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贊成。」對此,白中元沒有任何的疑義,抬手朝遠處指了指,「那是個小廣場,經過那裡會抵達廉租房小區。由於小區的環境與連環案的前三名受害人居住環境相似,所以我做過重點關注,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情況。」

  「說說看。」方言追問。

  「與其空口說,倒不如直接過去看看。」

  「帶路。」方言點頭。

  算不上輕車熟路,但白中元還是輕而易舉的帶著方言等人來到了小廣場這裡,走到邊緣他停了下來:「老方,謹慎起見,盯防之初我在這裡換下了配發的制式雨衣,改為了打傘。雨衣當時就被我藏在了這個地方,你猜最後怎麼樣了?」白中元走到灌木叢旁邊,蹲下身來做出了明確指認。

  「丟了。」方言解釋,「因為你現在還打著雨傘。」

  「你覺得這代表了什麼?」

  「你被盯上了。」

  「是的。」白中元點頭,「我們根據案件徵象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過心理和行為側寫,並將其劃分到了反社會人格的範疇當中。除此之處還猜測他故意製造恐慌、挑釁警方,丟失的雨衣就是進一步的佐證。」

  「換句話說,從始至終他都在盯著我們的行動。」方言若有所思,「看來你在指揮車上的那番推測都是對的,在我們通過案件徵象鎖定再次犯案的區域後,嫌疑人根本沒有任何的緊張或是失措,相反他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完全正確。」說完,白中元站起了身,「走吧,稍後還會有更多的發現,到時候你就會知道這名犯罪嫌疑人有多狡猾了。」

  這次,白中元直接將方言他們帶到了路口,重點關注的自然是那塊路障警示牌:「設下路障,斷絕了小區居民走這條路的可能,從而規避了暴露的風險。所有的一切,都是經過縝密籌劃的。」

  「這似乎說不通啊?」方言皺起了眉頭,「雨天本就人少,這條路又非小區正門,按照嫌疑人的心思來講,他完全沒有必要設下路障。萬一被人發現,少不得又是大麻煩,這似乎不合邏輯啊。」

  「你說的沒錯。」這點,白中元不會否認,「僅僅是潛入作案,的確沒有必要這樣做,可如果他的目的不是去殺害那名女性受害人,而是別人呢?」

  「誰?」

  「值班室的門衛。」到了現在,白中元已經明白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意圖,這是他之前沒有想到的。

  聞言,方言驟驚:「你是說他殺害了兩個人?」

  「不是沒有可能,但我更願意相信另外一種可能。」

  「什麼?」

  「我猜他沒有殺害門衛,只是將其制服了。」白中元做了進一步的解釋,「不同於連環案之前的作案環境,這次犯罪嫌疑人已經知道我們在盯防布控,因此他繼續犯案的時間不會過於充裕,這也是他為何選擇在前半夜下手的原因。因為到了後半夜沒有人活動以後,作案難度和暴露風險都會增大。」

  「沒有殺害門衛,那就是將其打昏了?」分局大隊長王剛開了口。

  「門衛就算昏迷,也不是打的。」

  「為什麼?」王剛不解。

  「因為打擊導致昏迷的時間是不可控的。」說到此,白中元做了提醒,「其實,他所採取的手段很簡單,想想之前的案子就知道了。」

  「麻醉劑?」王剛恍然大悟,「是的,一定是麻醉劑,只要劑量控制好,既不會致人死亡,又會讓人失去行動能力和知覺。」

  「如果是這樣,犯罪嫌疑人勢必要找個地方將門衛藏起來,會是哪裡呢?」方言目光四處搜索著。

  「不用找了,應該就藏在門衛室里。」此時,白中元想起了一個不起眼的細節。

  第三十章 心思縝密

  之前,白中元曾進入過廉租房小區的門衛室,也是因為在那裡發現的環衛工雨衣,由此相信了那名老人的身份。

  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一切都是合理的。可隨著兇殺案的發生、隨著耗子遭遇了襲擊,轉過頭再去看時才發現,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由此也更加證明了白中關對於犯罪嫌疑人的特徵側寫是正確的,這個人不僅手段殘忍,犯罪智商也是極高的。而往往這樣的兇手,都是讓警方極為的頭疼。

  路障起到的作用顯而易見,一直走到門衛室跟前,白中元他們都沒有遇到哪怕一個歸家或外出的行人。

  輕輕打開門,白中元並沒有著急走進去,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水漬幾乎已經蒸發乾的那兩串腳印上。腳印是通向裡屋的,方向截然相反,由此可以做出簡單的推導,曾有人穿著濕漉漉的鞋子進入過裡屋,然後又走了出來。

  十有八九,是去取的那件上衣。

  「我去裡面看過,牆壁的衣鉤上掛著一條褲子,與懸掛在樹上的上衣應該是一套。」有些情況,白中元必須及時作出解釋。

  「中元,你覺得這兩串腳印是誰留下的?」這是方言關注的重點,「犯罪嫌疑人,還是小區的門衛?」

  「我覺得是小區門衛。」王剛插嘴道,「從案件徵象中可以看出來,犯罪嫌疑人的心思極為縝密,所以他不可能犯下淺顯的錯誤,這些腳印如果真是他留下來的,那麼與本案犯罪邏輯是相悖的。」

  「你覺得呢?」方言繼續問白中元。

  「我覺得,足跡肯定是犯罪嫌疑人留下的,但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