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郡王奇怪,「你不要了?我帶回去幹嘛?」

  沈映唇邊浮現一個古怪的笑容,「等安置好了凌青蘅,你再把這鳥兒送給他。」

  安郡王看著沈映,莫名覺得他臉上的笑容有些滲人,好像透著一股兒陰謀詭計的味道。

  一隻鳥送顧憫,一隻鳥送凌青蘅,這裡頭有什麼含義嗎?

  安郡王當然不可能想明白。

  沈映玩味兒地看著籠子裡的一對公鳥,這對鳥不正像極了顧憫和凌青蘅嗎?

  主角攻和主角受,在原來的小說里是一對,但由於他的穿越,改變了他們三個人的命運。

  是主角又怎麼樣,還不是被他這個原本活不過三章的炮灰玩弄於鼓掌之間?

  如今顧憫和凌青蘅一個在宮裡,一個在宮外,都成了被他困在籠子裡的鳥兒,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

  做皇帝雖然身份尊崇,就算手裡沒實權,起碼所有人在明面上對他也是畢恭畢敬,但因皇帝這個身份產生的煩心事也多。

  近來最讓沈映猶豫不決的一件事就是該不該和屢次騷擾大應邊境的韃靼人打仗。

  大臣們分為了主戰派和主和派,這兩天天天在他耳邊吵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常常爭執的面紅耳赤,吹鬍子瞪眼,不可開交。

  主戰派大多是武將,在武將眼裡,保疆衛土天生就是軍人的使命,堂堂大應,天朝上國,豈容那些蒙古韃子放肆。

  主和派是以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理由就是打仗勞民傷財,如今進入夏季,正是韃靼人最兵強馬壯的時候,而西北已經受旱災所苦一月,黃河汛期也即將到來,要用銀子的地方數不勝數,可國庫空虛,實在難以再支撐大興兵戈,不如與韃靼人談判,多賞賜些財物就是。

  雙方說的都各有道理,沈映一時也難以做出抉擇。

  他並不是天生的帝王,生下來就長在皇家,在穿越之前,他不過也就是個普通的平民百姓。

  他出生在和平年代,並沒有經歷過戰爭,但他是學歷史的,古今中外,能兵不血刃取得勝利的戰役屈指可數。

  一旦打起仗來,那就意味著會死數不清的士兵和百姓,打贏了還好,要是打不贏,不僅付出的金錢和鮮血都成了泡影,說不定還會面臨著賠款割地等喪權辱國的代價。

  可若是不打,那就會讓韃靼人更加藐視大應的權威,花錢買太平等於割肉餵虎,虎視眈眈的韃靼人嘗到了甜頭絕對不會滿足,只會更加貪得無厭,學歷史的沈映對於這點再清楚不過。

  沈映從來沒有對皇帝一句話重比泰山這件事有這麼大的感受,萬千人的生死都只在他的一念之間,他不敢也不能就這麼草率地做決定。

  不過明白郭九塵一黨都主張和韃靼人議和後,沈映心裡便更偏向主戰派了,雖然發動戰爭要付出的代價未知,但他更不屑與這些貪生怕死,畏首畏尾的人為伍。

  可也不能打無準備的仗,國庫空虛,這筆支撐發起戰爭的錢從哪裡來,是個大問題。

  又一次聽完文官和武將的爭執,沈映忍無可忍地讓一眾大臣都閉嘴,他想聽的是他們告訴他怎麼才能籌到錢,沒有錢,那還打個屁!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一群白鬍子老頭卻不明白。

  又或者說,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一等到沈映問他們打仗的軍餉哪裡來時,所有人就都不說話了。

  沈映看著這些道貌岸然的大臣,忍不住就想笑,都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些人都做了幾十年的官,搜颳了不知道多少民脂民膏,嘴上說的天花亂墜,動不動就是忠君愛國,可真要他們為國出力時,一個個躲得比兔子還快。

  沈映懶得對著這一陣陣偽善的嘴臉,不耐煩地讓大臣們都滾出議政殿,讓他耳根子清淨一會兒。

  沈映起身活動了下身子,本想趁著外面天色還早,去御花園逛逛散散心,忽然想到,昨天安郡王進宮給他請安時說過,他已經把凌青蘅在宮外安頓好了,宅子就置辦在安郡王府邊上,若是他想出宮私會凌青蘅,直接可以從安郡王府過去,保證神不知鬼不覺。

  沈映想,既然待在宮裡煩心,不如出宮走走,沒了宮裡的紛擾煩惱,心境說不定也會因此變得開闊。

  於是趁著暮色,沈映換了身平民的衣服,讓萬忠全留在宮內幫他打掩護,自己帶上朔玉和幾個侍衛,悄悄出了宮,直接往安郡王府而去。

  安郡王在自己的王府和凌青蘅居住的宅子之間開了道暗門,從暗門過去,可以直通凌青蘅那邊的花園。

  沈映和安郡王打過招呼,然後便只帶著朔玉一個人,穿過那道暗門朝隔壁的宅院走去。

  遠遠便聽到花園裡有人在彈琴,循著琴聲一路探過去,發現不遠處有一座四角涼亭,涼亭角上掛著燈,裡面坐著一個男人在撫琴。

  沈映擺手讓朔玉留在原地等待,然後獨自朝涼亭走過去,等走近後也並沒有出聲打擾彈琴的人,只是靜靜站在涼亭外面側耳聆聽那人的琴聲。

  等到人家彈完了,沈映才用手裡的摺扇拍了兩下手掌心,揚聲稱讚道:「今夜聞君琴一曲,如聽仙樂耳暫明!好琴技!」

  撫琴的男人回頭看向沈映,那是一張極為出色的面龐,俊眉修目,溫文脫俗,晚風將他身上寬大的青衫吹得翩然若飛,瘦削的身材讓他看起來有種羸弱的美感,別具一番風。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