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頁
而是眾志成城,戰鬥三個加時賽的克羅埃西亞。
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看好卻能夠一路上演奇蹟,掀翻瑞典,強壓德意志,逆轉瑞士,衝進世界盃八強順便送無數人上天台的華夏。
尤其是華夏。
尤其是楚歌。
三十米外的倒掛金鉤,無解的楚歌領域,標誌性的突襲過人,連過八人晃倒門將的世紀進球……
一屆世界盃。
打進十個進球。
個個精彩,個個絕艷。
在惜敗英格蘭,止步世界盃八強時,那個帶領隊友,讓紅旗飄揚起來的少年,成為這一屆杯賽里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記憶。
原來失敗也可以這樣的瀟灑。
原來足球可以如此的美麗。
這一屆世界盃,讓無數人愛上了足球,同時,他們也愛上了楚歌。
世界盃硝煙散盡。
但人們對於這一次的世界盃依舊津津樂道。
尤其是對於華夏的球迷。
這個夏天對於他們來說,充滿意外,而又格外美妙。
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了處於世界足壇中心的感覺;第一次感受到了喜歡足球,居然可以享受如此之大的快樂。
楚歌這個名字。
成為無數人在這個美好夏天裡最美麗的記憶。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楚歌接受了天足節目組的專訪。
這也是天足關於這一次世界盃的最後一部分。
……
坐在天足主持人緞煊的面前,楚歌顯得很平靜。
一身乾乾淨淨的白色短袖上衣,讓他更像是一個鄰家大男孩,或者普通學生。從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出大明星的傲氣。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為什麼是白衣?是因為皇馬嗎?」緞煊與楚歌開起了玩笑。
同時,玩笑里又帶著媒體人特有的敏感與小狡猾。
採訪從這裡開始。
楚歌微微一愣。
主持人的這個角度是他事先沒有想到的。不過,對於這樣的場面,他似乎早已駕輕就熟。
「白色一直都是我喜歡的顏色。同樣的,紅色、藍黑,也是。」楚歌笑著回答道。
這樣的回答,滴水不露,但顯然不是緞煊想得到的。
楚歌也明白。
於是,他很貼心的繼續補充說道。
「皇家馬德里是我足球的啟蒙,我一直心存感激。時至今日,他們也一直都在我心中。弗洛倫蒂諾先生知道這一點,就像弗格森爵士、布拉伊達先生同樣知道一樣。」
「我很享受我所有的經歷,我從中收穫了很多。正是這樣的經歷,才讓今天的我有一些成就。」
點到為止,進退有度。
緞煊心領神會。
他不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而是將話題轉向了世界盃。
「這一屆比賽,你打進了十個進球,是自1974聯邦德國世界盃以來,單屆世界裡進球最多的球員。就算是從第一屆的烏拉圭世界盃開始,在世界盃歷史上,也只有匈牙利神鋒柯奇士和法國傳奇球星方丹的進球數量超過了他們。柯奇士是打進十一球,方丹是十三個。而被稱為德國進球機器的蓋得·穆勒,他和你一樣,都是單屆世界盃打進十球。」
「我們知道,你所進的十個進球,每一個進球都非常精彩。那麼,這其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個呢?是30米倒鉤、淘汰德國;是超遠爆射、逆轉瑞士;還是對陣英格蘭,連過八人,最後連門將都過掉的、被媒體稱為世紀進球的進球?」
對於這個問題,楚歌幾乎沒有任何的思索。
「貝利或許會說是下一個。」
(楚歌與緞煊相視一笑)
「對我個人來說,我會更喜歡最後一個。」
「是對陣英格蘭的那個進球嗎?」緞煊確認道。
「是的。」楚歌點頭。
「為什麼?是因為那個進球很像馬拉度納的那個進球嗎?」緞煊問。
楚歌搖頭。
「並不是。我並不關心馬拉度納。我喜歡這個球,那是因為它是我在這屆世界盃的最後一個進球。它曾經帶來希望,雖然最終希望破滅了。但我依舊認為它是最特殊的一個。」
「它讓我想起我的國家。」
「我們曾經落後,但不會一直落後。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成功過,也失敗過。通過努力,我們獲得了成就,最終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但還是會經歷挫折。面對那些領先我們許多的對手,我們目前依舊無法戰勝他們。但是,這樣的一個進球在提醒著我們,我們還有前進的潛力,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滿懷希望,繼續努力。」
「這是我喜歡這個進球的原因。」
緞煊點點頭。
這個大男孩說出的話,就是聽著舒服。
不過。
作為媒體人,有些話該說的還是得說,該問的還是得問。
「我們都知道,你的這個進球在被稱作世紀進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與馬拉度納的那個進球進行對比。同樣是面對英格蘭,同樣是連續過人、長途奔襲,就連最後過掉門將都有幾分相似,因此,許多人都在討論,到底是馬拉度納的進球更偉大,還是你的進球更精彩。」
「有人說,馬拉度納是奔襲60米,連過6人;而你是奔襲80米,連過8人;相比於馬拉度納那個時代,現代足球發展了許多,更強調攻守平衡,那種奔襲進球的方式,明顯是現在的更加困難。而且,同樣是奔襲過人,你的過人中使用了更為豐富的過人方式,給人帶來的視覺震撼更為強大,尤其是最後時刻還能有餘力使用鐘擺的方式完成對門將的突破。因此,從足球技術的角度來說,你毫無疑問超越了馬拉度納,你的進球是百年世界盃最完美的進球,是現代足球最完美的集大成者。」
