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眼見事情不可逆轉,就會及時止損。」顧玉汝道。

  「你倒是挺了解他?」

  薄春山話裡帶著點酸味。

  顧玉汝一愣,同時有點哭笑不得,本來再度重逢是喜事,沒想到他第一句話竟然是這。

  這時,水面突然嘩啦兩下,從水裡冒出來兩個漢子。

  「老大,事情辦好了。」

  「在船底給他鑿了幾個大窟窿,估計這船走不了多遠就會出問題。」

  顧玉汝詫異地看著這一幕。

  薄春山解釋道:「我這不也是做兩手準備,若是救你出來不順利,也能釜底抽薪。」

  說話的同時,他還在看遠處那條船的船尾,「你說我們要不要跟朝廷告密,他打算潛逃去北晉?」

  這說話倒和之前顧玉汝威脅齊永寧的話相同,不過那時她是在攻心,看薄春山的樣子他好像真在認真打算,很顯然鑿通了齊永寧的船讓他還不解恨,他還想來個更狠的。

  「你打算找誰告密?你知道誰管這事?」

  「這……」

  薄春山還真不知道,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不過是個小縣的典史,什麼高官勛貴的他還真不認識。

  「他如今還不是官,朝廷如今就算限制百姓往北晉跑,也不會明晃晃的做在表面,畢竟朝廷還要面子。而且他也不是沒準備,一旦過了西興堰,恐怕就是天高任鳥飛。」顧玉汝略有些感嘆道。這件事她其實不是沒琢磨,只是可行性太低。

  當然,現在薄春山可以聯合邵千戶,將齊永寧在此截下。

  可用什麼名義?

  說他擄走了顧玉汝,且不說顧玉汝被擄這事,不宜鬧得人盡皆知,以免壞了她的名聲。如今顧玉汝已經在薄春山身邊,沒有第三方做見證的人贓俱獲,齊永寧完全可以矢口否認。

  且邵千戶若無正當理由,是不能攔下一個有功名在身的舉人。

  告密他想潛逃去北晉,證據呢?齊永寧完全可以說去臨安辦事,又或者去揚州遊歷,到時候反咬就是一個誣告新晉解元。

  齊永寧為何會和齊家人分開走?不光是想用齊家其他人故布迷障,也是他本身不帶任何行李,一旦若出了什麼意外,他完全可以矢口否認。

  當然,薄春山和顧玉汝也可以就這麼跟他耗上,就耗在這誰也不走了,可誰都耗不起,齊永寧耗不起,薄春山他們也耗不起,定波那邊還等著他們回去。

  這些道理薄春山也明白,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就這麼放他走了?」

  「你不是讓人鑿破了他的船?說不定他們還沒到目的地船就沉了,對了齊永寧他不會水。」

  「他不會水?那這個好!」

  薄春山總算心裡舒服了。

  「我們還是先離開這裡吧。」

  方才薄春山把顧玉汝從船上抱了下來,也許遠處的看不見,他們旁邊這艘船可看得清清楚楚,當時引起了不少人驚訝,這會兒都還盯著這裡看呢。

  「先走吧,我還要去謝謝邵大哥,方才沒來得及說話。」

  .

  西興鎮

  一家酒樓的二樓雅間裡,薄春山拱手道:「邵大哥,你這次冒著風險幫我攔下這麼多船,這個恩一時半會以我們的能力也報不了,但我們夫妻二人會永遠銘記,以圖日後相報。」

  「多謝邵大哥的搭救之恩,大恩永遠銘記。」

  顧玉汝一邊說著,一邊也行了個禮。

  「不要說得這麼嚴重,不過是舉手之勞,只是讓那人跑了,倒是有些遺憾。」

  薄春山到後,因為趕著把顧玉汝救下來,並未和邵元龍細說其中事情。當日他給邵元龍傳信,只說妻子被賊子擄走,恐會坐船經過運河逃竄至臨安,讓他萬萬幫忙阻攔一二。

  當時他並不清楚齊永寧是通過何種手段趕路,一行人又有什麼特徵,只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走水路。

  這消息遞出後,同時他也快馬趕往明州,到明州後並未查探到有用信息,他在心中估算以齊永寧急著想遁走的想法,此時應該是過了明州,便照著薛海所言,先走旱路過明州,越過都泗堰,再轉水路。

  事實上這種趕路的法子,也不光被驛站所用,有些平民百姓厭煩過堰壩時繁瑣,大多都會選擇出了明州後,從都泗堰之後的水路坐船,所以這裡是有碼頭的。

  在碼頭上,他打聽到一些疑似是齊家的消息,這才知道齊家人很可能是分了兩船走。

  當初齊永寧說薄春山追不上,又故布那手疑陣,很大基礎上是算著他就算追過來,也會一路水路,萬萬沒想到他竟會像自己一樣,到明州先走旱路,再轉水路。

  之後,薄春山為了追趕,以追捕大盜為名,找了當地水驛借了驛船。他有錢縣令的名帖,又有官印,驛站自然不敢輕忽。

  那驛站所用之船,是為趕路之用,既然是為趕路,自然一切都以速度為主。船小且細長,配合雙櫓四槳,可謂是趕水路之利器,唯一的缺點就是必須四人以上配合使用。

  人,薄春山是不缺的,缺的就是配合,不過練了半日,也足夠他們將這船使得如臂使指。

  事實上薄春山這麼做沒錯,磨刀不誤砍柴工,後來這船可是幫了他們大忙。不光速度極快,碰到需要過堰壩之時,完全可以把船拖回岸上,四個大漢扛起來就能走,省去了過堰壩時浪費的時間,正好用來沿著水路打聽關於顧玉汝的消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