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映打算用利益驅使藩王們內鬥,等他們斗得幾敗俱傷之時,他才好坐收漁翁之利。

  但那些藩王也不傻,不可能無緣無故就遂了沈映的意自相殘殺起來,所以,這計謀中的「桃子」才是關鍵所在。

  年節一過,雖然已經過了立春,但天氣還是沒有回暖的跡象,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御花園桃林里的桃樹剛試探地長出花苞,這時壽安宮裡卻傳出一個消息——劉太后薨了。

  被幽禁在壽安宮三年的劉太后,到底沒等來新一年的春暖花開。

  劉太后從一個宮女,一步步成為寵冠六宮的貴妃,再到權傾朝野的當朝太后,她的人生也曾如夏花般燦爛熱烈,卻在一個寒冷的夜裡,孤獨地,悄無聲息地死在了自己的寢宮裡。

  若不是每天都會有人給她送飯,劉太后的屍體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被人發現。

  人死如燈滅,哪怕生前再輝煌榮耀,臨了也不過就是眼睛一閉的事,曾經擁有過的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劉太后雖然被沈映幽禁,但沈映為了照顧皇家顏面,並沒有將劉太后的惡行公之於眾,也沒有廢了劉氏的太后之位,所以劉氏死的時候,還是太后的身份。

  沈映和顧憫兩人整個冬天都在煩惱要想個什麼名正言順的藉口來更改太祖立下的宗室制度,畢竟現在天下太平,朝局穩定,突然就要改了幾代傳承下來的祖宗禮法,那些親王、郡王怎麼也不可能答應。

  沈映在永樂宮裡一聽說劉太后的死訊後,腦中立即冒出來一個絕妙的主意,沒想到劉太后活著的時候壞事做絕,死了卻倒是能幫到他一個大忙。

  太后薨逝,乃是國喪,按照規矩,京中所有王公大臣都要為太后服喪,而那些不在京里的皇親國戚也都要來進京弔唁。

  沈映立即命人將太后薨逝的消息快馬加鞭傳遞至各藩王、郡王府里,敕令所有藩王、郡王務必進京來太后的喪儀上弔唁,若誰敢推三阻四不肯進京,則一律視為不敬太后,對這些人定會嚴懲不貸。

  本來有些藩王、郡王還想推脫身體不適,打算只派子孫進京弔唁,沒想到來傳旨的太監,還一起帶來了宮裡的御醫,哪個敢說自己有病,便有御醫立即給他診治,這下誰還敢裝病,只能認命地動身前往京城。

  皇太后的喪儀一直要持續一個月,這一個月里各地藩王、郡王們陸陸續續都到了京城,每日輪流要去劉太后梓宮前哭喪,到了喪事快要結束的時候,藩王、郡王們紛紛上表請求沈映允准他們回到各自封地,可沈映卻把這些奏表都退了回去,要他們等過了劉太后的百日祭再走。

  可現在離劉太后的百日祭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這麼長時間不讓他們回封地,藩王、郡王們難免不會起疑心,都在猜測皇帝打的什麼主意,難不成要將所有分封出去的沈家子孫都軟禁在京城?

  藩王們懷疑沈映將他們拘在京城,是打算要逼他們答應撤藩,不過他們人雖然來了京城,但為防萬一,也給自己留了後手,早就交代了自己的子孫,若是他們進京遭遇不測,就聯合起兵造反推翻沈映的統治,一個對自己的骨肉親族都能下狠手的皇帝,根本不值得他們擁戴!

  就在這些人懷疑這懷疑那的時候,沈映忽然將幾個藩王召進了宮,親自設宴招待他們。

  那幾個藩王惴惴不安地進了宮,以為會是場鴻門宴,進宮之前甚至連遺言都對下屬交代好了,可一直等到宴席快結束了,也沒見皇帝對他們發難,不免心中疑惑,這皇帝的葫蘆里,到底裝的什麼藥?那麼多藩王在京城,怎麼偏偏只請了他們幾個赴宴?

  晚宴一直持續到將近亥時,沈映才放下手裡的茶杯,掩唇咳嗽了幾聲,歉然地對幾個藩王道:「朕久病不愈,御醫叮囑不能飲酒,是以也不能和難得進京的幾位叔伯好好喝上一杯,加上太后新喪,為表哀思,宮中禁了歌舞,不知道你們今晚有沒有盡興?」

  眾王起身行禮道:「謝皇上款待,臣等十分盡興!」

  沈映欣慰道:「盡興就好,諸位都是朕的叔伯長輩,朕有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早就想和叔伯們說了,就怕你們對朕有所誤會。」

  眾王忙道:「臣等不敢!」

  沈映擺擺手,「今晚既是家宴,一家人就不用拘束了,都不必多禮,坐罷坐罷。」

  藩王們只能重新坐下,按捺住心裡的忐忑不安,等著沈映繼續說下文。

  「是這樣的,你們也知道,朕這身子一直不大好,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可是太子尚且年幼,朕這心裡是總放心不下,總擔心還會有像杜謙仁、郭九塵那般奸臣竊權干政的事發生。」沈映說到這兒,大喘了一口氣,然後接著道,「這天下總歸要交到咱們沈家人手裡朕才能放心,可太祖定下的規矩又擺在那兒,宗室子弟不得在京中授職任事,所以朕就算想找個靠得住的自己人來輔佐太子都找不到。」

  藩王們聽沈映說完,不太明白他到底什麼意思,漢王眼珠兒轉了轉,主動起身問道:「不知皇上是有何打算?」

  沈映含笑看著漢王道:「朕這幾日和內閣商量,有杜謙仁、郭九塵的例子在先,斷斷不能再有讓國家大權落入外臣手裡的事發生,所以朕便打算從藩王中選出幾個委任其為顧命大臣,將來一同輔佐太子,諸位都是藩王里威望最高者,今夜叫你們過來,便是想問問你們的想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