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大臣們,自詡讀聖賢書,受聖人教誨,一個個自命清高得不行,對付這些人,道德綁架最有效。

  「朕的朝廷,不肯為征討蒙古出力,沒關係,朕還有百姓。」沈映冷笑一聲,手往旁邊一招,「來人,傳朕旨意,凡大應百姓願意資助軍餉的,可按捐出的數額相應地免除來年賦稅,若是哪個州府募集到的善款超過五十萬兩,朕可允諾未來三年之內對那個州府,朝廷不會額外增收賦稅!另外若是有個人捐的銀子超過萬兩者,可請進宮來,朕將於興麟苑內設宴親自款待!立即將旨意傳達給各州府,不得有誤!」

  這道聖旨頒下去,他可能會是第一個眾籌打仗的皇帝,但再怎麼說,總比某些朝代眾籌賠款的強。

  皇帝的旨意下完,百官們汗流了一臉,這簡直是在往他們臉上不停地扇巴掌,很多人意識到要是再不站出來,就沒臉繼續做這個官了,也不知道是誰先起的頭,群臣中喊捐銀子的聲音不絕。

  「臣捐三千兩!」

  「臣也捐三千兩!」

  「臣捐兩千五百兩,並請求皇上允准臣帶兵出征蒙古!」

  「臣也自請出戰!不打得那蒙古韃子服服帖帖,誓不還朝!」

  …………

  「好,看來大家還是忠心於大應,忠心於朕的。」既然人家都主動說要捐錢了,沈映也沒得理不饒人,斜過眼悠悠朝郭九塵看過去,似笑非笑地問,「不知郭大伴準備捐多少?」

  如今皇帝是眾臣心之所向,郭九塵也不好讓自己下不來台,咬了咬牙,皮笑肉不笑地道:「臣捐,一萬兩。」

  「還是郭大伴大方!」沈映扭頭朝戶部官員站著的方向勾了勾手,「戶部左侍郎過來,來人,拿紙筆給他,把哪個大臣要捐多少銀子一筆筆都給朕記清楚了,下了朝帶人去挨家挨戶收錢,免得有人賴帳。」

  作者有話要說:  劃重點,皇帝和公主演戲是對百官進行道德綁架,百官們沒有良心發現,是被逼著不得不捐錢。

  作者也沒當過皇帝,純粹就是寫了圖個爽,邏輯不死就行,切勿較真。

  寫權謀水平有限,接受批評,爭取下次進步。

  第29章

  最終戶部統計出今日上朝的八百餘名官員共報捐贈數額超八十萬兩白銀。

  等到戶部統計完後,沈映讓戶部把他搬過來的那些東西也登記起來,百官連忙齊齊叩首請求皇帝把東西收回,否則真要愧煞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不可。

  沈映裝模作樣地表示自己要與眾臣同甘苦,堅持要捐,直到眾臣三請皇帝收回成命之後,沈映才「勉為其難」地答應把東西拿回去。

  大臣們要臉,而沈映只要錢,既然都出錢了,那沈映也就懶得再和他們虛與委蛇,真讓他把這麼多銀子寶貝捐出去,他還捨不得呢。

  沈映的這招「道德綁架」,殺了太后和郭九塵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只知道皇帝要自己掏腰包湊軍餉,本打算只要讓大臣拒不配合,皇帝便無計可施,堂堂一國之君總不可能去臣子家搶錢。

  但他們沒想到上朝的時候會殺出來一個昌平長公主,逼得百官不得不主動掏錢,免得自己被一個弱女子、一群宮女太監給比了過去,那樣的話,他們以後還有何面目立於朝堂之上,豈不是遭天下人的恥笑。

  太后聽說了早朝上發生的事後,氣得在壽安宮裡摔碎了好幾個茶盞。

  「一定是有人教他這麼做的!那昌平怎麼會這麼巧,非要在文武百官上朝的時候求見皇帝?還有她說的那些話,定然也是有人在背後教她!」

  郭九塵無奈嘆道:「太后息怒,老奴也是事後才反應過來此事有蹊蹺,但那時在朝上,大臣們為了顏面紛紛響應捐錢,老臣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事已至此,再說這些也沒什麼用,不過也叫咱們看出來,有些大臣心裡,其實還是對皇上抱有期望的,捐錢的時候都很是積極。」

  太后冷笑,「首鼠兩端的牆頭草,哀家看他們是欠敲打了。」

  郭九塵諂媚笑道:「太后放心,老奴知道該怎麼做。」

  經過這麼會兒,太后也冷靜了下來,「這次是哀家輕敵,才給了皇帝翻身的機會。」說完停頓了下,眼裡閃過陰冷之色,冷哼道,「不過下次,他就沒那麼走運了。你給哀家仔細查一查,到底是誰在背後幫皇帝出謀劃策,哀家不相信以皇帝的腦子,能想得出來這樣的法子,一定是背後有高人指點!就算掘地三尺,你也要給哀家把那人給揪出來!」

  郭九塵行禮道:「老奴謹遵太后懿旨!」

  —

  太后不相信從前不學無術的草包沈映突然就換了個腦子,能想出這樣的妙招,以為沈映背後是有鳳雛臥龍之輩暗中輔佐。

  可她哪裡想得到,沈映還真就是換了個腦子。

  沈映雖沒當過皇帝,但他從小就對歷史感興趣,否則也不會冒著畢業後找不到好工作的風險,大學選了歷史這個專業,他腦子裡,裝的可是上下五千年。

  古代皇帝讓大臣捐款籌錢的例子不少,譬如北宋末年,金兵攻占開封,整個開封城都快給宋欽宗掏空了賠給金人,又比如明朝末年,崇禎皇帝讓大臣捐款打李自成,但大臣們認為崇禎皇帝不值得效忠,哭窮不肯出銀子,直到李自成打進北京,從明朝官員身上搜刮出來的銀子竟有八千萬兩之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