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不好,又是憲兵!
姜素瑩這次沒有分辨是誰,本能的抬手,用胳膊肘狠狠向對方砸去,非得拼個你死我活不成!
但讓她無比震驚的是,對方抓著她的肩膀,生生承了她這一拳,卻沒有鬆開手,而是清晰的喚出了她的名字。
「別害怕,素瑩,是我。」
第40章 逆行(2) 浴室中
是我。
這兩個字衝進姜素瑩耳朵里, 帶著震耳欲聾的響聲。叫她一時愣住,鬆開了手。
初夏的日光是如此強烈,順著磚縫往下爬, 晃得人眼底是一片明燦燦的亮。而眼前的男人被這光罩著, 修長的身形攏上金邊。遙不可及, 卻又觸手可摸。
身後響起車馬靠近的搖鈴聲。
那人冷靜的說了一句「走」,便拉著猶自疑惑的姜素瑩和女孩,上了急速駛來的馬車。
一路向前, 一路顛簸。
要不是手被男人緊緊握住,熟悉的高熱穿透皮膚, 姜素瑩幾乎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她竟然就這樣找到廖海平了。
還是活的!
這巧合太讓人震驚, 姜素瑩竟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只是沉默。
就在她稀里糊塗的時候, 車子悄無聲息的出了城, 往不知名的方向走。剛巧遇上一道敞開的溝, 馬車行的快, 沒來得及躲過去。
咣!
廂內重重一震,姜素瑩的腦袋猛地撞到廖海平的肩膀,才勉強穩了下來。這一下來得又疼又急, 倒是讓她徹底清醒了,恢復了語言功能。
姜素瑩這才明白過來, 一切都是真的。
廖海平就在自己身邊,會呼吸、會說話、會行動。
她突然氣苦,乾脆一把揮開廖海平握著自己的手,揉起被撞青了的額頭,恨恨問道:「你既然好端端活著,怎麼不拍一封電報回來, 或者寄一封家書?」
其實不是廖海平有意要失蹤。
上個月他及至山東界時,局面已經開始緊促。城裡常規的通信通路都被切斷,他又掛念著貨物,於是沒有多花力氣與上海聯繫。
寫信也好,拍電報也罷,都不如早點把事情做完,早一天就能回家。
速戰速決,這是他的務實主義。
廖海平計劃的雖好,但天有不測風雲,回程時意外趕上兩軍交火。他只能繞道往西-往南-再往東,如此在地圖上兜兜轉轉,花費了很多額外的功夫。
路上消息不暢,以至於到皖北時,廖海平才得知濟南淪陷了。
他這才意識到不對,生怕戰火一路往南燒去,於是趕忙花大價錢,找到堪堪恢復通信的管道,想得知家中平安與否。
不問還好,一問驚出一身冷汗。
春紅在電報中說,姜素瑩不見了,應是去了濟南!
廖海平接到消息,半晌沒言語,屋子裡的燭火亮了整晚。
沒人知道那一夜裡,他在想些什麼。只知道隔天才剛蒙蒙亮,廖海平就做出了決斷——他讓旁人押著貨先離開,自己帶著幾個親信,重新往北折返,試圖尋找姜素瑩的影蹤。
用「大海撈針」這四個字形容他和姜素瑩的行動,簡直再恰當不過。幾次無意間靠近,幾次擦肩而過。
但好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濟南。
姜素瑩孤身一人,少了幫手,走的遠沒有廖海平快。如果無災無難,她在進城前必會經過泰安。而按出發的日子來算,也許就在這幾天。
於是廖海平提前在泰安城外安頓了下來,帶著一點運氣,和一點合理的推斷。
在當姜素瑩真的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知道自己賭贏了。
只是這勝利是如此僥倖——他操作左手是後天習得的本領,本來就不大靈便。方才那一槍若是歪一寸,或是晚一點,都會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廖海平是個缺乏情緒的人,在天津的火場裡也並不覺得多麼恐懼。
在那一刻,他卻是真的害怕了。悔恨幾乎擊穿了他,把靈魂都炸成碎片。
但廖海平是不會向姜素瑩提及這種後怕的。
就如同他不會講述自己這些日子裡,是如何度過那一個個不眠的夜晚。
雖然廖海平不打算訴苦,此時車上也並不全然安靜——被救下的姑娘終於緩過神,開始抱著姜素瑩的胳膊不住道謝,淚流滿面。
有人這麼一打岔,姜素瑩也忘記了先前對廖海平的質問。她壓下激動的情緒,轉而詢問起那女孩:「你還有旁的去處嗎?」
去處是有的。
那姑娘的父母死了,但在棗莊有個遠房表親。她原本從城裡往外逃,就是為了投奔到那裡。沒成想才走到城門處,就被起了歹意的憲兵抓住。好險遇到救援,才撿回一條生路。
就在這一來一往的敘述間,馬車到了交叉路口。
老孫在廖海平的指示下,陪著被救下的女孩中途換了車,繼續西去。而剩下人為了躲避追查,也更換了座駕,繼續往南快馬加鞭。
新車輛大約駛過一個時辰,最後停在了廖海平臨時安置的院落。
***
此地不比家中,院子布置的簡陋,飲食也很粗糙。桌上擺著兩碗麵條,上頭淋了些稀疏的素菜,澆頭少到一筷子就能撇掉。
姜素瑩抱起碗就吃,一句廢話沒有——這一路過來,有的吃就不錯,她早就學會不再挑揀了。
廖海平坐在她對面,碗放在桌上,卻突然一口也咽不下去了。
姜素瑩這次沒有分辨是誰,本能的抬手,用胳膊肘狠狠向對方砸去,非得拼個你死我活不成!