是從一開始就沒有人看好卻能夠一路上演奇蹟,掀翻瑞典,強壓德意志,逆轉瑞士,衝進世界盃八強順便送無數人上天台的華夏。
尤其是華夏。
尤其是楚歌。
三十米外的倒掛金鉤,無解的楚歌領域,標誌性的突襲過人,連過八人晃倒門將的世紀進球……
一屆世界盃。
打進十個進球。
個個精彩,個個絕艷。
在惜敗英格蘭,止步世界盃八強時,那個帶領隊友,讓紅旗飄揚起來的少年,成為這一屆杯賽里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記憶。
原來失敗也可以這樣的瀟灑。
原來足球可以如此的美麗。
這一屆世界盃,讓無數人愛上了足球,同時,他們也愛上了楚歌。
世界盃硝煙散盡。
但人們對於這一次的世界盃依舊津津樂道。
尤其是對於華夏的球迷。
這個夏天對於他們來說,充滿意外,而又格外美妙。
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了處於世界足壇中心的感覺;第一次感受到了喜歡足球,居然可以享受如此之大的快樂。
楚歌這個名字。
成為無數人在這個美好夏天裡最美麗的記憶。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楚歌接受了天足節目組的專訪。
這也是天足關於這一次世界盃的最後一部分。
……
坐在天足主持人緞煊的面前,楚歌顯得很平靜。
一身乾乾淨淨的白色短袖上衣,讓他更像是一個鄰家大男孩,或者普通學生。從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出大明星的傲氣。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為什麼是白衣?是因為皇馬嗎?」緞煊與楚歌開起了玩笑。
同時,玩笑里又帶著媒體人特有的敏感與小狡猾。
採訪從這裡開始。
楚歌微微一愣。
主持人的這個角度是他事先沒有想到的。不過,對於這樣的場面,他似乎早已駕輕就熟。
「白色一直都是我喜歡的顏色。同樣的,紅色、藍黑,也是。」楚歌笑著回答道。
這樣的回答,滴水不露,但顯然不是緞煊想得到的。
楚歌也明白。
於是,他很貼心的繼續補充說道。
「皇家馬德里是我足球的啟蒙,我一直心存感激。時至今日,他們也一直都在我心中。弗洛倫蒂諾先生知道這一點,就像弗格森爵士、布拉伊達先生同樣知道一樣。」
「我很享受我所有的經歷,我從中收穫了很多。正是這樣的經歷,才讓今天的我有一些成就。」
點到為止,進退有度。
緞煊心領神會。
他不再在這個話題上多做糾纏,而是將話題轉向了世界盃。
「這一屆比賽,你打進了十個進球,是自1974聯邦德國世界盃以來,單屆世界裡進球最多的球員。就算是從第一屆的烏拉圭世界盃開始,在世界盃歷史上,也只有匈牙利神鋒柯奇士和法國傳奇球星方丹的進球數量超過了他們。柯奇士是打進十一球,方丹是十三個。而被稱為德國進球機器的蓋得·穆勒,他和你一樣,都是單屆世界盃打進十球。」
「我們知道,你所進的十個進球,每一個進球都非常精彩。那麼,這其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個呢?是30米倒鉤、淘汰德國;是超遠爆射、逆轉瑞士;還是對陣英格蘭,連過八人,最後連門將都過掉的、被媒體稱為世紀進球的進球?」
對於這個問題,楚歌幾乎沒有任何的思索。
「貝利或許會說是下一個。」
(楚歌與緞煊相視一笑)
「對我個人來說,我會更喜歡最後一個。」
「是對陣英格蘭的那個進球嗎?」緞煊確認道。
「是的。」楚歌點頭。
「為什麼?是因為那個進球很像馬拉度納的那個進球嗎?」緞煊問。
楚歌搖頭。
「並不是。我並不關心馬拉度納。我喜歡這個球,那是因為它是我在這屆世界盃的最後一個進球。它曾經帶來希望,雖然最終希望破滅了。但我依舊認為它是最特殊的一個。」
「它讓我想起我的國家。」
「我們曾經落後,但不會一直落後。在前進的道路上,我們成功過,也失敗過。通過努力,我們獲得了成就,最終贏得了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但還是會經歷挫折。面對那些領先我們許多的對手,我們目前依舊無法戰勝他們。但是,這樣的一個進球在提醒著我們,我們還有前進的潛力,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滿懷希望,繼續努力。」
「這是我喜歡這個進球的原因。」
緞煊點點頭。
這個大男孩說出的話,就是聽著舒服。
不過。
作為媒體人,有些話該說的還是得說,該問的還是得問。
「我們都知道,你的這個進球在被稱作世紀進球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與馬拉度納的那個進球進行對比。同樣是面對英格蘭,同樣是連續過人、長途奔襲,就連最後過掉門將都有幾分相似,因此,許多人都在討論,到底是馬拉度納的進球更偉大,還是你的進球更精彩。」
「有人說,馬拉度納是奔襲60米,連過6人;而你是奔襲80米,連過8人;相比於馬拉度納那個時代,現代足球發展了許多,更強調攻守平衡,那種奔襲進球的方式,明顯是現在的更加困難。而且,同樣是奔襲過人,你的過人中使用了更為豐富的過人方式,給人帶來的視覺震撼更為強大,尤其是最後時刻還能有餘力使用鐘擺的方式完成對門將的突破。因此,從足球技術的角度來說,你毫無疑問超越了馬拉度納,你的進球是百年世界盃最完美的進球,是現代足球最完美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