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聞老黃還在心心念念盜墓背屍的事情,我忍不住嘆了口氣:「都什麼時候了,你怎麼還……」話說一半,就看到前邊的李九福突然放慢了腳步,舉著手電望向前方出聲提醒:「都小心點,前面好像有東西,而且看模樣,個頭還不小!……」

  一聽這話,所有人幾乎都是下意識將武器拿在了手上,黑暗中接連響起了幾聲槍枝上膛的脆響。我轉頭看了看身後的小淘氣,它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反應,嘴上草爪子的麻藥勁還沒有完全過去,正在不停的用舌頭舔著鼻子,眼神當中沒有緊張也沒有恐懼。

  放慢前進速度小心翼翼的往前移動,就看到強光手電的光圈匯聚在一個深褐色的物體身上,正如李九福所說的那樣,那東西的體積非常巨大,高度至少在七八米甚至十幾米以上,左右兩側更是看不到盡頭,它似乎正在沉睡,被手電光芒照射著一動不動的匍匐在原地。

  我內心緊張到了極點,握著衝鋒鎗的雙手都開始往外冒汗,盯著前方的同時用餘光不斷打量四周,思索著一會萬一真的出現什麼意外,應該如何應對。

  如此精神緊繃著往前走了十幾米,前方那個物體逐漸清晰起來,李九福眯著眼睛看了半天,隨即慢慢放下了手裡的衝鋒鎗:「我擦,我他媽還以為是個什麼遠古活物,原來就是一堵破牆,讓李九爺白白出了那麼多冷汗,浪費水分……」

  又往前走了幾米,我也看得清楚,那所謂的『龐然大物』果然不是什麼活物,而是一堵高聳寬大的古代牆壁。牆壁使用某種極其巨大的磚塊堆積而成,垂直高度差不多有六七米,外表靠近地面的地方受潮生長了許多黑色苔蘚,上方則乾涸龜裂,牆壁往左右延伸而去,強光手電照射過去均都望不到盡頭。

  在這種海外孤島的山體內部竟然會出現人為建築的痕跡,這是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後面的老黃和老哈更是差點沒把眼珠子給直接瞪出來,快走幾步去到牆壁近前,仔仔細細的研究了片刻激動的說道:「是山斗!果然是山斗!祖師爺保佑,哈哈哈,祖師爺保佑吶!……」

  在這方面我們算是外行人,所以也理解不了他們的喜悅。李九福跟我一樣滿目震驚,看著面前的石牆連連咋舌:「我擦,這地方還真他媽有貨!?這古人也有點太牛逼了吧……」

  方珣也出聲詢問:「山斗是誰什麼東西,是古墓嗎?」

  老哈將圓儀拿了出來,觀測著上面的數據沿著牆壁往側邊繞行。老哈點點頭,一邊招呼我們跟上一邊解釋道:「嚴格意義上來說算是古墓的一種,不過規模和體系要比普通古墓大了許多。通常情況下,在土夫子和土鬼子行話中將『墓』稱之為『斗』。

  世間萬墓籠統的分為三種,分別是土斗、海斗和山斗。土斗是最常見的,也就是坐落在地底下的古墓。而海斗顧名思義,就是建造在海底的古墓。這一類基本上沒有即時建造出來的,古人也沒有那麼高超的技術,大部分都是以土斗為根基建造,後來海平面上升將其淹沒,這才演變成了海斗。

  而山斗則是人工將山體掏空,或者採用山體內部天然形成的洞穴以及岩洞來建造的古墓。這種古墓的規模及其龐大,而且建造風格也不同於普通古墓。普通古墓大體結構基本由主墓道、主墓室、兩側耳室,以及藏寶室等多個小結構組建而成。而山斗內部的古墓,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不是墓室,而是按照墓主人生前居住之所一比一建造出來的靈居!

  這種靈居根據墓主人身份的不一樣,規模也各有不同,王侯將相大小不一,王爺將軍更是系統龐大,有時候甚至堪比一座小小的城池!」

  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祖宗的規矩

  聽完了老哈的介紹,我們仿佛都已經感受到了這座山斗的氣勢磅礴,忍不住抬起腦袋多看了幾眼。無奈四周光線不夠明亮,再加上牆壁也太過高大,所以除了面前巨大的磚塊之外其餘什麼東西都看不到,只能順著牆體一側繞行,尋找進入內部的城門入口。

  老黃老哈在這方面很有經驗,這也算是觸及到了他們專業所學,兩人一前一後配合的極其默契。老哈拿著圓儀緊盯上面來回擺動的指針,老黃則跟在旁邊嘴裡念念叨叨說著一些土鬼子祖師爺流傳下來的口訣經法。

  幾個人沿著牆壁一路往左走了大概二十多米,一段高階出現在腳下,老哈也隨之停了下來,將手中火把高高舉起,借著火把昏黃的光亮,就看到台階一共有九段,九段高階之上便是一扇黑色的古代大門,門口兩側還立有石頭雕塑,距離太遠看不清楚,但隱約能瞧見其形態似乎是不是最常見的石獅子,而是其他某種生物。

  找到入口,老黃臉上大喜,激動的整個人走路都一跳一跳的,催促著我們趕緊跟上,自己搶先一步就衝上了高階。

  老哈雖然平時沉默寡言,但性格其實要比老黃細心了許多,做事情也極為細膩。沒走幾步就伸手拉住老黃,沉聲提醒:「別太得意,這麼大的山斗肯定不會太平,小心四周有什麼機關毒蟲,一旦中招,後果嚴重!」

  老黃點點頭,放慢腳步走到近前,先是看了看腳下地磚,隨即走到門口兩側石雕檢查一番,確定沒問題之後這才去到了正門門口,安安靜靜的站在門前舉起火把,不動不碰,就只是默默的盯著看。

  我們也踩著他的腳印跟到近前,舉著強光手電仔細一瞧,發現那是一扇內扣式的古代大門,門上黃邊黑漆,虎口圓環,上嵌封條,下殮三釘,整體長寬至少在五米左右。倘若將兩扇大門完全敞開,我們五個人並排走進去都富富有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