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然,作為市局一把手,封非凡要著眼於大局,這也是他說出務必掃清外部障礙的原因。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將槍口對準自己人。在這個過程中,他也會把「某些人」死死盯住,避免在這期間興風作浪。

  自始始終,封非凡都沒有說「將」是誰,白中元心中卻跟明鏡似的,只有那個人才能讓一局之長如此忌憚。

  投鼠忌器不假,想破局的話就必須拿出切實的行動來,封非凡沒有說,實際暗地裡已經在做了,比如給白中元的那句承諾。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直接來找我。」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說出來,是絕對值得推敲的,尤其是結合最近的案子去看,

  比如,秦長天為什麼最近沒有再過問案情?

  歸隊之初,白中元心中就很清楚,秦長天和白志峰一定會暗中阻撓自己調查爆炸案,事實證明他們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只不過採用的手段較為隱秘罷了,唯一明面上能夠坐實的,就是秦長天對案件的跟進。

  而偏偏,這又是無可指摘的地方。

  秦長天是第一副局長,主管的又是刑偵,跟進偵辦中的案件再合理不過。這也讓他有了可乘之機,能夠盯緊白中元的一舉一動。尤其是封非凡沒有從部里回來的那段時間,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有著絕對話語權的。

  原本,白中元以為封非凡回來之後日子會好過一些,完全沒料到會是雪上加霜,尤其是被方言懷疑、針對的那段時間,可謂是險阻重重、如履薄冰。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許琳和周然,不管她們有什麼目的,也不管動過什麼心思,總之白中元從她們那裡收穫了支持與友誼,用雪中送炭來形容毫不為過。

  也就是那個時候,白中元真切體會到了處境的艱難,一方面被秦長天和白志峰暗中阻撓,另一方面又被方言懷疑、針對,前後夾擊、苦不堪言,更嚴重的是在方言背後,窺見的其實是封非凡的影子。

  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還要與封非凡和秦長天暗中斡旋,既要衝破攔阻,又要自證清白,時局之艱難是白中元從未經歷過的。好在他有著過硬的能力,有著豐富的經驗,有著堅持不懈的決心,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如果上次與方言的攤牌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兒,那這次與封非凡的見面則代表著一切顧慮的煙消雲散。

  捋清楚了思路之後,白中元對眼下局面也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封非凡去部里開會,應該也是一石二鳥之計。

  (1)向部領導匯報案件的相關情況。

  根據白中元了解的信息,省廳、市局這麼多年來始終都在追查那批文物的下落以及泄密案的嫌疑人。如果僅僅是行動泄密,應該不會驚動部里,至少不會如此興師動眾,可考慮到那批文物的價值,部里勢必是要強勢介入的。

  剛才的見面中,封非凡曾經說過兩句話。

  「這一次,是我們最後的機會,否則案子將移交出去。」

  「當年老局長曾建議將你白中元抽調進專案組,但因人阻撓未能成功。」

  這兩句話不長,卻透露了很多隱秘的信息。

  首先,結合那七座無名墓碑去看,這些年從未放棄過對文物案的追查,同時也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代價。

  其次,阻撓白中元進入專案組,很可能怕的就是真相被查出來,畢竟秦長天對白中元的能力一清二楚。

  再者,多次組建專案組失敗之後,警方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將案件移交出去,要麼永久性的背負污點。

  最後,封非凡那句「我們」,立場代表的不僅僅是市局,而是整個省廳。換言之他在部里已經立下了軍令狀,倘若這次還不能將案件偵破,那麼一切便由部里全權處理,再也沒有過問的權利。

  整合全部信息來看,封非凡調來市局就是為了文物泄密案,他去部里開會是幌子,真正要做的是阻止這起案件的移交。目的達成的同時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那就是偵查機會只剩下最後一次。

  (2)放任鷸蚌相爭,獲取漁翁之利。

  爆炸案發生之後,封非凡僅僅去探望過白中元一面,後續的問候也很少,看起來似乎再做故意的疏遠。起初,白中元也是這樣想的,但隨著歸隊之後方言表露出的態度,讓他意識到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尤其是那次談話,讓白中元明白了一個事實,從歸隊的那一刻起,他和爆炸案都被死死的盯住了。

  那麼誰有能力調動方言呢?

  ——封非凡。

  此時此刻,白中元總算是構建出了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

  (1)二十多年前的文物泄密案,不管活下來的五名特情是升職了還是脫下了警服,真相極有可能就藏在他們身上。

  (2)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警方挖出了名叫「屠夫」的人,間接證實行動屢屢失敗存有內外勾結之嫌。

  (3)秦長天曾經百般阻撓白中元進入專案組,動機可疑。

  (4)儘管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在之前的幾次行動失敗之後,封非凡不得不將目光轉向內部。

  (5)對內部人員展開暗中調查本就是大忌,哪怕是封非凡也不敢貿然動作,於是有了部里開會的事情。

  (6)爆炸案發生之後,白中元與白志峰的關係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按理說市局理當表示關注,並進行私下的關心和調解才對,可是除了秦長天之外,並沒有任何人過問,這顯然也是故意為之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