邵元龍,薄春山難掩心中激憤。

  南晉是無將可用嗎?不是,只是有才之人多被打壓磋磨,反倒不如那些尸位素餐之人過得肆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