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龐太師豈肯屈服:「本太師雖然不知道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但知道唯皇命是尊。本太師手裡有官家御賜的尚方寶劍,見之如見君面。」直接命自己手下亮出了尚方寶劍。

  楊宗謹和李媗之及闔府上下都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聖躬安康,諸位平身。」龐太師朝著右上方抱拳虛拜。

  這時,八賢王出現在前廳的門口。

  八賢王不能不出場,因為不出來就是藐視皇上。

  但他可不是輕易屈從之輩,直接命自己手下拿出了打王鞭:「本王有先帝御賜的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佞臣,科不需要跪拜。」

  龐太師逼八賢王現身的目的即已達到,立刻笑道:「這是自然。」然後自然的走到八賢王跟前,兩人站在台階上,比其他人都高出一截。

  簡單的對峙轉換,兩方就各讓出一步。成功達成都能接受的和解,真是厲害。

  兩人進屋,依舊是平起平坐。

  楊宗謹和李媗之一同進屋,還有隨後跟著進來的趙福霖和董秋荻。

  記得董秋荻剛才和他站在一起,卻跟著趙福霖一起進來。

  讓楊宗謹一下子明白,趙福霖的話都是董秋荻教的。

  八賢王瞅見趙福霖:「女兒,為父在此,為何不前來跪拜。」

  「來了。」趙福霖到了八賢王面前,規規矩矩的行跪拜禮。

  八賢王卻不看著趙福霖,而是看著龐太師。

  楊宗謹起初不解其意,猛然想起龐太師前面說過的「先國而後家」,立馬明白八賢王的意思。趙福霖雖然是郡主,但她是先帝之女,又是太后的親生女兒。如果膽敢不敬,後果自負。

  龐太師早就品出味來,面色變得很難看。尚方寶劍在這個時候可不能用,因為尚方寶劍代表的是皇權,而趙福霖代表的是後權。

  想到這裡,龐太師起身向趙福霖躬身行禮:「臣龐吉見過郡主千歲。」

  「平身。」趙福霖道。

  龐太師又坐回位子上。

  楊宗謹怕引起雙方更大的衝突,帶著李媗之等府上奴僕也向趙福霖躬身行禮,算是給龐太師一個台階下。

  龐太師見了,果然心裡好受多了。

  八賢王也不介意楊宗謹及時的調和,微笑的看完他們行禮。

  楊宗謹心裡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一切可能的話,有兩大巨頭在此,是不是可以拿到授權,讓他真正意義上徹查豐樂堰決堤之謎。

  第三十三章 逼迫

  八賢王和龐太師坐北朝南,隔著一張四方桌平起平坐。

  在他們的身後,站著拿著尚方寶劍和打王鞭的近侍。

  楊宗謹和李媗之一干人等都敬陪末座,大氣都不敢喘。

  龐太師道:「老夫奉官家聖旨來廬州徹查接連發生的大案,不知王爺來廬州又是奉了誰的命。」

  「自然是……」八賢王笑了笑,話鋒一轉:「這裡是大宋境內,本王想去哪裡就去那裡,不受限制。」

  「這是自然。」龐太師反應很快,立馬給八賢王挖好了坑:「既然王爺是來遊山玩水的,那就不應該插手地方事務。」

  八賢王道:「這是自然。」接著又道:「萬一有人貪贓枉法,勾結敗類。龐太師你說,本王到底管還是不管呢?」一雙明亮的眼睛盯著龐太師,雖然話語不顯得氣勢凌人,其實是咄咄逼人。

  「這……」龐太師道,「這就不是老夫能夠說得上話的地方。」

  短短几句話,兩人已經交鋒數個來回。

  最後,龐太師雖然看上去露怯,其實這是一句很會打太極的話。

  普天之下,還真就沒有龐太師說不上話的地方。強橫如太后,其實也要對他禮讓三分。

  龐太師不甘示弱,向楊宗謹道:「你還記得我今天上午和你說的話嗎?」

  「記得!」楊宗謹恭敬的回道。

  「那就好,你要認真對待。」龐太師說了句模稜兩可的話。

  楊宗謹應了一聲「是」,又退回一邊。

  八賢王冷笑一聲,只當沒聽見。

  龐太師當著他的面,挑撥離間一點都不高明。如果不是兩人在來的路上已經通過氣,或許會認為他們私底下達成了交易,現在……

  除了冷笑,不用再說其他。

  龐太師聽到這聲冷笑,意識到自己走了一招臭棋。以八賢王和李迪的關係,再就是他們在汴梁城時結下的友誼。有理由相信,他們之間早就通過氣。

  自己再這樣說,不僅沒起到效果,反而是自曝其短。

  龐太師不由得感到氣餒,只是表面上不動聲色。

  然而楊宗謹抓住這點,向八賢王抱拳道:「太師,曾經命下官務必徹查豐樂堰決堤案,以及南加倉縱火一案,將幕後一干人等一個不漏的抓出來。」

  「是這樣嗎?」八賢王立馬明白楊宗謹想要幹嘛,藉機逼著龐太師拿出態度。

  這隻老狐狸第一次感覺棘手,猶豫了一下道:「老夫的確是這樣說過。」

  不等他繼續說下去,八賢王就「喔」了一聲道:「那就好。本王還正在擔心廬州之地得不到太平,有龐太師這句話,本王就安心了。」

  「這……」龐太師眼中閃過一絲慌亂。

  八賢王視而不見,又向楊宗謹交代道:「龐太師可是留下話了,楊宗謹你要好好的徹查此案,把那些躲在幕後的魑魅魍魎都給本王揪出來,曬一曬太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