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如海解釋:「等到了濟寧,我們能做的就多了。」

  賈敏:「???」

  船隻從維揚前行,沒兩日便到了淮安,但林家的船隻只是休整了半日,補充了一下物資,便再次揚帆起航,之後路過宿遷、徐州也如這次般,並未駐留太久。

  船隻一路疾行,很快抵達了濟寧。

  林如海下令靠岸:「這次將在濟寧城停留至少半個月,採買完物資後,夫人記得約束好船上眾人,不要輕易離開船艙。」

  賈敏急了:「老爺這話何意?你難道想要去什麼地方?」

  林如海壓低聲線:「我去濟寧府搬救兵!」

  賈敏瞬間反應過來,林如海早就想到要離開維揚到其他地方搬救兵,只是對江蘇的淮安、宿遷、徐州等地官員並不信任,所以才一路疾行,想要儘快來到山東的濟寧府搬救兵。

  因為濟寧與維揚分屬不同的省份,包庇維揚一眾官員的可能性極小。

  賈敏騰一下起身:「不行,這太危險了!」

  她至多想著讓老爺暗中幫助那位擄走門房的不知名人士,絕對不願看到他親自涉險,甚至重返維揚。

  林如海卻堅持如此:「你們不過是央朝的普通百姓,理當受到朝廷庇佑,不該為了朝中大事涉險。但為夫是朝廷命官,調查貪污案是我不容推卸的職責。」

  他笑了笑,「我之前一年為了妻兒怠於工作,如今妻兒安穩,自然不能再推卸屬於自己的責任。」

  林如海被皇帝任命為巡鹽御史,本就是為了調查清楚當地的鹽政情況。

  只是他剛到不久,就因子嗣問題動搖了心神,又為了保證妻兒平安生產而只能放棄皇上的期盼,只當自己是個睜眼瞎子。

  可如今,他再不能如此了。

  賈敏眼眶泛紅,卻只能強行忍住:「既如此,我也不好耽誤老爺時間。只希望老爺在維揚行事時,一定記得濟寧還有一家妻兒老小在等你歸來。」

  林如海頷首,當即轉身離去。

  他一走,賈敏眼眶裡的淚珠便再控制不住,如珍珠般滾落下來。

  林如海一走,賈敏便讓人將黛玉、山哥兒並林蔻、梅嬰等人全叫到了自己房間,同時傳令下去,讓除了需要下船採買東西的下人外,其他人全部留守在自己房中,不得輕易外出。

  「等將東西採買回來,收回樓梯,再不許下船!」

  -

  林如海帶著令牌直奔濟寧府知府府邸,面對知府詢問,林如海忙不迭將自己所知告知對方:「以在下了解到的情況,那心裡記著帳本兒的門房應當是被血滴子先一步帶走了。只是光有人證不行,還得有物證。我猜那位血滴子大人在將人帶走後,應當很快就會把人送回京城,但他自己應當會到鹽場,實地調查鹽場產量的同時,順便等著朝廷派兵過去。」

  但從京城派兵實在太遠了。

  到時候,還是得從維揚,甚至維揚周邊的幾個城市抽調兵力。

  但維揚周邊幾個城市的官員多半是與維揚有所勾結的,他們倒不一定有膽子殺人,卻一定會拖延出兵的時間。

  而一旦耽誤了時間,維揚的血滴子乃至少數幾個沒有同流合污的官員可就危險了。

  這才是林如海迫不及待到濟寧府搬救兵的緣由。

  濟寧知府卻有些遲疑:「維揚隸屬江蘇,濟寧則是山東轄下城市,若沒有皇上調令,我們貿然向維揚派兵,只怕會被御史參奏一個『心懷不軌』呢。」

  救人當然沒問題,但把自己搭進去就很沒必要了。

  林如海也知許多官員尿性,於是親口承諾:「我身為二品蘭台寺大夫,約束一下御史還是可以做到的。再者,這事兒雖然有風險,卻也並非不是個好機會。」

  「那個門房已經被擄走好幾日了,我林家如今都到了濟寧,那門房如今所在的位置只會比我更接近京城,甚至已經抵達了京城也說不準。」

  畢竟人少腳程快,那些探子還有特殊的傳遞消息與送人送物的渠道。

  「你若實在擔心,大可以在派兵的同時給皇上遞一份奏摺,將此事推到在下身上。甚至說是在下威逼也不無不可。」林如海眼神坦誠,「但在下不建議知府這樣做,因為你若真能及時把人救下,那可是大功一件。」

  當官兒嘛,誰不想要往上升呢?

  林如海說得不錯,此事雖然隱患極大,一旦成功,收穫也同樣巨大。

  濟寧知府一咬牙,幹了!

  於是直接找到濟寧府的駐軍首領,一番商量後,三人一起帶兵火速趕往維揚。

  -

  林如海那邊還算順利,林蔻這邊卻遇到了一個小小的麻煩——

  一群人在賈敏房中用餐的時候,林蔻在進來送餐的一個小丫鬟的腰間,隱約看到了半塊血滴子令牌。

  她轉頭看向梅嬰,發現她面色大變,意識到自己沒有看錯。

  二人打了個眼色,林蔻很快便想法子從賈敏房中離開,成功在船尾與那個小丫鬟接上了頭。

  小丫頭不過十三四歲的樣子,卻眼神沉冷,瞧著有些危險。

  見到林蔻,確認周圍沒有其他人後,小丫頭直接開口:「寇姑娘,大人托我告訴您一聲,您之前送給錢家的藥物被賣給了餵養知府,維揚知府又在前些日子將其送到了京城,並在轉了多道手後送進了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