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九福應聲道:「咱們大老遠的跑到蛇島上來抓蟒蛇,聽起來也是不現實的事情,這不還是做到了。很多時候,不止是隨身攜帶的東西能派上用場,臨時製作的物品也非常好用。魏老闆,借你兩個人手用一用,你在旁邊等好消息就成!」

  魏東山了解我們的本事,知道李九福在這種時刻不會隨意扯皮開玩笑,看著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臉上也逐漸露出了笑容,直接指揮著自己那四個手下以及一號僱傭兵全都過來輔助李九福,一切聽從他的安排。

  開始辦正事了,李九福也嚴肅起來,先是用筆和紙畫了張簡單的製作圖紙。他的計劃很簡單,既然是『巨型魚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另外還得足夠結實,只有這樣才能順利把巨型蟒蛇給釣上來。

  魚竿的部分李九福打算用樹幹來替代,從漫山遍野的楓樹林當中選取一顆合適的楓樹,伐下來簡單處理當做魚竿,而魚線的部分則使用我們搭建帳篷時候所用的尼龍絲繩,這種尼龍絲繩的拉伸強度極高,兩根並在一起就就連七八噸重的鏟車都能拉的動,蟒蛇更是不在話下。

  末端的魚鉤是最需要下功夫的部分,因為魚鉤需要牢牢的卡在蟒蛇的口中才能將其拉扯出來,如果魚鉤卡不住,那麼其他的地方就算再怎麼結實也無濟於事。

  從整個營地里轉了一大圈,李九福沒有找到什麼可以替代魚鉤的理想物品,坐在上悶頭琢磨了半天,最後從營地里翻了兩把工兵剷出來。他將兩把工兵鏟呈十字形互相交匯,中間砸出一個可以相互扣緊的凹槽,再利用鐵絲固定收緊。

  半個小時不到,一個簡易的可伸縮『魚鉤』就製作完成了。雖然兩把工兵鏟合併以後的形狀看起來十分怪異,不過李九福設計的卻十分精妙,魚鉤的初始狀態是完全閉合的,剷頭和鏟把全部緊挨在一起,當蟒蛇將其吞入有外力進行拉扯的時候,兩個剷頭和兩個鏟把會如同雨傘一樣瞬間撐開,呈十字形卡在蟒蛇的喉嚨或者嘴巴里。

  蛇類的口腔和魚類不同,魚類上下顎開合的程度是固定的,而且裡面有一定的內腔空間,魚鉤只要平著進去,被魚線拉扯著豎過來就能死死的卡住魚口。而蛇類能把口腔張開到極限,尤其蟒蛇,為了更好的吞咽食物,必要的時候它們可以自行使鄂骨脫臼,把上下顎張開到接近一百八十度的超極限程度。

  正因為如此,想要卡住蛇口基本上不太可能,只能從蟒蛇的喉嚨或者身體內部來尋找突破口。按照之前顯示器畫面上那條巨蛇的影響來判斷,這條巨型蟒蛇的身體直徑大約在八十到一百五十厘米之間,長度很可能有十幾米甚至幾十米。

  而工兵鏟魚鉤完全展開以後直徑寬度幾乎達到了兩米,除去蛇皮的膨脹因素不說,只要蟒蛇能將其完全吞下,理論上來說應該有很大概率可以直接卡在蟒蛇的喉嚨位置。

  不管能否成功,至少這是目前想出來第一種可行的方案,與其坐在營地里悶頭髮呆,不如行動起來嘗試一下,萬一真的有效果,那就皆大歡喜了。

  制定好了大概的方案和行動思路,李九福立刻給其他人指派了任務,讓魏東山的四個手下將尼龍絲繩四根並成一根編織起來,最大程度的保證其牢固性。同時讓一號僱傭兵想想辦法,看能不能在附近的山野當中弄點小型動物充當誘餌。蛇島上雖然幾乎沒有什麼哺乳類動物,但四周存在著不少鳥類,實在不行,能把天上飛的海鳥打下來幾隻也成。

  魚竿起到決定成敗的作用,因為在李九福的構思當中,他想搭建一個臨時的小框架,將魚竿立在上面,等到巨型蟒蛇上了勾,再利用槓桿原理將其從湖水中拖出來。整個框架需要的材料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所以他必須得親自去進行挑選。

  分工過後,大家以臨時營地為中心向四周散開,李九福方珣我們三人去附近的山坡上尋找合適的樹幹,老黃老哈以及魏東山那四個小弟也跟在後面幫忙,一號僱傭兵則帶著兩個人去高一些的山披上尋找誘餌。

  楓樹林的面積很大,但是因為山脈坡度問題,所以大部分楓樹樹幹生長的都不是非常規則,距離李九福腦海中的理想狀態都偏差了許多。往西南方向走了很遠,在一塊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方終於有三顆『正直』的楓樹出現在眼前。

  這三顆楓樹的長短粗細以及形態都非常適合用來製作框架,於是李九福讓老黃老哈和四個小弟留下來,專門負責將這三顆楓樹伐斷,我們三個則繼續往前走一走,找一顆更高更長的樹幹來充當魚竿。

  楓樹林幾乎沒有其他植物,無論抬頭還是低頭,入目之景均是一片黃橙,四周除了楓葉還是楓葉。往前走了沒有多久,方珣停在了一顆楓樹旁邊,盯著樹根位置的一簇植物滿眼好奇:「這是什麼東西,蘑菇?」

  我和李九福走到近前,只見在她面前樹根和土地相連接的位置,厚厚的楓葉堆中長出了一簇棕黑色的菌類植物。那植物表面看起來毛茸茸的,聞起來還帶著一股淡淡的花香,之前我們所嗅到的香味就是源自於它。

  李九福論其手中的工兵鏟插進泥土當中,輕輕一撬將其連根帶起,左右看了看出聲說道:「看樣子應該是某種蘑菇,這座島上八成的東西都帶著劇毒,這蘑菇肯定也好不到哪去。看看就行了,別亂碰也別亂摸,免得出現什麼意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