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會這樣嗎?」楊宗謹大吃一驚。

  李諮看楊宗謹的確不懂,讓楊宗謹坐下,認真道:「你還年輕,不知道朋黨到底有多可怕。他們可以不問是非,只管利益。」

  「這……多少有所耳聞。」

  「不,你還不了解。當年檀淵之盟,南北派為此吵翻了天。明明遼軍已經兵臨城下,卻還在吵作一團。哪怕是天子親臨,他們也不惜你爭我吵。反對的原因僅僅是你是北人,我是南人。」

  「這麼激烈。」

  「國之大事,到了這個地步仍然吵個不停。你就不難想像的到如果你在案子裡加上這條理由,會打開多大的麻煩。」

  楊宗謹聽了倒吸一口涼氣。

  「好在你天意傍身,沒有觸動到這點。」李諮慶幸道,「如果你當時在公堂上說出這番話,恐怕就不會有現在安寧的日子了。」

  楊宗謹頓時羞慚滿面。

  當時,自己起意就不是為了這件事。

  離開京兆尹府,楊宗謹漫步回自己所住的宅院。

  走到一半,就遇到了王府親衛。

  「楊公子,我家王爺有請。」王府親衛很客氣的說道。

  「在前帶路。」楊宗謹也不敢怠慢,行了禮請他們在前走,自己在後面跟著。

  轉眼到了八賢王府。

  楊宗謹進去,見到八賢王還沒有下跪,就被八賢王示意不用。

  八賢王道:「這裡又沒有外人,不必如此講究。」接著邀楊宗謹到後院賞花。

  兩人面對面的坐下,對著滿園盛開的花朵飲下一杯酒。

  放下酒杯,八賢王道:「我今天找你來是為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講無妨。」楊宗謹道。

  「聽說你去找過李諮,想請他調吏部檔案查王敬臣!」

  「府尹告訴您了。」

  「他怕自己阻止不了你,特意告訴了我。」

  「是我莽撞了。」

  「不,有第一思維是好的。換做任何人都會覺得王敬臣有問題,他的背後王欽若有問題。但是……」

  楊宗謹嘆了口氣,知道八賢王接下來要說什麼。

  「不可以隨便懷疑朝廷大員,這是第一要義。」八賢王道,「這可不比你在廬州的時候,懷疑誰就查誰。在朝廷很容易引起巨大的麻煩,阻礙辦案的進度。」

  楊宗謹抱拳道:「下官已經了解,不會像這次莽撞。」

  八賢王微微一笑,親自為楊宗謹斟酒。

  楊宗謹感謝。

  「再說一件事,聽說滄瀾劍派即將派人到汴梁。」八賢王道。

  「是有這麼件事。」楊宗謹隨口答道。

  「立刻阻止他們前來。」

  「為什麼?」

  「這是朝廷的命案,不是江湖的斗殺。如果有人違了朝廷的法度,自然有朝廷處理這件事。如果江湖插手,必然引起仇殺等情況。上次的『狸貓換太子案』就是出現了這個情況,導致案件一拖再拖。」

  「可是……如果本質上是一場江湖仇殺呢?」

  「朝廷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給滄瀾劍派一個交代,然後配合滄瀾劍派處理此事。」

  楊宗謹不得不佩服八賢王的確目光長遠。

  其實這也是八賢王提醒楊宗謹,不要一遇到問題就想太多,只根據實在的證據進行推論。如果過多的思考其他的事情,反而會錯過太多。

  論推案,楊宗謹是專業的。

  其他的事情,八賢王甩他一條街。

  喝酒到傍晚時分,楊宗謹從八賢王府出來,在王府親衛的護衛下出來。

  信步來到了高升聚旁的翠月湖,看著月光倒影在湖水裡,甚是好看。免不了駐足一下,欣賞一下美景。

  忽然,看到一道黑影從湖底浮了上來。

  「公子退後!」王府親衛立即上前,把楊宗謹護在身後。

  卻見那道黑影飄飄蕩蕩的飄到湖水的邊緣,大著膽子走近一看竟然是失蹤已久的唐二春。

  「怎麼是他!」楊宗謹在意料之內,又出乎情理之外。

  雖然一直覺得唐二春是死了,楊宗謹還是希望他能夠像當年李興一樣活著,接受一切的審判,走得明明白白。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唐二春屍身的出現化為泡影。

  經過認真屍檢認定,第一是唐二春的屍身在水中至少泡了三天,被發現是因為綁在他身上的繩子鬆了,本來用做下沉的石頭就這樣沉到了湖底。

  身上,尤其是腰部有明顯的被勒過的痕跡。

  再者就是中毒而死,但是具體是什麼毒還要再驗。

  楊宗謹突然有點懷念神醫雨桑,如果他不是個大壞蛋,一定能幫他查明毒藥的來源等信息。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唐二春的手裡有塊布條,看質量似乎不是普通人家身上撕下來的。

  第二十章 打臉

  明亮的燭光下,楊宗謹手裡拿著那塊從已身故的唐二春手裡拿過來的布條,仔細的觀察。

  李媗之和董秋荻進來,看楊宗謹這樣認真也不敢出聲打擾他。

  但楊宗謹卻聽到她們進來,說道:「不用怕打擾我。」抬起頭來看他們。

  董秋荻道:「夫君一直盯著布條看,是有什麼想法嗎?」

  「這可不是一般的布條,乃是織錦。」

  「織錦?」

  看董秋荻不懂,李媗之道:「夫君的意思是織錦大多是朝廷給官員發放的時服用的材料,用紋樣來區別官員的品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