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我們進來的入口上方還有一座大型的岩洞,岩洞正中間擺放著一座圓形的青石祭壇,再往遠處看去,就是被碎石泥沙封閉的甬道。

  董小唯繞著岩洞轉了半圈才說道:「王歡,你能看出這是什麼地方嗎?」

  我轉頭看向山洞四周的壁畫道:「要是我沒弄錯,這裡應該是撫仙湖部落處置人犯的刑場。原先應該有兩條入口可以進出水神洞穴,上面那道入口卻因為地質變遷的原因被封閉掉了。」

  董小唯問道:「你還看出什麼了?」

  我繼續說道:「這裡面沒有任何文字,只有壁畫,所以我只能推測。如果我沒看錯的話,我們以前一直弄錯了一個問題。」

  我組織了一下語言才繼續說道:「在古老的撫仙湖部落當中,最重的刑罰不是死刑,而是將犯人化成水神。當然,那個時候,他們或許不叫水神,而是被安上了某種低賤的稱呼,因為他們只是奴隸,或者是鬼面鮫魚的食物罷了。」

  「這些水神終生只能生活在這座洞穴里,靠著捕食附近的青蛙、湖魚、毒蛇和猴子為生。」我指向了其中一幅壁畫道,「這幅畫就是水神進食的場面。而且,你們看,每一種水神都是在吃跟他們外形對應的東西。所以,我們一直以來看見的水神都是以魚形最多,青蛙其次,蛇形再次,最少的就是猴子。」

  我又繼續指向了下一幅畫:「這幅畫裡講述的大概是巫師給水神留下了某種希望,那就是他們可以通過祈求神明寬恕得到救贖,也就是我們看見水神祭拜大門的過程。」

  「事實上,後面的結果跟我們在孤山密窟中分析的差不多。水神就算離開了洞穴,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救贖,反而會成為部落製造巫族戰士的工具。」

  我轉身看向青石台道:「這裡就是部落巫師製造水神的地方。水神成形之後,大概也可以繁衍生息,只不過概率非常的低;相反,人被水神咬中之後發生變異的可能性更大。這大概就是水神能夠一直存活到現在的原因。」

  董小唯沉吟道:「你的說法有些道理。可是孤山密窟中所發生的一切,為什麼讓我覺得矛盾重重?」

  「這不奇怪。」我解釋道,「製造巫族戰士的方法是部落巫師的不傳之秘,就算楚人打下了部落,找到了鮫王宮,也未必能破解部落巫師的秘密。」

  「如果我們沒有猜錯的話,古滇國的巫師曾經嘗試過將楚國巫術與撫仙湖部落的秘法合二為一。這個結合點就在那條巨蟒的身上。」

  「巫族戰士的原身經過了成形水神的餵養之後,才能被送進孤山密窟進一步改造。最後一步就是製造巫族戰士的關鍵。楚人想要造出能夠控制的戰士,就必須改變最後一步。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一種似是而非的巫族祭壇。」

  我說到這裡時停頓了一下:「我估計,楚人並沒成功,否則的話,他們應該是把原先的巫族戰士全都毀滅。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楚人最後只是摸索到了用黃金面具和巫族秘藥配合控制戰士的秘法,而且這種秘法並不一定會成功。」

  我話鋒一轉道:「這樣一來,撫仙湖部落製造的巫族戰士就成了一種雞肋的存在,食之無肉,棄之有味。滇王也就乾脆把鮫王宮改成了避難的場所。因為他們不知道秦人會不會殺進滇地,更不知道楚人會不會在穩住了陣腳之後再來算帳。有百十名巫族戰士把守的鮫王宮,至少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

  「後來的事情,當然沒有他們想的那麼悲觀,秦人對滇地不感興趣,楚人也沒有興師問罪,古滇國反倒在滇地站穩了腳跟。古滇國自然也就放棄並不適合作為國都的撫仙湖,將都城遷往他處。」

  「那時候,他們可能並沒徹底放棄培育巫族戰士的計劃,而是留下巫師在撫仙湖古城當中繼續摸索巫族秘法。」

  「陳明玉所說的那座神廟,大概就是當時巫師留下的東西。楚國巫師故意弄出青銅樹來,一是為治理撫仙湖部落,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就是想引出部落巫師的後人。要知道,春秋之前,巫師和神明才是部落的象徵,如果撫仙湖部落巫師還有後人或者傳人在世的話,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象徵部落的青銅樹落在別人手裡,只要有人出現,楚人不難揭開巫族戰士的真正秘密。」

  我再次停頓之後才說道:「這裡沒有關於撫仙湖古城沉沒的記載,但是,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地質變遷才造成古城完全沉沒,否則,古城中的建築不會保持得如此完好。」

  「如果說,古城不是在一夕之間沉入湖底的話,城中居民應該可以從容撤離,古滇國其他的地方至少也應該有關於古城的記載。所以,我覺得古城沉沒的原因應該還在鬼面鮫或者水神的身上。」

  「我們放開古城沉沒的原因不談,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古城沉沒之後,才徹底斷絕了滇國製造巫族戰士的想法,這段秘辛也就隨著古城徹底消失了。」

  「但是,將巫師奉若神明卻又不敢進入孤山密窟的水神卻一直在堅守著自己的使命,或者說是守護著自己的命運,在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之後仍舊留在撫仙湖裡,準備去完成他們最後的宿命。我們也算是在誤打誤撞之下經歷了其中一部分巫族戰士製造的過程。」

  我說到這裡才停下來看向了董小唯。後者一直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點頭道:「你說的未必全對,但也應該非常接近當時的情況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