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時錦指尖蜷了下,半晌,她才啟口,聲音有些飄忽不定:「孩子總希望能在父母身邊長大吧。」
第67章
說這話時,時錦垂著頭,滿肩的墨發垂下,遮住大半張臉。
長思坐在一側,看不清她的神情,卻依然能感受到她身上幽幽散出的傷感。
長思神情複雜,半晌,嘆道:「小時錦……」
時錦抿了口茶,反過來安慰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與小三月的緣分大抵就只有這大半年。我看得開,長思姐姐不必憂心。」
長思面露掙扎,欲言又止。
她與時錦相識甚早,對時錦的幼年過往知之甚深。
方才那句「孩子總希望能在父母身邊長大」的話一出口,長思便知她是有感而發。
時錦從小就沒有父母,其中心酸她深有體會。推己及人,自然不忍小三月如她一般親緣寡薄。
長思有心安慰,偏偏時錦有意轉移話題,於是只能作罷。
她斂了心緒,話音一轉,招呼道:「我近來調了款香,小時錦來聞聞看?」
長思一手調香制粉的技藝名動上京,她親手制的香,自然非同凡響。
一聽有新香可聞,時錦一掃心中沉鬱,忙不迭應了聲「好」。
長思推著時錦到長案前停下,從錦匣中取出一個瓷瓶,撥開瓶口的塞子,以手作扇,輕輕扇動。
香氣徐徐散開。
時錦微闔上眼,細細品味。
香氣聞著有些冷冽,像是菊花的淡香,氣味幽幽,多一分顯得膩味,少一分又覺寡淡,如今這個味道,不多不少,正好沁人心脾。
時錦從這香的餘味悠長中回過神來,讚不絕口:「好香,長思姐姐的手藝果然出眾!」
長思大大方方地笑了下。
時錦滿含期待地問:「長思姐姐打算何時將這款香推出來?」
長思調的香素來都是要放到市面上去賣的,時錦有此一問也不稀奇。
可這一回,長思卻搖了搖頭:「這香不賣。」
「不賣?」時錦不解地望著她。
長思無奈地點了下她的鼻尖,道:「這香是我采晚秋的菊花,取未染塵埃的雪水調製而成,一小瓶香,著實費了不少功夫。制起來麻煩得緊,自然要好好藏著。」
時錦原本躍躍欲試地準備當第一批顧客,聞言只得失望地「啊」了聲。
長思頗覺好笑,塞好瓶口,彎身又取出一個瓷瓶遞過去,笑道:「正好兩瓶,見者有份。」
時錦眼睛一亮,想要接過,又知這香貴重,當即有些遲疑。
長思直接將瓷瓶放到她手中,莞爾道:「原本就給你準備了一份,且拿著罷。」
時錦這才放心,笑眯眯地收了下來。
長思不愧為調香大家。
這香初一聞,只覺得味冽好聞,可沉澱之後,另有一番妙味。
時錦原本就極喜歡這款香,如今更是愛不釋手。
上京的冬天很是難捱。
時錦出了這一趟門,就愈發的足不出戶。
臨近年關,上京城到處都是洋溢著過年的喜悅。
朝廷一年的政事都要在臘月二十六封御筆前做最後的處理,顧雲深忙得不可開交。
先前顧雲深尚未當上丞相時,在這個關頭也閒不下來,其他朝臣自然不外如是。
以至於時錦又一次見到太子遊手好閒地上門時,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疑惑。
太子輕車熟路地尋了把圈椅坐下,端著茶碗慢條斯理地撇著水面上的浮沫,看上去很是悠閒。
時錦困惑地問:「不是說臨近年關時政務都很繁重?」
太子悠悠頷首:「是很繁重。」
時錦目露不解:「那你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兒喝茶?」
太子抿了口茶水潤喉,頓了片刻,才翹著腿道:「父皇將我趕了出來,不讓我插手。」
時錦:「……?」
太子從小就跟著皇帝學習處理政事,十六歲起便開始獨當一面,還能有皇帝不讓他插手政事的時候?
