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莫大的歡喜與恐懼在同一刻包裹住了許雲清。說不清為什麼,他近乎倉皇地拿劇本擋住了自己的臉。
但眼睛卻忍不住越過書頁,看著這個彼時還陌生的人,朝他的方向,正拾階而來。
「你應該早一點告訴我的。」短暫的沉寂之後,陶立陽抬手撫摸他的臉。
「現在晚了嗎?」
「不。」陶立陽很肯定地說,「一點也不。」
街燈依次亮起,不遠處的小區花園裡,有孩子嬉笑打鬧,也有年邁的夫妻,手挽手杵著拐杖並肩前行。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好,但終歸溫柔而鮮活。
傷疤不會消失,遺憾永遠都存在。他曾經為此畏怯逃避,如今不再了。
因為有一個人始終願意在身側,如果深淵無法逾越,那麼他陪他繞路前行。再慷慨地贈予他情愛和煙火,讓他永遠鮮活。
許雲清知道自己一定在笑,他看見陶立陽也在笑。他拿起了手心裡的戒指,拉過陶立陽的手,輕輕地給他戴了上去。
「有件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但我好像的確沒有親口對你說過。」許雲清看著他,聲音輕而鄭重。仿佛要把自己整顆心都交給陶立陽,也的確早就交給了他,「我愛你。」
陶立陽摸過掌心的另一枚戒指,戴在了許雲清的無名指上。他們一生的圓滿都落在這裡,也從這裡開始:「我也是。」
The end.
①:陶立陽第一次見許雲清和後面的台詞見第3章
作者有話說:正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支持。
這是一個計劃外的故事,寫作中遇到太多波折,給追更的讀者帶來的閱讀體驗不好,為此我必須向大家道歉。
坦白講,寫作至今,除了消耗自己的心神精力,幾乎一無所獲。寫闌珊處的過程極其痛苦。孤獨和壓力讓我不停地懷疑和質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感覺在浪費自我,製造垃圾,也想過無數次棄文,封筆。
但哪怕只有一個讀者在,我都認為我有責任寫完。我需要對讀者負責,也需要對雲清和立陽負責。
萬幸的是敲下最後一個句點,我覺得我非常愛立陽和雲清,就像愛我寫過的每一個人物。儘管我筆力不逮,沒有把這個故事寫好,實在很對不起。
我深深感激他們,也感謝你們的寬容陪伴。
山長水闊,有緣再會。
謝謝。
第75章 終身成就
陶立陽肩周炎犯了。
常年伏案寫作的人,肩頸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陶成就是如此。所以徐安茹盯他們爺倆都盯得緊,多年注意,倒不算嚴重。
只是他最近忙著一部獻禮劇的稿子幾個月沒好好休息,遇上換季寒流又著了涼,一覺醒來,右臂竟然抬手都有些疼。
陶立陽一貫隨性,並不太在意。正好許雲清那部緝毒的片子入圍了亞洲區一個電影節的最佳男主,前兩天出國了,也不在家。便打算自己悄悄去醫院看一看,開藥吃了,誰也不驚動,這事就過去了。
他這樣想著,還堅持把最後幾場戲改好,發到編審郵箱,才打了車往醫院去。結果不巧得很,剛進醫院大門,就碰上陶成的一位朋友。對方同樣認出他了,又是長輩,免不得上前寒暄幾句。見他手裡拿著掛號的單子,便問他怎麼回事,聽說是肩膀不舒服,很關切地叮囑年輕人要多注意身體。陶立陽心裡暗道不妙,又不好直說讓對方不要告訴陶成。果然,還沒走到診室門口,就接到了徐安茹的電話。
陶立陽再三說沒事,讓他們不必擔心。徐安茹哪裡肯聽這些,只說讓他在醫院等著,掛了電話,不到一個鐘頭,就和陶成一道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真的沒什麼大事兒,就是輕度的肩周炎。」徐安茹從電梯裡走出來一臉的焦急,陶立陽寬慰道。
徐安茹瞪他一眼,攤開手:「診斷書和片子呢?我看看。」
陶立陽把診斷書和X光片遞給她,見她和陶成都是很休閒的打扮,來得又這樣快,就問他爸:「你們這是從哪裡過來?」
「和你林伯伯釣魚呢。」陶成也看了看片子,「你媽一聽你肩不舒服到醫院來了,急得跟什麼似的。」
「就我一個人急,你不急啊?」徐安茹很不滿地打斷陶成,又對陶立陽道,「我看你這個檢查不行,再去做個神經肌肉電圖,穩妥點好。」
「沒必要吧。」陶立陽不由得討饒,「肩周炎而已。」
「什麼沒必要?那萬一還有其他什麼毛病沒檢查出來呢?反正都在醫院了,仔細點總沒錯。」徐安茹一面說,已經給陶成相熟的骨科醫生打了電話……
既然讓徐安茹知道了,陶立陽想要讓這事悄無聲息過去的打算自然就落空了。老人家魚也不釣了,寸步不離地跟著他。各種檢查做了個遍,折騰了一下午,甚至還打算讓他住兩天院,連醫生都說沒有必要之後,才和陶成一道陪著他回家去。
「你這孩子真是的,你爸的壞毛病一學一個準,年紀輕輕地就犯肩周炎。再不注意點,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怎麼得了?」
「這又干我什麼事?」陶成說。
徐安茹不理會他,抬手把客廳燈按亮,繼續數落陶立陽:「我是不知道,有什麼工作比身體還重要。仗著年輕,保暖也不注意,這麼冷的天,外套都不曉得多加一件?……算了」,她說著又皺起眉,「你還是收兩件衣服,和媽一塊兒回去住,我也好照顧你。」
但眼睛卻忍不住越過書頁,看著這個彼時還陌生的人,朝他的方向,正拾階而來。
「你應該早一點告訴我的。」短暫的沉寂之後,陶立陽抬手撫摸他的臉。
「現在晚了嗎?」
「不。」陶立陽很肯定地說,「一點也不。」
街燈依次亮起,不遠處的小區花園裡,有孩子嬉笑打鬧,也有年邁的夫妻,手挽手杵著拐杖並肩前行。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不好,但終歸溫柔而鮮活。
傷疤不會消失,遺憾永遠都存在。他曾經為此畏怯逃避,如今不再了。
因為有一個人始終願意在身側,如果深淵無法逾越,那麼他陪他繞路前行。再慷慨地贈予他情愛和煙火,讓他永遠鮮活。
許雲清知道自己一定在笑,他看見陶立陽也在笑。他拿起了手心裡的戒指,拉過陶立陽的手,輕輕地給他戴了上去。
「有件事情。你早就知道了。但我好像的確沒有親口對你說過。」許雲清看著他,聲音輕而鄭重。仿佛要把自己整顆心都交給陶立陽,也的確早就交給了他,「我愛你。」
陶立陽摸過掌心的另一枚戒指,戴在了許雲清的無名指上。他們一生的圓滿都落在這裡,也從這裡開始:「我也是。」
The end.
