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慕瀟在旁扶著他,心下疑惑,還以為他神志模糊叫錯了名字,但他口齒清晰,目光灼灼,全然不似平常顛三倒四,倒像是十年前……尚且沒有發瘋時的樣子。

  慕瀟和時纓倒是淡定得多,只沒想到榮昌王開門見山,上來就要與皇帝翻阿離的舊帳。

  榮昌王道:「你娶了她,卻分毫不珍惜,任由淑妃對她未出世的孩子下手,令她鬱鬱而終,還在她死後裝出一副深情款款的模樣,為她種植滿園白梅……哈,她壓根不喜歡白梅,白梅太素,不及紅梅鮮艷熱烈,可她那麼一個生動活潑的小娘子,卻被你害得心如死灰、在宮中香消玉殞,你對不起我,更對不起她,你這樣的人,一定會下十八層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皇帝面色慘白,仍閉眼不答。

  他知道慕濯也在,生怕一張嘴就會被他羞辱。

  心裡卻不服,分明是阮家趨炎附勢,枉顧婚約,將女兒拱手相送,又怎能賴到他頭上?

  阮皇后也是個不識相的,既然嫁給他,就不該存旁的心思,但她只在人前跟他扮演相敬如賓的戲份,私下裡從不給他好臉色,這樣的女人,還指望他上趕著去討好嗎?

  榮昌王歇了口氣,接著道:「若非阿離將孩兒託付給我,我真恨不得跟她一起去,對了,陛下想必還不知,阿離的孩子沒有死,而是被她跟一個夭折的嬰兒調包,偷偷送出宮給我。現如今,他就站在你面前,你真的不想看一看嗎?」

  慕瀟訝然,難以置信地看向父親。

  皇帝也無法再裝下去,震驚地朝兩人望來。

  榮昌王笑意更甚:「但可惜,子湛並不是你的孩子,他是我和阿離的骨血。你記不記得有段時間,阿離一反常態,對你格外熱絡?因為她發現自己有孕在身,為了瞞天過海,必須如此。我很後悔,直到她派人將孩子送來鄙府,才得知這事,否則,我賠上性命也要帶他們母子逃離京城,哪怕窮困潦倒、四海為家,也再不回來。」

  皇帝綠雲繞頂,眼中噴出怒火。

  那段時間,淑妃產子,賢妃也被診出懷孕,他還以為皇后是受到家族壓力,想要個孩子傍身,才對他改變態度,卻沒想到她竟是為了給腹中孽種打掩護。

  他越想越氣,差點忍不住叫罵出聲。

  這時,一陣腳步聲傳來,兩名禁軍押著廢淑妃走進殿中,復而退下。

  廢淑妃雙手被反綁,神情委頓,荊釵布衣,早已沒有昔日的雍容華貴。

  看到榮昌王,她眸光微動,像是黑暗中燃起一星燭火,但轉瞬又歸於死寂。

  榮昌王冷冷地望向她:「孟娘子一生汲汲營營,不擇手段爭名奪利,先是害死阿芙,又企圖毒殺阿離和她的孩子,手段殘忍,簡直令人髮指!而今你一無所有,家族傾覆、兒子被廢,一家老小馬上就要到地下團聚,也算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廢淑妃一言不發地與他對視,許久,自嘲地移開。

  她待字閨中時,滿心滿眼只有他一人,然而父親攀附梁王世子,無視她的哀求,將她嫁去梁王府給世子做側妃,從此,與他再無緣份。

  故而梁王世子讓她對他的新婚妻子下手時,她沒有拒絕,甚至感到一絲竊喜。

  那個名叫「阿芙」的女子,論容貌、論才名都遠不是自己的對手,憑什麼能與他相伴一生?

  後來,她無意得知,先皇后便是他曾經的未婚妻,當即起了殺心。

  但那時候,她也說不清自己是出於嫉妒,還是覬覦六宮之主的位子。

  二十年過去,她在宮中浮沉,見慣了風浪,已經不再是天真爛漫的孟娘子,看著舊日魂牽夢縈的心上人,內心如死水般平靜,沒有一絲波瀾。

  或許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曾在宮宴上悄悄看著他,但往事久遠,也沒必要再提。

  「當年令兄來找我,說你想嫁與我為妻,如果我願意娶你,你就不必進入梁王府,給我堂兄做妾室。」榮昌王的聲音響起,廢淑妃如夢初醒,眼中掠過一抹詫異,就聽他道,「但我拒絕了,因我對你沒有半點印象,完全想不起你究竟是誰。」

  廢淑妃臉色一白,榮昌王已收回目光:「這一天我等了太久,此前我無數次想過親手送你們去給阿離和阿芙道歉,但現在,我覺得你們更該活著忍受折磨。孟娘子,你死的時候,我絕不會去湊熱鬧,雖然看著你命喪黃泉大快人心,但你這副面孔過於醜陋,我多瞧一眼都嫌髒。」

  說罷,他對慕濯略一頷首,見他欲言又止,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放心,隨即,轉身朝門外走去。

  徒留皇帝氣得滿面鐵青,廢淑妃身子一晃癱軟在地。

  -

  馬車轆轆而行,慕瀟好不容易才回過神來:「阿爹,您說我是……」

  「子湛,我對不住你。」榮昌王閉著眼睛倚在靠墊上,整個人仿佛突然蒼老了許多,「我是個懦夫,當年被迫與阿離……你母親分開,意志消沉,聽從伯父的命令娶了王妃,卻又對你母親念念不忘,那次去行宮避暑,我一時情難自禁,就跟她……」

  慕瀟一時無法接受,陷入長久的沉默。

  「那時候,王妃的病情反覆無常,將近一年未在人前露面,宮人把你交給我的時候,我請求她配合做戲,把你當成她的孩子,她雖然傷心,但還是答應了。我也愧對於她,若不是我,她怎會被狗皇帝和廢淑妃暗算,白白丟了性命。」榮昌王嘆道,「我已打定主意,待子清處理完朝中事務,就再進宮一趟,請他准許我出家為僧,用餘生為你母親和王妃誦經祈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