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薄春山再是個市井之徒,也不算真沒見識,他覺得把那窗子上的琉璃瓦拆幾塊下來,就夠他養幾個月兵了。

  就這,這廝好意思跟他說沒錢?

  苗雙城何等剔透,自然沒忽略薄春山的臉色,可他還在訴苦,說得比方才薄春山說得還苦口婆心,還慘。

  苗家真是太慘了,養了自己還不夠,因為纂風鎮的特殊緣故,當地除了走私以外,幾乎賺不到其他銀子,百姓無處謀生,且從去年開始,纂風鎮的生意就一直處於停擺中,他們倒是吃喝不愁,可下面那些人怎麼辦,他能不管姓姚的姓嚴的姓孟,他能不管姓苗的?

  他的擔子一點都不比薄春山輕!

  「行了行了,別說這些,到底想說什麼,直說吧。」薄春山當然聽出對方是意有所指。

  苗雙城也就不說這些了,嘴角帶著點譏諷,聲音里還有一絲怨氣。

  「薄巡檢似乎忘了當初答應我了什麼?」

  「我當初答應你啥了?」

  薄春山有一種自己成了負心漢,被質問上門的錯覺。

  可很快,一些畫面就出現在他腦海——

  「如今鎮上大變,苗家主作為四家之一的家主,還是應該暫時先出面,安撫安撫下面的百姓,也免得激起民變。」這是當初在四姓堂,他急著趕回定波,把纂風鎮一攤子事『託付』給苗雙城時所說的話。

  「苗家主請放心,你既尋我合作,便是信任我,我自然會擔起這個重任,不敢保證當地家家富裕,至少讓他們安居樂業。」這是當初苗雙城去定波找他合作,說要把纂風鎮給他時,他的承諾。

  「最近寇亂四起,此地位置特殊,雖那伙海盜已滅,但難保不會有別人知道此地,我實在分身不暇,還望苗家主能派人看著些這處海門,不要讓倭寇從此進入,荼毒百姓。」這是之前他來定波查看海門,將看守好海門的重任交給苗雙城所說的話。

  ……

  曾經他也好奇過苗雙城為何能如此大方,將纂風鎮說送人就送人,真的只是為了尋求他的合作和庇護?

  這個原因肯定有的,但絕不單是如此。

  後來他也曾提出過疑問,苗雙城沒說太詳細,只說他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當時他還順口來了一句,是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免得人生虛度。

  所以——

  薄春山終於懂了,苗雙城怨氣為何如此大!

  他頓時有點尷尬了。

  他把自己的『重任』扔給人家,一扔就是這麼久不管,還問人家想說什麼只管說,好像真的有點挺過分?

  苗雙城冷哼一聲,道:「我雖沒銀子借你,但你守著這麼大的聚寶盆,卻只知道管別人借銀子,薄巡檢我是該誇讚你,還是該瞧不起你?」

  這時,一個人影匆匆從外面走進來。

  他一邊走,一邊擦著汗,人還沒進來,聲音就進來了。

  「人走了沒?這次可不能讓他走了,再這麼拖下去,下面的聲音按不住,總得給個章程啊。」

  正是姚清。

  他身形圓胖,估計也是天太熱,他又頂著大太陽走了這麼長一段路,剛好有一滴汗掛在他鼻子上沒被擦掉,配著他進來後就看見薄春山的詫異表情,顯得有一絲滑稽。

  姚清倒也不尷尬,反倒薄春山比較尷尬。

  「薄巡檢,恭喜又升官了,知道您貴人多事忙,可您也要想想咱們纂風鎮……」

  不同於苗雙城較為隱晦的方式,姚清的話就直接多了,大致就是生意停擺太久了,下面多有抱怨,開始他們還能壓住,現在漸漸壓不住了,問他怎麼辦?

  這一硬一軟兩個態度,且確實是他有點太過分了,自打纂風鎮到他手裡,他就沒怎麼管過,甚至根本就忘了這茬。

  有事就來了,沒事就扔在腦勺後面,真的真的挺不是東西的。

  可做生意?

  薄春山還真不知道怎麼做生意,尤其是這種生意,且他現在是官的身份,能做這種生意?

  不好明言,他難得含蓄一次:「如今寇亂四起,想必海上也並不平靜吧?」

  苗雙城看了他一眼,道:「薄巡檢說反了。」

  如今倭寇都跑大晉來了,這些倭寇其實也不全都是倭國人,還有一部分本身是海盜,被倭國人僱傭。且倭國派人侵襲大晉沿海一帶,又鬧得這麼大,自然少不了一些喜歡渾水摸魚的海盜也跟著後面進來了。

  如今海上的海盜少了一大半,正是海商出海做生意的好時候,不然姚清和苗雙城會急成這樣?

  一個是真拖不了,二也是好不容易碰上這種機會。

  纂風鎮不同於別的海商,一直是通過海口和島津交易,由島津把貨運去六橫島。會這樣,當初就是因為海盜橫行,又丟貨又丟命實在受不了,如今島津沒了,他們自然要謀求一條生路,總不能死了張屠戶以後就吃帶豬的毛?

  當然這種借著國難尋求自己生路,在大義上可能有些不對,但對纂風鎮的當地人來說,從始至終朝廷就沒管他們,朝廷禁海內遷,斷了他們的生路,當地土地貧瘠,明明種不出什麼東西,苛捐雜稅也沒少收過。

  怎麼活?總不能不活!如今在能保全自己的情況,能幫著不讓倭寇從這裡進來,已經很不容易了。

  「難道薄巡檢瞧不上這門生意,覺得做走私生意損了你的官威?」苗雙城又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