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一片譁然。

  王敬臣叫道:「這是污衊!」

  楊宗謹一拍驚堂木:「肅靜,這裡是公堂。」接著向高升聚掌柜道:「繼續說下去,不要害怕。」

  高升聚掌柜道:「雨霖姑娘怕被害,到屋子裡拿了衣服就逃了。我當時也是害怕極了,一直都不敢吭聲。」

  「為什麼不說話?」

  「宰相未來的女婿,誰敢惹他。」

  「這些話,你可以保證沒有說謊?」

  「可以。」

  楊宗謹讓他簽字畫押,並讓人帶他下去休息。

  兩份供詞,都指向了王敬臣。

  接著,楊宗謹又審問了捕頭秦安。

  這個秦安和自己前面告訴楊宗謹的話倒是一致,就是話裡面有些結巴,似乎有難言之隱。

  弄得楊宗謹不得不保證,一定保護他的人身安全。

  秦安說出個驚人的秘密:「其實當時王大人打了蔡遜兩下,然後雨霖姑娘就逃走了。再然後就是王大人逃走了,就這些。」

  王敬臣徹底驚呆了。

  楊宗謹依舊不動聲色,心裡卻是驚濤駭浪。

  不用猜都知道,自己是落入了有心人的圈套。

  「來人呀!」楊宗謹命令道,「請秦安下去休息,有事再傳。」

  秦安退下了。

  這下子,王敬臣尷尬了。

  王敬臣有些畏懼的看著楊宗謹,知道自己的命運落入了楊宗謹的身上。如果楊宗謹不能洞察一切,那麼自己的命運就麻煩了。

  楊宗謹一拍驚堂木,質問:「王大人!希望你能解釋一下唐二春之死,以及蔡遜被你打的事情。」

  「不……不是他們說的這樣,他們是誣陷。」王敬臣把自身的經過當眾全部說了出來。

  這些話,和前段時間告訴楊宗謹的話是一模一樣。

  這個時候說出來,懷疑度大打折扣。

  恰在此時,捕頭捧著一件紫色的時服來了。

  楊宗謹把手裡的布條往上一放,居然剛好吻合。

  王敬臣更加說不清楚了。

  楊宗謹見到局面如此,就看向龐太師和王欽若,看他們怎麼說。

  龐太師道:「老夫只是陪審,一切都由你決定。」

  而王欽若依舊不開口。

  楊宗謹眉頭一皺,看向八賢王。

  八賢王道:「這件事情需要細查才行,尤其是那個叫蔡遜的死因必須查清楚。但是你並不是京兆府尹,又是陛下親自關注的大事,還是應該從容應對。」

  「此案將由我把證據全部整理好,呈送御前。」楊宗謹一拍驚堂木,宣布退堂。

  這下好玩了。

  種種證據指向蔡遜,無論是人證還是物證。

  退堂後,楊宗謹跟著八賢王來到了後堂。

  李諮在那裡等候多時。

  楊宗謹把自己在堂上所見所聞都說了,惹得李諮狐疑。

  「這件事確實古怪,需要謹慎應付。」李諮道。

  八賢王卻道:「你們啊還是目光太短淺。」接著道:「從楊宗謹剛才的反應,我就看出來問題很大。你們難道不覺得奇怪,這麼大的事情王欽若居然沒有反應。著說明了什麼?」

  「問題並沒有到想像中的那麼嚴重,他一點都不慌。」楊宗謹猜測道。

  「不。說明王欽若已經有了捨棄王敬臣的覺悟。」

  「啊……」

  「這是事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種種證據對王敬臣不利,王欽若必須有所割捨。」

  「王爺說的對,但是似乎和我們的眼光短淺沒有關係吧。」

  八賢王笑了起來。

  李諮忙讓楊宗謹別亂說話,而楊宗謹趕緊道歉。

  八賢王卻不介意,道:「我說的眼光是指,你必須清楚的明白一件事情。如果王欽若打算捨棄王敬臣,這就意味著他在保護一個更重要的人。你們能品出這裡面的意思嗎?」

  楊宗謹和李諮對視一眼,頓時驚呆了。

  這層關係還真是相當的複雜。

  其實是這樣的,王欽若和王敬臣是翁婿關係,在古代算是至親。那麼王欽若就不會輕易捨棄王敬臣,尤其是在證據還不是十分的時候。

  如果捨棄就說明後面問題更大。

  這是推測。

  第二十五章 終結

  楊宗謹暫時讓王敬臣跟著王欽若回去了,同時連夜寫了一封奏疏上奏朝廷,說明審案的全過程,並請皇帝決斷是否把王敬臣抓起來。

  奏疏很快就送了出去。

  李媗之卻滿腹疑惑,問道:「發生在王敬臣身上的疑點頗多,現在抓起來是不是真的合適?」

  「這不是我想把他抓起來,而是有人想。」楊宗謹笑道。

  「你是指……」

  「那些想把罪責栽贓在王敬臣身上的人,都巴不得王敬臣早點被抓,判刑。」

  「說起來,會不會真的是王敬臣乾的呢?」

  「可能性不大。」

  「怎麼說?」

  「王敬臣倘若是真的殺了蔡遜和唐二春,那麼他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猜不出來。」

  「當然是殺了雨霖姑娘,而不是一直遲遲不動手。」

  「對呀,雨霖姑娘還在呢。」

  雨霖姑娘一直待在望月鎮做著攔路搶劫等不齒的事情,居然一直相安無事,在科場舞弊案前出事,這就有點在時間上說不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