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蹲點跑來看新聞發布會的吃瓜網友,直接就把紀錄片和網絡直播一起放。
紀錄片的鏡頭裡,即使嗓音被變聲器調整得無比粗啞,也能聽出來少年控制不住的激憤。
他說他從出生時起,換過七次城市,換過七次名字,每個城市最多住兩年多,母親就受不了了。
家裡暗無天日,窗簾都不能拉開,一旦有縫隙透了光,母親就覺得會被人窺視。
瘋狂的轉學,一兩年就離開,徹底改頭換面,人生也從來沒有朋友。
因為不能讓人見到自己的母親,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家是什麼樣的,不能帶朋友回家玩。
也不能回答自己從哪個城市來,為什麼搬家,為什麼轉學,以前做過些什麼。
更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到底是誰,背著一身的秘密,履歷身份全是造假的,面對提問,永遠只能冷冷地回答「無可奉告」。
這樣的人生,怎麼會有朋友?
十六歲的時澈,背對著攝像機,憤怒地質問說:「犯法的是我們嗎!!!憑什麼是我們躲躲藏藏,活得像個陰溝里不見天日的老鼠???」
台下的狗仔娛記都沉默了,因為在昨晚的大規模爆黑料以前,時澈經常被人詬病的黑點就三個。
一是為了進圈,改好聽的名字就算了,居然連自家過於普通的大眾姓氏都換了,絕對是為了紅想打造人設,數典忘祖。
二是之前小範圍傳播的,他是嚴陽森私生子的傳聞,讓不少人替婚生子忿忿不平,覺得大導演的妻子兒子死得早,結果最後好處全讓私生子撈了。
三是他……年少狂妄。
出道電影大熱,名為二番實為中心人物,讓他新人初入圈就拿了獎。
得獎後,主創輪流接受單人採訪,主持人提問時澈,才16歲就為了拍電影放棄讀書,是不是有些可惜。
擱一般明星,肯定會非常官方地回答自己在片場也會認真學習,會好好兼顧演藝夢想和學業任務的啊。
但時澈不,他那時沒有明星說話的藝術,也不屑於掩飾那一絲冷笑,回答說……
他寧可活在鎂光燈下,做個沒有隱私和私人空間的明星。
當時被人嘲諷瘋了,想進娛樂圈撈錢就撈錢唄,怎麼?活在鎂光燈下的明星生涯,還委屈他一個16歲就被大導挑中的新人了?
出道時帶著冷笑譏諷的回答,承載著少年無法被他人理解的痛苦,得到了無數狂妄拜金的評價。
終於在六年後,跨越了漫長的時光,掀開了被誤解籠罩的面紗,得見天日。
讓人拼接起了他在紀錄片中,質問的前半句話。
犯法的是我嗎?憑什麼是我活得像個陰溝里的老鼠,躲躲藏藏?
我寧可活在鎂光燈下,做個沒有隱私與私人空間的明星。
沒人需要再問為什么小鄭總偏偏抱團造他的謠言,爆他的黑料了。
幾個月前,鄭鴻凱聚眾十一人吸食被捕的新聞,還沒有被人忘記。
這場發布會是沒有提問環節的,解釋了該解釋的內容,便結束了。
但坐在第一排最側邊的記者,忍不住還是衝著要離開的諸位追問了一句,他問時澈:「你這樣公開,不怕被報復嗎?」
時澈停下腳步,回答了他的問題。
「不怕。」他說,「我愛的人,她不是我的軟肋,她是我的鎧甲。」
第59章 正文大結局-自由的天空
正文大結局-自由的天空
一場新聞發布會下來, 六年前就拍攝完畢的緝毒紀錄片再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有時候人確實是這樣,知道這些事情存在,也知道紀錄片一直都有, 更知道自己看了就會流淚,於是就不想去看。
大家都有追尋快樂的本能, 如果不是被集體組織去看這些, 誰願意大好的日子痛哭流淚呢?
緝毒紀錄片實在太慘了, 看了心裡會特別難受,好幾天都快樂不起來。
但這只是旁觀而已,只是看一看而已, 就如此令人傷心難過。
那紀錄片裡那些日日夜夜身處其中的無名英雄和他們的家人呢?
隨著娛樂新聞天生自帶的高流量爆炸式傳播,不願意花幾個小時坐下來看完一整部紀錄片也沒關係。
許多極度憤怒中夾雜著感動的網友,自動自發地開始截圖,找重點,做利於傳播的短視頻,圖文微博。
熱度數據比昨天的黑熱搜還高。
因為……如果說昨夜還是獵奇吸睛的娛樂圈桃色新聞爆料。
那今天已經轉變成了戳中大眾痛點的社會新聞。
仗著資本撐腰,囂張跋扈帶著冰妹聚眾吸食的富二代,覬覦巨額財產的遠房親戚,被潑髒水的捐贈人和緝毒警遺屬。
樁樁件件, 都是在公眾的底線上跳舞。
昨夜跟著抱團的小鄭總那群富二代一起舞動的黑子水軍有多麼熱鬧,今天得到的來自普通群眾的反噬就有多麼瘋狂。
沒有人能夠忍耐流血流淚的英雄犧牲後, 他的家人被如此污衊造謠。
甚至連累了這群富二代背後真正撐腰的掌權富一代。
小鄭總在被捕入獄之後,第二次見到了他日理萬機的親爹, 被劈頭蓋臉地砸了好幾沓文件資料。
文件夾砸得他渾身疼, 鋒利的紙張邊緣更是劃傷了他的臉,以及他抬起來擋頭擋臉的手。
紀錄片的鏡頭裡,即使嗓音被變聲器調整得無比粗啞,也能聽出來少年控制不住的激憤。
他說他從出生時起,換過七次城市,換過七次名字,每個城市最多住兩年多,母親就受不了了。
家裡暗無天日,窗簾都不能拉開,一旦有縫隙透了光,母親就覺得會被人窺視。
瘋狂的轉學,一兩年就離開,徹底改頭換面,人生也從來沒有朋友。
因為不能讓人見到自己的母親,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家是什麼樣的,不能帶朋友回家玩。
也不能回答自己從哪個城市來,為什麼搬家,為什麼轉學,以前做過些什麼。
更不能告訴別人自己到底是誰,背著一身的秘密,履歷身份全是造假的,面對提問,永遠只能冷冷地回答「無可奉告」。
這樣的人生,怎麼會有朋友?
