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家行李頗多,收拾妥當已是半月之後。

  林如海剛回京城便去了吏部報導,如今關於他回京後的官職也已經有了結果。

  因為在維揚立下大功,皇上對其歡喜非常,所以得知林如海回京後便當即決定給他升職,升的還是從一品的戶部尚書。

  他原就是二品蘭台寺大夫,只是這個職位是虛職,並不如受重視。

  但林如海在維揚不但找到了帳本兒(問過林如海與林蔻後,甄賦將林蔻的功勞安在了林如海身上,只是在寫給皇上的密折上寫明了林蔻的作用),及時從濟寧府帶兵救下了甄賦等人,將維揚知府等膽大包天的官員及時抓了起來……

  江南鹽政這個毒瘤直接拔除,他居功至偉。

  鹽政本也是戶部管轄,於是皇帝大筆一揮,給了林如海戶部尚書的職位。

  只是戶部尚書一職干係重大,不少人和勢力都盯著這個職位,即便皇上下定決心也有不少口水仗要打,有不少利益要拉扯,所以一直到現在,林如海升官兒的聖旨才正式下達。

  林如海升官兒消息剛傳開,榮國府便來人了。

  來的是榮國府大房賈赦的嫡子賈璉。

  他是個俊秀風流的少年郎,生得一雙桃花眼,又愛笑愛玩會說話,是以很容易得到旁人好感。

  但這次,賈璉卻吃了個閉門羹。

  門房嘆氣:「老爺夫人不久前剛回家,行李都還沒歸置妥當。老爺今兒又得了升官兒的聖旨,府中上下一片忙亂,只怕招待不周。不知璉二爺今日上門所為何事?您只管同奴才說,奴才定會轉告老爺夫人。」

  賈璉皺眉,但門房態度堅決,他也不好再堅持。

  頓了頓,他道:「也沒什麼大事,只是老祖宗聽說姑姑已經回了京城,想著母女二人許久不見,心裡想念得緊,便讓我來傳個話兒。你記得和姑姑說,讓她得了空兒,記得帶著上表弟表妹一起過去讓老祖宗見見。」

  門房連連應是。

  賈璉又皺了下眉,看了眼林家大門,這才轉身離開。

  等親眼看著賈璉坐上馬車走遠了,門房才哼了一聲,吱呀一聲關了門,進府去和夫人匯報去了。

  賈敏正和林蔻說著話兒,得了賈璉上門的消息,心情瞬間陰沉下來。

  她深吸一口氣:「你去打聽打聽,榮國府最近可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林蔻抬頭看向賈敏,不明白她為何突然這樣做。

  賈敏扯了扯嘴角,卻沒解釋。

  能怎麼解釋?

  她能和自己的女兒說,自己一直記著榮國府沒派人到碼頭接她?

  並非要把她接到榮國府,只是這種舉家搬遷的行為向來忙亂缺人手,一般關係不錯的人家知道他們要回來,都會派人到碼頭幫忙。

  林家船隻靠岸的時候,除了林家下人,也有不少林如海好友家的下人。

  但榮國府這門姻親,卻一個人都沒派過來。

  雖然早就因為榮國府算計自己的事兒對娘家失望,但發現他們連最基本的面子都不想維持了,她還是有些難受。

  這些日子賭著一口氣沒去打聽榮國府的消息,已經是賈敏忍耐極限,如今老爺升官兒的聖旨剛下,榮國府就派人過來……

  賈敏自然忍不了了。

  林蔻不懂賈敏做法,也不懂她的感情,但她尊重賈敏。

  她沒再多問。

  -

  榮國府的消息並不難打聽,甚至可以說非常容易打聽。

  不到半個時辰,下人便回來傳話。

  這段時間,榮國府風平浪靜,並無大事發生。

  硬要說的話,也只有榮國府二房賈政夫人王氏的娘家妹妹,薛王氏帶著兩個兒女投奔榮國府了。

  兩家抵達京城的時間也巧,一前一後,就差了兩天。

  薛家在前,林家在後。

  據說榮國府之前也是日日派人到碼頭等人的,只是林家遲遲不到,薛家又突然上京,榮國府便乾脆把人撤了回來。

  賈敏得知消息,都快氣笑了。

  但賈璉上門,傳的是賈母的話,賈敏作為女兒總不好推拒。

  再者,甄賦也去了榮國府好幾日,她也想知道甄賦在榮國府到底生活得如何,若是生活得不如意,她便直接把人接回林家住。

  所以她仍決定次日回榮國府一趟。

  只是賈敏並不准如賈母傳話那般,把幾個孩子帶過去。

  於是次日一早,賈敏用過早膳後便穿戴一新,乘上馬車去了榮國府。

  -

  林如海與賈敏這段時間都忙,黛玉也在讀書,林蔻閒著無事,便去了花園。

  也是巧合,她剛到花園,便遇到了賞花歸來的梅嬰。

  見到林蔻,梅嬰笑了笑:「回京多日,沒想到我們今日才見面。寇姑娘是想賞花?我對這花園倒還算熟悉,不如帶你四處逛逛。」

  林蔻想了想,點頭。

  此時已是深冬,百花凋零,這花園其實真不算多漂亮。

  但花園本身的布置足夠精巧,若仔細觀察,倒也別有一番趣味。

  梅嬰環視一周:「這院子當初建好是花了大力氣的,之後夫人進門又添了一些東西,不論春夏秋冬都有不錯的景色可看。只是冬天草木凋零,到處都死枯敗之景,一般人可欣賞不了。」

  她笑了下,「落雪之後就好,四處白茫茫一片,銀裝素裹的倒也素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