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宗謹雖然不知道圖案代表什麼意思,還是向段文慧表示感謝。

  段文慧走後,楊宗謹到了書房,坐在書案後面,翻來覆去的看了又看,還是不知道這副圖標是什麼意思。

  這時,李媗之從外面進來:「夫君,聽說你想去一趟南疆?」

  「正是。」楊宗謹把圖標放下,從座位上站起來,主動去迎李媗之。

  「夫君前往南疆,妾身不是反對。只是夫君孤身前往異國他鄉,略有不妥。還是讓董妹妹隨你同去,路上還有個照應。」李媗之嘆氣道。

  「我也想讓她相陪,但是她師父眼下閉關修煉,她是伏羲觀隱藏的負責人,不能輕易離開汴梁。再者我這是去異國他鄉,還是需要小心謹慎為妙。」楊宗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媗之聽到這裡,也就沒有反對下去。

  且說有了趙福霖的說情,楊宗謹很自然的得到了許可。藉口有案子去蜀地查案,順道前往蒼山洱海。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

  洱海,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狹長形,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泛舟洱海,那乾淨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無論是誰都不能拒絕這樣的誘惑,當地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楊宗謹在汴梁城偽裝成商人,隨著一個在西南道行走的商團幾經輾轉到達蒼山洱海的時候,已經是一月之後的黃昏時分。

  斜陽西下,橋邊岸畔不少村婦正在用木槌洗衣,啪啪聲隨著水波蕩漾開來。頑童脫個精光,在水中嬉戲,也有姑娘家把身子浸在淺水處享受流水輕柔的撫摸。

  岸邊更有不少村夫,悠閒的漫步而行,一片世外桃源的景象。

  楊宗謹卻無暇欣賞風光,他滿腦子盤算的都是如何尋找周殿青的線索,但是在這個信息閉塞的時代,唯一的辦法只有拿著周殿青的肖像圖,四處詢問。

  到了蒼山洱海旁,大理國的都城——羊苴咩城,楊宗謹就和這個商團分開,自己找了一個江邊的客棧、富有濃郁民族風韻的吊腳樓住了下來。

  望著清澈見底的滔滔江水,楊宗謹百感交集。隨便找了個飯店吃了,就開始拿著周殿青的畫像不斷的向村夫和村婦,還有店鋪的老闆們詢問。足足忙活了兩個時辰,卻一無所獲。

  夜色漸深,路上的人也越來越少,整個羊苴咩城變得一片寧靜,只是偶爾會有幾聲狗叫從遠處傳來。沒有月色,暗淡的燈光稀稀落落的從遠處的老房子裡透出來,一陣江邊的寒風吹來,楊宗謹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真是活見鬼,這裡可是大理國的都城,怎麼天一黑就連個鬼影子也看不到!」楊宗謹一邊走著,一邊心裡犯嘀咕。

  忽然,從遠處黑暗的小巷中,就走出一個人來。

  楊宗謹借著宅院門前的燈籠照出的昏暗光線,打量過去。就見一個已經上了年紀的當地老婦,頭上纏著黑布,身穿大襟繡花的天藍色衣服,背著竹簍,手裡拿著一柄泛著寒光的柴刀。

  沉寂的街道上,老婆婆的布鞋緩慢而有節奏的擊打著古老的石板路,一步一步朝楊宗謹站立的方向走來。

  而楊宗謹的心跳,也隨著這腳步聲起伏著。

  「啪」的一聲後,腳步聲嘎然而止,老婆婆躬著腰握著刀,定定的站在了楊宗謹的面前。

  天地之間,仿佛只有她和楊宗謹而已。心也仿佛「砰」一下停止了跳動,眼前老婆婆的臉就好像是乾死的枯木,一雙幽暗的眼睛更是攝人心魄。

  「年輕人,你臉上有一團黑氣,走遠點……走遠點……」老婆婆搖著頭,聲音深沉緩重。

  楊宗謹完全不明白一個素未相識的老人怎麼會和自己說這些話,除非她知道一些內幕事情。

  「老婆婆,難道你知道我要找的人在哪裡?」楊宗謹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懼,拿出畫像指給老婦看。

  「冤冤相報何時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走遠點,走遠點……」老婆婆嘴裡說著一些楊宗謹完全聽不明白的話,抬起腳步,轉身走遠。

  望著老婆婆遠去的背影,楊宗謹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追過去問個清楚,此時心裡卻有一種極其壓抑的感覺,揮之不去。

  只見老婆婆走到一條小巷口的時候,又轉了進去。

  「老婆婆,請慢走!」楊宗謹覺得機會不能輕易放過,打起精神來,決定追上去再問個清楚,可當他跑過去的時候,小巷裡卻是空空蕩蕩,只有陰冷的風拂面而過。

  望著空蕩蕩的巷子,楊宗謹心裡泛起一絲寒意,額頭上滲出一滴滴冷汗。

  「哐當……」「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楊宗謹聽到打更聲,終於醒了過來,趕緊轉身回自己住的地方。

  次日,羊苴咩城沒有陽光,朦朦的霧氣伴著點點細雨,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更顯出一份神秘的氣質。

  就在這時,房間的門被敲響。

  「誰?」楊宗謹緊張的抓著袖箭。

  「在下是小販,賣的是菊花茶。」這是六扇門安插在他國密探的暗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