十六歲的時澈,背對著攝像機,憤怒地質問說:「犯法的是我們嗎!!!憑什麼是我們躲躲藏藏,活得像個陰溝里不見天日的老鼠???」
台下的狗仔娛記都沉默了,因為在昨晚的大規模爆黑料以前,時澈經常被人詬病的黑點就三個。
一是為了進圈,改好聽的名字就算了,居然連自家過於普通的大眾姓氏都換了,絕對是為了紅想打造人設,數典忘祖。
二是之前小範圍傳播的,他是嚴陽森私生子的傳聞,讓不少人替婚生子忿忿不平,覺得大導演的妻子兒子死得早,結果最後好處全讓私生子撈了。
三是他……年少狂妄。
出道電影大熱,名為二番實為中心人物,讓他新人初入圈就拿了獎。
得獎後,主創輪流接受單人採訪,主持人提問時澈,才16歲就為了拍電影放棄讀書,是不是有些可惜。
擱一般明星,肯定會非常官方地回答自己在片場也會認真學習,會好好兼顧演藝夢想和學業任務的啊。
但時澈不,他那時沒有明星說話的藝術,也不屑於掩飾那一絲冷笑,回答說……
他寧可活在鎂光燈下,做個沒有隱私和私人空間的明星。
當時被人嘲諷瘋了,想進娛樂圈撈錢就撈錢唄,怎麼?活在鎂光燈下的明星生涯,還委屈他一個16歲就被大導挑中的新人了?
出道時帶著冷笑譏諷的回答,承載著少年無法被他人理解的痛苦,得到了無數狂妄拜金的評價。
終於在六年後,跨越了漫長的時光,掀開了被誤解籠罩的面紗,得見天日。
讓人拼接起了他在紀錄片中,質問的前半句話。
犯法的是我嗎?憑什麼是我活得像個陰溝里的老鼠,躲躲藏藏?
我寧可活在鎂光燈下,做個沒有隱私與私人空間的明星。
沒人需要再問為什么小鄭總偏偏抱團造他的謠言,爆他的黑料了。
幾個月前,鄭鴻凱聚眾十一人吸食被捕的新聞,還沒有被人忘記。
這場發布會是沒有提問環節的,解釋了該解釋的內容,便結束了。
但坐在第一排最側邊的記者,忍不住還是衝著要離開的諸位追問了一句,他問時澈:「你這樣公開,不怕被報復嗎?」
時澈停下腳步,回答了他的問題。
「不怕。」他說,「我愛的人,她不是我的軟肋,她是我的鎧甲。」
第59章 正文大結局-自由的天空
正文大結局-自由的天空
一場新聞發布會下來, 六年前就拍攝完畢的緝毒紀錄片再次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有時候人確實是這樣,知道這些事情存在,也知道紀錄片一直都有, 更知道自己看了就會流淚,於是就不想去看。
大家都有追尋快樂的本能, 如果不是被集體組織去看這些, 誰願意大好的日子痛哭流淚呢?
緝毒紀錄片實在太慘了, 看了心裡會特別難受,好幾天都快樂不起來。
但這只是旁觀而已,只是看一看而已, 就如此令人傷心難過。
那紀錄片裡那些日日夜夜身處其中的無名英雄和他們的家人呢?
隨著娛樂新聞天生自帶的高流量爆炸式傳播,不願意花幾個小時坐下來看完一整部紀錄片也沒關係。
許多極度憤怒中夾雜著感動的網友,自動自發地開始截圖,找重點,做利於傳播的短視頻,圖文微博。
熱度數據比昨天的黑熱搜還高。
因為……如果說昨夜還是獵奇吸睛的娛樂圈桃色新聞爆料。
那今天已經轉變成了戳中大眾痛點的社會新聞。
仗著資本撐腰,囂張跋扈帶著冰妹聚眾吸食的富二代,覬覦巨額財產的遠房親戚,被潑髒水的捐贈人和緝毒警遺屬。
樁樁件件, 都是在公眾的底線上跳舞。
昨夜跟著抱團的小鄭總那群富二代一起舞動的黑子水軍有多麼熱鬧,今天得到的來自普通群眾的反噬就有多麼瘋狂。
沒有人能夠忍耐流血流淚的英雄犧牲後, 他的家人被如此污衊造謠。
甚至連累了這群富二代背後真正撐腰的掌權富一代。
小鄭總在被捕入獄之後,第二次見到了他日理萬機的親爹, 被劈頭蓋臉地砸了好幾沓文件資料。
文件夾砸得他渾身疼, 鋒利的紙張邊緣更是劃傷了他的臉,以及他抬起來擋頭擋臉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