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話難聽,卻又無從反駁,白中元只能換個話題:「你是怎麼殺死丁亮的?」

  「我依然沒有動手。」

  「不是你?」

  白中元和謝江都有些意外。

  「我喜歡運籌帷幄,不喜歡親力親為。」

  「那是誰?」

  「你們沒察覺到嗎?」

  迎著何清源的目光,白中元想到了一個人:「居住在山洞的老鬼頭是嗎?」

  「沒錯,就是他。」

  「你和他認識?」

  「認識。」

  「交情很深?」

  「一面之緣。」

  「那你是如何驅使他的?」

  「算不得驅使,索個人情罷了。」

  「他欠你什麼人情?」

  「救命之恩。」

  「怎麼講?」

  「記得有次我和兩個朋友上山,撞見了居住於山洞的老鬼頭,當時他患了重病,便順手搭救了一把。」

  「那兩個朋友是誰?」

  「合作夥伴。」何清源回憶著,「那是一對兒父子,據我所知都去世了。」

  「孟家鎮的人?」

  「是的。」何清源檢索著記憶,「當時他們想和肉聯廠建立合作關係,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達成,後來便再也沒有見過面。小雅搬回孟家鎮之後我去過幾次,閒來無事便想著去會會故人,卻未能如願。」

  「那對父子叫什麼?」

  「讓我想想。」

  「年輕的是不是叫孟國成?」

  「你認識?」何清源微微一愣。

  「怎麼回事兒?」謝江也狐疑著。

  「我認識他的兒子,孟子健。」

  之所以聯繫到一起,是因為孟子健說過,他的父親早些年與友人上山時見過老鬼頭,當時白中元想往深處問,得知了其父已經去世。為後續偵查考慮,私下多嘴問了一句名字,想不到這麼快便用上了。

  「老鬼頭欠你一條命,所以你就提出了讓他幫你殺死丁亮,並且得逞了?」

  「是的。」

  「他沒拒絕?」謝江還是覺得不可能。

  「不會,他脾氣古怪,不好相處不假,知恩圖報也是真。」

  「……」

  百中元沒做聲,卻覺得有著幾分可能。從上次解救許琳的事件中便能看出來,老鬼頭有著極強的做人、行事原則。對陌生人尚且義無反顧的去救助,更莫說他自己的救命恩人了,必然是赴湯蹈火的。

  「接下來,說說瓷器碎片和153這組數字吧?」

  何清源話說的很有條理,聽起來也頗為符合邏輯,但白中元卻發現了一個致命的漏洞,自始至終何清源都在把事情往死人身上推,唯一的活人老鬼頭目前處於失蹤狀態,這就有點兒耐人尋味了。

  這個何清源,道行不淺啊……

  第五十二章 大能人

  從邏輯上來說,何清源所講述的一切沒有明顯漏洞,不僅符合城府頗深之人的行事原則,與撲朔迷離的案情也幾乎完全匹配。只是白中元仍舊疑慮重重,不敢有任何的放鬆,連環案的核心點必須要交代清楚。

  三足洗碎片和153這組數字。

  如果幕後元兇真的是何清源,153這組數字可以不加以深究,但是三足洗碎片決不能存在任何不透明的地方,畢竟其分量一點兒都不比這起連環殺人案來的輕,甚至可以說是猶有過之的,容不得半分含糊。

  尤其是對於白中元來說,在失憶症暫時恢復無望的情況下,想要調查清楚爆炸案中所隱藏的內幕,必須要依仗三足洗碎片。

  內心不安的絕不僅是白中元,謝江有著相似的疑慮:「何清源,肉聯廠三名受害人的雙腿都有凍傷的現象,法醫給出的結論是他們活著時造成的,我想知道那代表了什麼,或者說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寓意?」

  自始至終,何清源都表現的極為淡定,此時也不例外:「我已經交代清楚了,的確是我謀劃了這起連環殺人案,但真正動手的並不是我,所以這個問題我只能回答一半,更多的還需要你們自己解開。」

  「先說你知道的那一半。」謝江催促。

  「我叮囑過丁亮和老鬼頭,讓他們在作案的時候儘量去模仿前一名受害者的死亡方式,這樣便可以混淆警方的視線,不至於在短時間內將犯罪嫌疑人列為多個,從而可以爭取到逃脫法網的機會和時間。」

  「換言之,何正殺死沈海濤的時候算是自由發揮?」

  「不錯。」何清源沒有否認,「當時我跟他說過,不管多麼縝密的殺人計劃,不管多麼高明的害人手段,只要是鬧出了人命,遲早都會被警方所得知。既然左右都繞不開,那不妨給警方出出難題。事實證明讓做到了,你們忙忙碌碌這麼多天,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進展,如果不是我主動自首的話……」

  「就此打住。」謝江早已經看不慣何清源那副嘴臉了,打斷後繼續問著,「反正話已經說到這兒了,那我不妨多問一句,你為什麼要自首?」

  「累了。」何清源不假思索的回應,「當我看到你們將調查方向轉移到孟家鎮時,我就知道案件距離破獲不遠了,說是窮途末路也好,說是保護小雅也罷,總之我不想再耗下去了,一切是時候結束了。」

  「當真如此?」謝江狐疑。

  「當真。」點頭的同時,何清源將身子前傾了一些,「兩位隊長,我想你們應該已經注意到了,丁亮是死於昨晚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