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宗謹翻身下馬,把馬交給等候多時的下人們。自己則拎著禮物來到大門口,交給了守門的下人。在下人的唱喏聲中,闊步入內。

  潘中嶽早就聽到楊宗謹來的消息,特地前來相迎。

  「哎呀,想不到先生能夠光臨鄙人府邸,令鄙人蓬蓽生輝啊。」潘中嶽話里話外陪著小心。

  他並非懼怕楊宗謹,而是怕楊宗謹的岳父李迪。眾所周知李迪是宰相,門生故吏不少在朝中,這種人的女婿可得罪不起。

  楊宗謹看了眼潘中嶽,這位提舉常平司(簡稱:倉司)的樣貌,活脫脫就是一個肥頭大耳的「活佛」,只是人家活佛是濟世為懷,他是什麼成分,想必不用多說。

  「大人客氣,草民一介布衣能得到大人如此抬舉,令草民受寵若驚。」楊宗謹也很客氣,至少在沒翻臉前。

  潘中嶽忙請楊宗謹裡面坐,還親自在前面帶著。

  楊宗謹不好拒絕,只好跟著進了大堂。看到不少的官員,卻一個都不認識。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認識楊宗謹。

  於是乎,一個個站起身來都向楊宗謹拱手致意,並且介紹自己。

  楊宗謹點頭哈腰好一陣,算是應付過去。

  這時,只聽門童喊道:「漕運轉運使錢惟濟,錢大人到~」

  眾人一聽,都跟著潘中嶽一起出去迎接這位隻手遮天的錢大人。

  就在浩浩蕩蕩的人群中,楊宗謹卻意外的發現有一個年輕人並沒有隨大流。而是站在角落裡,眼神里滿是怨恨之色。

  楊宗謹心頭一緊,這種眼神充滿了誓死的決然,給人感覺非常不好。但對方還沒有下一步動作前,自己不好先動手。出於好奇,楊宗謹向他走了過去。

  年輕人顯然沒有料到楊宗謹直接奔著他來了,便問道:「你有事嗎?」

  楊宗謹反問道:「足下何人?」

  年輕人從容應對道:「在下姓公孫,單名一個略字。家父是廬州府里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官,不過有幸來看一眼罷了。」

  「哦?」楊宗謹有些不相信,故意試探道:「我廬州有一位知州,好像也姓公孫已被流放到雷州,不知足下和他熟不熟?」

  「不熟!」年輕人急忙撇清關係,似乎是怕楊宗謹繼續問下去,信步離開。

  楊宗謹心道:「這個年輕人居然反應這麼激烈,一定和公孫演有一定的關係。公孫略?聽著好像不對。略……策略……公孫策!」

  公孫策,包拯的幕僚。在七俠五義的記錄中,他是一個屢試不第的書生,同時也是一個文採過人,醫卜星象無一不精的奇人。

  楊宗謹在廬州這段時間不是沒想過去找包拯,又擔心自己因為隨意改變歷史進程而導致受到懲罰。出於對歷史的敬畏之心,楊宗謹沒有去找包拯。

  但沒想到包拯沒去找,公孫策卻主動送上門來。

  楊宗謹暗叫不好,公孫策肯定是來者不善。於是急忙出去,正好瞧見公孫策在向錢惟濟靠攏。他的右手縮在袖子裡,做出握住物品狀。

  「糟了,他要行刺錢惟濟。」楊宗謹心裡頓時著急,一個疾步上前伸手拉住公孫策的右手,抓住他的手腕。

  此時,公孫策距離錢惟濟只有短短的五步遠。

  公孫策顯然沒想到楊宗謹會出來攪局,驚訝的看向他。

  楊宗謹低聲道:「你隨我來。」拉著公孫策就到一邊站著。

  還沒開口,就聽到錢惟濟大聲道:「楊先生何在?」

  楊宗謹聽到錢惟濟叫自己,不好不出去,便對怒氣沖沖的公孫策道:「公孫策你聽我一句勸,這個時候出手你不僅不能成功,還會小命不保。」

  公孫策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姓名是如何泄露出去。

  來不及理會他,楊宗謹穿過人群來到錢惟濟面前。

  「錢大人好久不見!」楊宗謹恭維道。

  「先生也是許久不見面,本官還沒有感謝你查出豐樂縣令的舉動。」錢惟濟笑道。

  「這點小事不足掛齒,全是大人的功勞,草民的苦勞。」楊宗謹繼續表現得很恭敬的樣子。

  錢惟濟聽了大笑,拉著楊宗謹的手往廳堂里走。

  楊宗謹被他拉著走的同時,偷偷的瞄了幾眼和公孫策分開的位置,卻不見公孫策的蹤影。

  「或許他見沒有機會,就溜走了吧。」楊宗謹心裡這樣想,開始後悔沒讓夫人李媗之跟過來。

  起碼有一個人能幫他分擔一下事情,保護並監視公孫策。

  隨著錢惟濟的到來,廳堂里逐漸安靜下來。眾人根據自身品級高低圍桌坐下,絲毫不會亂。楊宗謹本來是想去邊緣的座位坐下,就算完事。

  錢惟濟卻堅持讓楊宗謹待在他所在的桌子,又因為潘中嶽的執意留下,楊宗謹不得已坐在錢惟濟的身邊。

  一個瘦瘦的青年進來,在潘中嶽耳邊嘀咕了幾句。只見潘中嶽面色微變,立刻給那個青年耳語了幾句,青年出去了。

  楊宗謹看在眼裡,心裡在猜想是幹嘛。

  第十四章 南俠

  有道是:人類悲喜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可憐。

  更直白點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楊宗謹看著歡飲的眾官,心裡縱然有許多不爽,還是得強忍下來。

  酒過三巡,潘中嶽站起身來一個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