時錦難以置信:「是什麼事不讓你插手?」
太子輕描淡寫道:「近來父皇得了不少武安侯勾結外敵、賣官鬻爵的證據,正琢磨著處置武安侯。」
這麼一說,時錦便有些明白了。
雖說太子不是皇后親子,可因著皇后多年膝下無子,武安侯若為往後榮華,自然要從太子小時候就百般示好拉攏。這些年來,在太子身上著實傾注了不少心力。
外人不知內情,只知太子蒙武安侯一家照料扶持多年。此時若他插手處置武安侯之事,難免會被別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抨擊他沒有仁心。
皇帝不想讓太子染上這樣的名聲,才會不讓他插手此事。
思及此,時錦感嘆道:「他為了你,著實用心良苦。」
太子覷她一眼,道:「父皇就只有你我兩個孩子,自然要用心些。」
時錦笑了笑,沒有搭腔。
用過午膳後,時錦照常要練習走路。
外頭涼,便將練習的地點挪到了正廳。
太子上一次來府時,她尚且只能站立,如今已經能慢慢走一段了,進展飛速。
太子很是高興,左右無事,便陪著時錦一起練。
歇息時,太子給她遞杯水。
時錦伸手接過。
太子隨口道:「你今日用的這香倒是好聞。」
第67章
說這話時,時錦垂著頭,滿肩的墨發垂下,遮住大半張臉。
長思坐在一側,看不清她的神情,卻依然能感受到她身上幽幽散出的傷感。
長思神情複雜,半晌,嘆道:「小時錦……」
時錦抿了口茶,反過來安慰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我與小三月的緣分大抵就只有這大半年。我看得開,長思姐姐不必憂心。」
長思面露掙扎,欲言又止。
她與時錦相識甚早,對時錦的幼年過往知之甚深。
方才那句「孩子總希望能在父母身邊長大」的話一出口,長思便知她是有感而發。
時錦從小就沒有父母,其中心酸她深有體會。推己及人,自然不忍小三月如她一般親緣寡薄。
長思有心安慰,偏偏時錦有意轉移話題,於是只能作罷。
她斂了心緒,話音一轉,招呼道:「我近來調了款香,小時錦來聞聞看?」
長思一手調香制粉的技藝名動上京,她親手制的香,自然非同凡響。
一聽有新香可聞,時錦一掃心中沉鬱,忙不迭應了聲「好」。
長思推著時錦到長案前停下,從錦匣中取出一個瓷瓶,撥開瓶口的塞子,以手作扇,輕輕扇動。
香氣徐徐散開。
時錦微闔上眼,細細品味。
香氣聞著有些冷冽,像是菊花的淡香,氣味幽幽,多一分顯得膩味,少一分又覺寡淡,如今這個味道,不多不少,正好沁人心脾。
時錦從這香的餘味悠長中回過神來,讚不絕口:「好香,長思姐姐的手藝果然出眾!」
長思大大方方地笑了下。
時錦滿含期待地問:「長思姐姐打算何時將這款香推出來?」
長思調的香素來都是要放到市面上去賣的,時錦有此一問也不稀奇。
可這一回,長思卻搖了搖頭:「這香不賣。」
「不賣?」時錦不解地望著她。
長思無奈地點了下她的鼻尖,道:「這香是我采晚秋的菊花,取未染塵埃的雪水調製而成,一小瓶香,著實費了不少功夫。制起來麻煩得緊,自然要好好藏著。」
時錦原本躍躍欲試地準備當第一批顧客,聞言只得失望地「啊」了聲。
長思頗覺好笑,塞好瓶口,彎身又取出一個瓷瓶遞過去,笑道:「正好兩瓶,見者有份。」
時錦眼睛一亮,想要接過,又知這香貴重,當即有些遲疑。
長思直接將瓷瓶放到她手中,莞爾道:「原本就給你準備了一份,且拿著罷。」
時錦這才放心,笑眯眯地收了下來。
長思不愧為調香大家。
這香初一聞,只覺得味冽好聞,可沉澱之後,另有一番妙味。
時錦原本就極喜歡這款香,如今更是愛不釋手。
上京的冬天很是難捱。
時錦出了這一趟門,就愈發的足不出戶。
臨近年關,上京城到處都是洋溢著過年的喜悅。
朝廷一年的政事都要在臘月二十六封御筆前做最後的處理,顧雲深忙得不可開交。
先前顧雲深尚未當上丞相時,在這個關頭也閒不下來,其他朝臣自然不外如是。
以至於時錦又一次見到太子遊手好閒地上門時,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疑惑。
太子輕車熟路地尋了把圈椅坐下,端著茶碗慢條斯理地撇著水面上的浮沫,看上去很是悠閒。
時錦困惑地問:「不是說臨近年關時政務都很繁重?」
太子悠悠頷首:「是很繁重。」
時錦目露不解:「那你今日怎麼有空來我這兒喝茶?」
太子抿了口茶水潤喉,頓了片刻,才翹著腿道:「父皇將我趕了出來,不讓我插手。」
時錦:「……?」
太子從小就跟著皇帝學習處理政事,十六歲起便開始獨當一面,還能有皇帝不讓他插手政事的時候?
時錦難以置信:「是什麼事不讓你插手?」
太子輕描淡寫道:「近來父皇得了不少武安侯勾結外敵、賣官鬻爵的證據,正琢磨著處置武安侯。」
這麼一說,時錦便有些明白了。
雖說太子不是皇后親子,可因著皇后多年膝下無子,武安侯若為往後榮華,自然要從太子小時候就百般示好拉攏。這些年來,在太子身上著實傾注了不少心力。
外人不知內情,只知太子蒙武安侯一家照料扶持多年。此時若他插手處置武安侯之事,難免會被別有用心之人加以利用,抨擊他沒有仁心。
皇帝不想讓太子染上這樣的名聲,才會不讓他插手此事。
思及此,時錦感嘆道:「他為了你,著實用心良苦。」
太子覷她一眼,道:「父皇就只有你我兩個孩子,自然要用心些。」
時錦笑了笑,沒有搭腔。
用過午膳後,時錦照常要練習走路。
外頭涼,便將練習的地點挪到了正廳。
太子上一次來府時,她尚且只能站立,如今已經能慢慢走一段了,進展飛速。
太子很是高興,左右無事,便陪著時錦一起練。
歇息時,太子給她遞杯水。
時錦伸手接過。
太子隨口道:「你今日用的這香倒是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