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姜鄰毫無反應,甄賦都要以為林蔻是否猜錯了。

  然而……

  沒幾天等休沐,林蔻與甄賦二人一起前往林家,與賈敏、林如海夫婦二人商量黛玉婚事人選的時候,突然聽說有媒婆上門。

  所有人:「???」

  誰家這麼不講究,都沒提前通個信兒,就直接上門了?

  然後讓人一問,竟然是今年剛新鮮出爐的探花郎。

  林蔻:「……」

  甄賦:「……」

  這人,動作是不是太快了點?

  雖然甄賦與林蔻二人覺得姜鄰這人的性格有那麼點兒不可言說,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探花,又不曾娶親,京城還是有不少人家想要將人招攬到自己名下的。

  而招攬的法子,最簡單方便也牢固的是什麼呢?聯姻!

  所以,別看這段時間姜鄰在翰林院整日摸魚,可有意與之聯姻的高官還真有不少,其中一部分甚至讓人找到姜鄰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意思。

  可惜姜鄰不為所動,全都只當聽不懂。

  林如海以前也考了一個探花郎,所以對姜鄰的觀感還算不錯,之前也不是沒有打過他的主意。但他矜持,且非常看重黛玉這個女兒,所以在打探了一下姜鄰的性子以及這段時間的經歷後,便打消了想法。

  誰能想到,他沒去找姜鄰,姜鄰竟然主動送上門了呢?

  賈敏看向林如海:「老爺認識這位上門提親之人?」

  林如海苦笑:「是今科探花郎,十七八歲的年紀,據說從小跟著祖父長大,在祖父去世後一直一個人生活。」

  他打探到這兒後,便對這位探花郎興趣大減,之後又聽說他對其他人釋放的聯姻訊號視若無睹,便徹底將人排除出局,自然就沒有繼續往下調查對方的資料。

  賈敏不由問:「性子如何?品行如何?」

  甄賦對這個兩個問題的答案最了解:「品行還是不錯的,性子也大度不愛與人計較,但非常沒有上進心,每天完成自己的任務後便喜歡抱著茶杯到處溜達聽八卦,對當官兒沒什麼興趣,估計等到翰林院任職結束就要辭官兒了。」

  林蔻則將姜鄰之前同甄賦說的話告訴了賈敏:「我是覺得,這人留京應當就是衝著黛玉來的。若是你們要求,此人即便不會繼續做官兒也未必不會留在京城。但其他條件我們也不了解,還是得去江南調查。」

  賈敏沉默,半晌開口讓人將姜鄰與媒婆都請了進來。

  甄賦與林蔻沒有過去。

  也不知道賈敏與林如海是如何同姜鄰交談的,等姜鄰離開之後,林蔻二人再見到賈敏與林如海夫妻,竟發現二人臉上有了許多的笑意。

  這是……成了?

  賈敏笑著解釋:「姜探花說了,他確實不打算做官,也沒辦法給黛玉多富裕的生活,卻能保證此生不納二色,一輩子對黛玉好。」

  林如海也補充道:「我與之談話後,發現其思想才學都很出眾,且許多想法與黛玉不謀而合,若是二人在一起,別的不說,黛玉至少不會因為與丈夫無話可說而覺得苦悶。」

  黛玉從小可謂是林如海與賈敏一起養大,她是什麼性子,又對未來夫婿有什麼需求,夫妻二人再清楚不過。

  給黛玉選未來夫婿,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金錢物質等條件,而是對方的思想能否與黛玉契合。若是能契合,對方的家庭條件只要不是太複雜太差,夫妻二人都能放寬條件;若是不能契合,即便對方是王公貴族,夫妻二人也萬萬不敢將女兒送到對方手中。

  賈敏其實從去年就開始為黛玉的婚事發愁了,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最契合黛玉思想的人,竟然是賈敏不怎麼瞧得上眼的賈寶玉。

  即便賈寶玉這些年有了好的轉變,但要讓賈敏同意將女兒嫁回賈家,嫁給賈家男人,她也是百分百不樂意的。

  賈家的男人啊,都不是良配。

  如今竟然有了一個意外之喜,賈敏自然高興得不行。

  林蔻倒是提議:「還是先不要定親為好,你們尋個藉口辦宴會,將姜鄰邀請到家中與黛玉見上一面,看他們見面談話之後是個什麼態度,然後再決定是否定親比較好。」

  如果只是尋一門門當戶對的婚事,倒也不必如此麻煩。

  但黛玉既然想要的心靈契合的婚姻,那以後將要與之共度一生之人就顯得格外重要。林如海與賈敏信誓旦旦地說,黛玉與姜鄰肯定能談得來,可姜鄰與黛玉呢?他們二人最多只有姜鄰單方面的一面之緣,姜鄰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妻子,他們如今可還不知道呢。

  賈敏一愣:「他既然自己上門求娶,應該……」

  林蔻無奈嘆氣:「姜鄰那性子,若是娶回家發現能與黛玉做一對神仙眷侶倒是沒什麼可擔憂的,我也相信他必然會將黛玉護得妥當。可他只說終身不納二色,也說會一輩子對黛玉好,可萬一他發現與黛玉說不到一起去,獨自一人跑出去遊山玩水,讓黛玉獨守空閨呢。」

  這等性子乖張之人好的時候格外好,一旦不好卻也格外氣人。

  你還拿他沒辦法。

  再者,賈敏與林如海都說自己足夠了解黛玉,可一個人的思想怎麼可能被另一個人百分百了解?黛玉到底能不能如二人想像一般,與姜鄰說到一起去,同樣是個未知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