但讓她無比震驚的是,對方抓著她的肩膀,生生承了她這一拳,卻沒有鬆開手,而是清晰的喚出了她的名字。
「別害怕,素瑩,是我。」
第40章 逆行(2) 浴室中
是我。
這兩個字衝進姜素瑩耳朵里, 帶著震耳欲聾的響聲。叫她一時愣住,鬆開了手。
初夏的日光是如此強烈,順著磚縫往下爬, 晃得人眼底是一片明燦燦的亮。而眼前的男人被這光罩著, 修長的身形攏上金邊。遙不可及, 卻又觸手可摸。
身後響起車馬靠近的搖鈴聲。
那人冷靜的說了一句「走」,便拉著猶自疑惑的姜素瑩和女孩,上了急速駛來的馬車。
一路向前, 一路顛簸。
要不是手被男人緊緊握住,熟悉的高熱穿透皮膚, 姜素瑩幾乎以為自己是在做夢。
她竟然就這樣找到廖海平了。
還是活的!
這巧合太讓人震驚, 姜素瑩竟一下子說不出話來,只是沉默。
就在她稀里糊塗的時候, 車子悄無聲息的出了城, 往不知名的方向走。剛巧遇上一道敞開的溝, 馬車行的快, 沒來得及躲過去。
咣!
廂內重重一震,姜素瑩的腦袋猛地撞到廖海平的肩膀,才勉強穩了下來。這一下來得又疼又急, 倒是讓她徹底清醒了,恢復了語言功能。
姜素瑩這才明白過來, 一切都是真的。
廖海平就在自己身邊,會呼吸、會說話、會行動。
她突然氣苦,乾脆一把揮開廖海平握著自己的手,揉起被撞青了的額頭,恨恨問道:「你既然好端端活著,怎麼不拍一封電報回來, 或者寄一封家書?」
其實不是廖海平有意要失蹤。
上個月他及至山東界時,局面已經開始緊促。城裡常規的通信通路都被切斷,他又掛念著貨物,於是沒有多花力氣與上海聯繫。
寫信也好,拍電報也罷,都不如早點把事情做完,早一天就能回家。
速戰速決,這是他的務實主義。
廖海平計劃的雖好,但天有不測風雲,回程時意外趕上兩軍交火。他只能繞道往西-往南-再往東,如此在地圖上兜兜轉轉,花費了很多額外的功夫。
路上消息不暢,以至於到皖北時,廖海平才得知濟南淪陷了。
他這才意識到不對,生怕戰火一路往南燒去,於是趕忙花大價錢,找到堪堪恢復通信的管道,想得知家中平安與否。
不問還好,一問驚出一身冷汗。
春紅在電報中說,姜素瑩不見了,應是去了濟南!
廖海平接到消息,半晌沒言語,屋子裡的燭火亮了整晚。
沒人知道那一夜裡,他在想些什麼。只知道隔天才剛蒙蒙亮,廖海平就做出了決斷——他讓旁人押著貨先離開,自己帶著幾個親信,重新往北折返,試圖尋找姜素瑩的影蹤。
用「大海撈針」這四個字形容他和姜素瑩的行動,簡直再恰當不過。幾次無意間靠近,幾次擦肩而過。
但好歹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地,濟南。
姜素瑩孤身一人,少了幫手,走的遠沒有廖海平快。如果無災無難,她在進城前必會經過泰安。而按出發的日子來算,也許就在這幾天。
於是廖海平提前在泰安城外安頓了下來,帶著一點運氣,和一點合理的推斷。
在當姜素瑩真的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知道自己賭贏了。
只是這勝利是如此僥倖——他操作左手是後天習得的本領,本來就不大靈便。方才那一槍若是歪一寸,或是晚一點,都會是截然不同的局面。
廖海平是個缺乏情緒的人,在天津的火場裡也並不覺得多麼恐懼。
在那一刻,他卻是真的害怕了。悔恨幾乎擊穿了他,把靈魂都炸成碎片。
但廖海平是不會向姜素瑩提及這種後怕的。
就如同他不會講述自己這些日子裡,是如何度過那一個個不眠的夜晚。
雖然廖海平不打算訴苦,此時車上也並不全然安靜——被救下的姑娘終於緩過神,開始抱著姜素瑩的胳膊不住道謝,淚流滿面。
有人這麼一打岔,姜素瑩也忘記了先前對廖海平的質問。她壓下激動的情緒,轉而詢問起那女孩:「你還有旁的去處嗎?」
去處是有的。
那姑娘的父母死了,但在棗莊有個遠房表親。她原本從城裡往外逃,就是為了投奔到那裡。沒成想才走到城門處,就被起了歹意的憲兵抓住。好險遇到救援,才撿回一條生路。
就在這一來一往的敘述間,馬車到了交叉路口。
老孫在廖海平的指示下,陪著被救下的女孩中途換了車,繼續西去。而剩下人為了躲避追查,也更換了座駕,繼續往南快馬加鞭。
新車輛大約駛過一個時辰,最後停在了廖海平臨時安置的院落。
***
此地不比家中,院子布置的簡陋,飲食也很粗糙。桌上擺著兩碗麵條,上頭淋了些稀疏的素菜,澆頭少到一筷子就能撇掉。
姜素瑩抱起碗就吃,一句廢話沒有——這一路過來,有的吃就不錯,她早就學會不再挑揀了。
廖海平坐在她對面,碗放在桌上,卻突然一口也咽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