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了,你說在你夢裡,是皇帝老爺死了,所以春闈才會被取消?」

  一提到夢,顧玉汝莫名有點緊張。

  她想了想,又潤了潤唇才道:「夢裡的信息極少,只說是聖上駕崩了,應天大亂,後來皇太孫登基,肅王不甘,重提遷都之事,可新皇卻並不同意,其中也不知新皇對肅王做了什麼,反正肅王后來逃出了應天,以新皇不能容忍功臣殘害親叔叔為名,在北方正式造反,並稱帝建立了北朝。」

  這些事在前世的這個時候,顧玉汝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聖上駕崩了,春闈被取消,也因此當時齊永寧沒能如期趕赴春闈。

  當時到處都是一片亂象,市井裡流傳的各種流言極多,百姓們也都跟著議論紛紛。

  有人說皇太孫在和肅王爭皇位,有人說先皇傳位的就是皇太孫,肅王這是窺視皇位,想謀反,有人說皇太孫太年輕,不堪執掌大位……反正說什麼的都有,不過都是些平頭百姓,說什麼議論什麼也影響不了大局,而就在這個時候,倭寇突然襲擊了定波。

  在城破那幾日,她跟薄春山一路躲躲藏藏,後來薄春山『身亡』,她則被齊永寧救了回去。

  當時她死裡逃生,滿心惶惶,薄春山又因救她『死』了。可再是死了,他也是個男人,孤男寡女朝夕相處了兩三日,她還是個已嫁之身。都死了也就罷,可死了一個,她還沒死。

  據說,她被救時,被許多人看見她被一個死了的男人壓在身下。

  她當時暈了,等再次醒來就看見了齊永寧,而這個『據說』是事後她無意間聽人議論才知道。

  因為這事,宋氏一直對她有些微詞,至於齊永寧如何想,她不知道,她當時狀態極為不好,自己死裡逃生,薄春山死了,娘也死了,那一陣子精神十分恍惚。

  對外界的事都知道,只是腦子似乎並不清明,活得渾渾噩噩的,連過去了幾天現在是什麼時間都不知道,只知道突然有一天齊永寧跟她說要舉家北遷,還打算帶著顧家人一同北遷。

  後來他們就離開了定波,去了北方。

  ……

  當初不清楚不明白的事情,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懂。在後來漫長的歲月里,也讓顧玉汝慢慢拼湊出了當時大概的情況。

  大晉一直都有遷都的打算,當初太祖在南方起義,在應天建都,可實際上應天作為大晉的都城卻並不合適。

  一直以來大晉的敵人都來自於北方,可應天卻在深在南方腹地,一旦北方出現戰情,應天根本應對不及,各項指令都得經過漫長的道路才能送往北方,一旦延誤戰機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所以遷都的想法從建朝以來就有,一直醞釀著,到了高祖時期才開始付出行動,打算在北方修建一座都城。

  都城剛開始修的時候,高祖駕崩了,當今聖上接著繼續修,至今這座都城修建了三十多年,到近些年才完工,本該早就遷都了,卻一直拖著沒遷。

  沒遷都的原因極為複雜,其一便是來自南方世家門閥的反對。

  這些世家通過家族勢力影響到南方籍官員,恰恰這些官員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所以反對聲極大。

  要知道一國之都不管建在何地,對當地的影響都是極大的,影響的不止是當地經濟,所涉獵的方方面面太多。

  就打個最簡單的比方,大晉的都城在應天,應天自然是全天下最為繁華的地方,甚至是應天周邊也被其影響。每年各地都有大量稅銀稅糧要上交給朝廷,這些銀糧從全國各地匯集到應天來,不管路上是通過水路也好,還是旱路,所用的船運馬匹人力物力,這都給南方的百姓增添了無數可以用勞力換去養家餬口的機會。

  甚至朝廷中南方官員占多數,不光是南方富足,所以學風鼎盛,恰恰也是國都在南方給予的優待。

  如果都城一旦遷去北方,南方一派要損失的失去的東西太多太多,而且誰也不願意遠離權利中心,是時必然是北方一派官員的崛起。

  至於另外一個原因,還是與肅王有關。

  肅王並不是當今皇后所生,其母不過是個北方某邊關一個總兵家的女兒。當然出身如何,對宮裡的女人來說其實並不重要,但對皇子來說卻分外重要。因為歷來都有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規矩,非中宮所出皇子,是沒有繼承大統的機會。

  恰恰當今有皇后,皇后也有所出,正是肅王的兄長,也就是前太子。

  若是前太子是個能人也就罷,偏偏他身體病弱,行事作風也十分中庸,並不亮眼。若是肅王是個庸人也就罷,大不了成年後封藩前往封地,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偏偏肅王不是,他文韜武略,戰功赫赫,成年後就一直駐守在邊關,也就是他的封地上,替大晉抵禦外敵。這些年下來,他所立的戰功哪怕換做普通人,都能達到無可封賞的地步。

  若是前太子沒有英年早逝也就罷,偏偏他又早亡,雖留下個皇太孫,可當今聖上年歲已經不小,早已不是當年雄才偉略的那個皇帝,年紀和身體都制約了他的雄心壯志。

  面對強勢年輕又手握北方兵權的兒子,當父親的難道不會有顧慮?真能按照原定計劃遷都去北方?

  所以即使北方的都城早已修好,當今卻沒有開口遷都,甚至在朝廷官員大量反對之下,有拖延擱置之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