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對。」我再次搖頭否定道,「她是蒙古西海貝勒色卜騰札爾的女兒。況且,當初也不是年羹堯搶占烏雲琪琪格,而是那位蒙古貝勒非要嫁女。這件事兒,我說的沒錯吧?」

  第413章 雍正秘史3

  我這樣說並非沒有依據。

  年羹堯一開始並沒有打算納烏雲琪琪格為妾,反倒是那位蒙古貝勒不斷鼓動年羹堯,最後年羹堯上書雍正,得到雍正首肯,才正式納妾。

  讓我沒有想到的是,生無悔竟然點頭道:「這次,你說對了,藏在年羹堯身邊的人恰恰就是烏雲琪琪格。烏雲琪琪格最後也不知所蹤。」

  「根據血滴子後來的調查,烏雲琪琪格嫁給年羹堯之後,性情大變,開始不斷鼓動年羹堯,甚至幾次透露出想讓年羹堯謀反的意思。」

  「年羹堯最終並沒有走向那一步,這才是雍正爺幾次饒過年羹堯,總是對他貶而不殺的原因。」

  生無悔嘆息道:「如果不是因為年妃身亡,雍正爺也不會殺年羹堯啊!」

  生無悔不等我再問就解釋道:「年羹堯獲刑之前,年妃曾經密會年羹堯,想讓他迷途知返,可是年妃回宮之後就忽然病重,不治駕薨。」

  「雍正爺就是在那之後處置了年羹堯,可是烏雲琪琪格卻不知所蹤。年羹堯直到被賜死也沒說出烏雲琪琪格的下落,雍正爺對此惱怒異常,最終賜死了年羹堯。」

  我聽到這時,才微微點頭道:「那泰陵又是怎麼回事兒?」

  生無悔道:「雍正爺對那些女人深惡痛絕,同時她們也念念不忘找雍正爺報仇。後來的呂四娘就是她們的人。」

  「雍正爺從秘建泰陵開始就利用血滴子傳出消息,他生,要跟對方一決勝負;他死,也要在泰陵與她們了結恩怨。」

  「雍正爺駕崩之後,就留下了我們這支血滴子看守泰陵,等待對方的到來。」

  生無悔喟然嘆息道:「我們生家這一等就二百多年啊!」

  我沉聲道:「呂四娘刺殺雍正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呂四娘確實刺殺過雍正爺,但是並沒有成功。」生無悔道,「那次宮中選秀,是雍正爺故意安排的,她又怎麼會被呂四娘刺殺?呂四娘確有行刺之舉,但是並沒有成功,最後死在了我們的刀下。」

  生無悔道:「雍正爺早就預料到了自己的死亡,丹藥並不足以維持他的生命。但是雍正爺也無懼死亡,他知道,自己不死,大清和那些人的恩怨就永遠無法完結。所以他選擇了在地宮與對方交手,死者與生者之間的交手。」

  生無悔站起身道:「雍正爺生前給我們留下了兩條密令。」

  「第一,必須把泰陵修成十八層地獄的模樣。在雍正爺眼裡,那些人都應該下十八層地獄。」

  「第二,就是用盡一切辦法讓那些人自相殘殺,讓他們也嘗嘗手足相殘的滋味。」

  我這才明白過來生無悔他們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地放著機關不用,非要引誘我們自相殘殺,原來病根兒是在雍正身上。

  我看向生無悔道:「你守護地宮這些年裡,都有誰進來過?」

  「只有你們。」生無悔道,「對方並沒上當。你們是第一批進入地宮的人。」

  生無悔沉聲道:「本來我應該把你們放出去,繼續等著對手的到來。可是,我不想等了。血滴子等了他們二百多年,已經等待了太長時間,再等下去,不用對方來攻打泰陵,我們自己就會消失在陵墓當中。」

  我看向生無悔,後者苦笑道:「聽起來很奇怪對嗎?事實就是如此。當年我們血滴子一共有三百人守護泰陵;而今加上我們兄弟,滿打滿算也就剩下了三十人。」

  「生家的後人對皇權已經不再敬畏,感念皇家恩德的人也越來越少。哪怕我們像是先祖對我一樣,從小就給他們灌輸皇權的思想,十人當中能有一人被我們所用就是天大的僥倖。」

  生無悔倒背雙手道:「我這次冒險告知你真相,就是想要趁著我們這些人還能動,趕緊完成雍正爺留下的使命,也儘快結束生家的磨難。」

  生無悔沒有說錯,這種事情無論對誰都是一種磨難。

  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家族,想要死守一個任務數百年不變,必須要有近乎狂熱的忠誠或者信仰。現在皇權已廢,就算當年雍正對生家有過天大的恩惠,也沒有人會記得幾百年前的恩情了。

  生家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生無悔的決定是對的。

  我思忖了一下才說道:「雍正做出這樣的安排之後,王戰去哪兒了?」

  「出海了。」生無悔道,「當年,雍正爺不知道和王戰做了什麼約定,王戰帶著一營人馬出發去了蓬萊,從那之後就了無音訊了。」

  我瞳孔猛然一縮。原來當初上了丹島的王戰,不是被人追殺,而是帶兵登島。

  可是,島上的種種跡象,卻表明當年的王戰是受到了清兵的追殺。王戰出海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裡面的事情恐怕沒有那麼簡單!

  我看向生無悔道:「你們守墓這些年,難道就沒有什麼發現嗎?」

  「沒有。」生無悔搖頭道,「我們只知道鎮守地宮,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要不是我從你那裡聽說了千古紅顏,還不會想到那些女人可能跟千古紅顏有所聯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