①:陶立陽第一次見許雲清和後面的台詞見第3章
作者有話說:正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支持。
這是一個計劃外的故事,寫作中遇到太多波折,給追更的讀者帶來的閱讀體驗不好,為此我必須向大家道歉。
坦白講,寫作至今,除了消耗自己的心神精力,幾乎一無所獲。寫闌珊處的過程極其痛苦。孤獨和壓力讓我不停地懷疑和質問自己為什麼要寫,感覺在浪費自我,製造垃圾,也想過無數次棄文,封筆。
但哪怕只有一個讀者在,我都認為我有責任寫完。我需要對讀者負責,也需要對雲清和立陽負責。
萬幸的是敲下最後一個句點,我覺得我非常愛立陽和雲清,就像愛我寫過的每一個人物。儘管我筆力不逮,沒有把這個故事寫好,實在很對不起。
我深深感激他們,也感謝你們的寬容陪伴。
山長水闊,有緣再會。
謝謝。
第75章 終身成就
陶立陽肩周炎犯了。
常年伏案寫作的人,肩頸或多或少都有些毛病,陶成就是如此。所以徐安茹盯他們爺倆都盯得緊,多年注意,倒不算嚴重。
只是他最近忙著一部獻禮劇的稿子幾個月沒好好休息,遇上換季寒流又著了涼,一覺醒來,右臂竟然抬手都有些疼。
陶立陽一貫隨性,並不太在意。正好許雲清那部緝毒的片子入圍了亞洲區一個電影節的最佳男主,前兩天出國了,也不在家。便打算自己悄悄去醫院看一看,開藥吃了,誰也不驚動,這事就過去了。
他這樣想著,還堅持把最後幾場戲改好,發到編審郵箱,才打了車往醫院去。結果不巧得很,剛進醫院大門,就碰上陶成的一位朋友。對方同樣認出他了,又是長輩,免不得上前寒暄幾句。見他手裡拿著掛號的單子,便問他怎麼回事,聽說是肩膀不舒服,很關切地叮囑年輕人要多注意身體。陶立陽心裡暗道不妙,又不好直說讓對方不要告訴陶成。果然,還沒走到診室門口,就接到了徐安茹的電話。
陶立陽再三說沒事,讓他們不必擔心。徐安茹哪裡肯聽這些,只說讓他在醫院等著,掛了電話,不到一個鐘頭,就和陶成一道風風火火地趕來了。
「真的沒什麼大事兒,就是輕度的肩周炎。」徐安茹從電梯裡走出來一臉的焦急,陶立陽寬慰道。
徐安茹瞪他一眼,攤開手:「診斷書和片子呢?我看看。」
陶立陽把診斷書和X光片遞給她,見她和陶成都是很休閒的打扮,來得又這樣快,就問他爸:「你們這是從哪裡過來?」
「和你林伯伯釣魚呢。」陶成也看了看片子,「你媽一聽你肩不舒服到醫院來了,急得跟什麼似的。」
「就我一個人急,你不急啊?」徐安茹很不滿地打斷陶成,又對陶立陽道,「我看你這個檢查不行,再去做個神經肌肉電圖,穩妥點好。」
「沒必要吧。」陶立陽不由得討饒,「肩周炎而已。」
「什麼沒必要?那萬一還有其他什麼毛病沒檢查出來呢?反正都在醫院了,仔細點總沒錯。」徐安茹一面說,已經給陶成相熟的骨科醫生打了電話……
既然讓徐安茹知道了,陶立陽想要讓這事悄無聲息過去的打算自然就落空了。老人家魚也不釣了,寸步不離地跟著他。各種檢查做了個遍,折騰了一下午,甚至還打算讓他住兩天院,連醫生都說沒有必要之後,才和陶成一道陪著他回家去。
「你這孩子真是的,你爸的壞毛病一學一個準,年紀輕輕地就犯肩周炎。再不注意點,到了我們這個年紀還怎麼得了?」
「這又干我什麼事?」陶成說。
徐安茹不理會他,抬手把客廳燈按亮,繼續數落陶立陽:「我是不知道,有什麼工作比身體還重要。仗著年輕,保暖也不注意,這麼冷的天,外套都不曉得多加一件?……算了」,她說著又皺起眉,「你還是收兩件衣服,和媽一塊兒回去住,我也好照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