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可能嗎?會不會是王敬臣為了卸責,故意說的那些話。畢竟事事都和他有牽扯,這也太巧了。」

  秋意濃從外面進來,恭敬的說道:「姑爺,京兆尹府來人。說是派往宋揚和張碩老家調查的衙役回來,請你過去一趟。」

  「我知道了。」楊宗謹站起身來,旋即離開自己家。

  楊宗謹到了京兆尹府,在後堂見到了派去宋揚和張碩老家的衙役。

  他們帶來幾條消息,一是兩人家境貧寒,二是兩人曾經是上一屆的落榜舉子,三是他們都曾經在寄往老家的家書,不約而同的提到自己高中的可能。

  李諮聽罷,問楊宗謹道:「賢侄對此有什麼看法?」

  楊宗謹分析道:「這兩個人其實與翠竹苑關係不大,是敵人放出的障眼法。千里目不是大善人,不可能給貧寒的他們提供免費的試題。」

  「有道理。」李諮疑惑道,「那麼又是誰給他們試題呢?」

  「沒錢可以給錢,問題是給錢的人是誰?」

  李諮恍然大悟,原來楊宗謹的意思是直接關係不大。而很有可能是有人給了他們一筆錢,讓他們有足夠的資本買試題。

  這下子就成了一個怪圈,為什麼他們要去翠竹苑買試題?為什麼不到唐二春那裡買試題?還有為什麼千里目允許唐二春從中販賣試題牟利?

  這一件件怪事細品下來,又覺得一切都變的很詭異。

  楊宗謹仔細想了一下,說道:「我能想到的解釋只有一個,就是有兩股勢力在這裡面興風作浪。一個在做事情,另一個就出來攪局。比如死在貢院的那個人。」

  李諮聽了茅塞頓開,佩服的看著楊宗謹:「的確有這個可能性,難道……」又不敢往下想。

  在京城裡最大的兩股勢力無疑是帝黨和後黨,帝黨的代表人物現在是龐太師,而後黨的代表人物就是王欽若。龐太師和王欽若都和以前的丁謂、錢惟演大不相同都屬於手段非常之人,什麼都能做得出來。

  只要對自己派系有利。

  但這裡面又出來一個問題!

  楊宗謹不敢和李諮說,只回去告訴李媗之道:「如果真的是帝黨和後黨鬥爭,為什麼要在天子第一科上下功夫。後黨可以說的過去,而帝黨不是應該儘量讓天子第一科成功嗎?」

  「夫君這件事是建立在對兩黨的猜測上,並沒有真憑實據作為論點的支持。屬於空想,何必自尋煩惱。」

  「我這算是過激反應嗎?」

  「不算,夫君還是被兩黨弄得有點頂不住,思維受到了限制。」

  楊宗謹苦笑不已。

  不得不複雜,但是感覺又不能這樣。

  楊宗謹兩次造訪王敬臣的消息,傳到太師府。

  當僕人告訴龐太師這件事的時候,龐太師卻不以為然。

  龐昱幸災樂禍的笑道:「父親,楊宗謹兩次造訪王敬臣,顯然是盯上了他。這下可有好戲看了,楊宗謹肯定和王欽若干上一架。」

  「有可能嗎?」龐太師反問道。

  「都兩次登門,還沒有可能!」

  「如果是王敬臣真的有問題,楊宗謹就讓他到京兆尹府接受詢問,而不是親自登門拜訪。」

  「父親的意思是……楊宗謹並不認為王敬臣和科場舞弊案有關?」

  「至少關係不是很大。」

  「據我所知,很多線索都指向王敬臣。楊宗謹卻不動手,只說明他是怕了王欽若乃至於他背後的太后。」

  「你錯了。楊宗謹不動手說明他是適合做提刑的人,如果因為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就動手,那就是你了。」

  「父親。」

  「這是實話,你不要急躁。」

  龐昱挨了訓,不言語了,站在那裡琢磨著。

  而龐太師則站了起來,前往皇宮。

  這場事關王朝興衰的大事,龐太師是不能掉以輕心。楊宗謹穩得住,他卻不能讓楊宗謹穩住。他必須以此為切口,給予王欽若一派狠狠的一擊。

  不多時,朝廷聖旨傳下。

  楊宗謹正在書房伏案書寫著每個嫌疑人,然後用一條線把他們連起來。見到傳旨太監,忙起身跪迎。

  郭槐宣旨:「朝廷存續,科舉為要。國家興亡,人才為先。今科場貪污弊案懸而未破,眾論惑焉。朕得知本場監考王敬臣情況特殊,與不少人命有牽扯,著楊宗謹徹查清楚,欽此。」

  「臣楊宗謹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宗謹雙手舉起,從郭槐手裡接過聖旨。

  郭槐小聲道:「官家有旨,命你明日在京兆府詢問王敬臣,八賢王、王欽若、龐太師奉旨聽審。」說罷,抬腿就走。

  楊宗謹拿著沉甸甸的聖旨,一時迷茫。

  這時,楊宗謹聞到一股子香味,聞起來特別的熟悉。

  「別躲了,我都聞到了。」楊宗謹扭頭看向屏風後面。

  趙福霖從那裡走了出來,笑道:「我還以為你沒有發現,想不到這麼快。」

  楊宗謹笑道:「誰讓你抹那麼多的脂粉,我一下子就聞到了。」

  趙福霖嘿嘿一笑,大大方方的來到楊宗謹的跟前看著他。

  第二十四章 審問

  楊宗謹對於處理事務,心裡還是有數的。但是對於朝廷突然下詔,卻心裡一點數都沒有。

  趙福霖的到來,讓楊宗謹突然生出想知道朝廷里發生了什麼情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