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無數目光集中在宋清音身上,所有人都在等著宋清音的拒絕。今日若不好好打賢王妃的臉, 他日還不知如何得意。

  「姐姐,你是不是高興到連話都不知如何說才好了。」姜麓的聲音還是那麼的歡喜,似是根本察覺不到殿中的風起雲湧。

  阮夫人提著心,自是無比的擔心。麓丫頭行事看似無章法,應是計較思量好的。只是貿然提出認乾姐姐一事,到底太過冒險。

  宋姑娘若是認了,當然是千好萬好皆大歡喜。如果宋姑娘當著眾人的面拒絕,麓丫頭豈不成為全奉京的笑柄。

  這孩子行事真是大膽,事先怎麼也不和她商議一下。

  雲氏也很緊張,夫君是說過宋姑娘不是外人的話,但到底不同姓沒有血緣關係,對方真的會給小姑這個面子嗎?

  在其他人看來,宋清音此時怕是殺了姜麓的心都有。人不怕遇到比自己聰明的,就怕遇到一個橫的胡來的。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宋清音淡淡道:「…臣女方才太過歡喜,竟是不知該說些什麼。能得王妃娘娘看重,是臣女的福氣。」

  宋姑娘的意思是…同意了?

  不能吧。

  肯定是抹不開面子,不想得罪賢王妃。

  姜麓可不管別人怎麼想,她當下無比開心地拉著宋清音的手,親親熱熱地又叫了一聲姐姐,這下宋清音應了。

  胡貴妃強顏歡笑,被迫成為她們認乾姐妹的見證人,還一人賞了一套頭面。其他人各有心思,胡亂地猜測著宋清音此舉的用意。

  事已至此,不少人感慨還真是時也命也。

  可惜啊可惜。

  她們在為宋清音感到可惜,可惜鎮國大將軍府的嫡女,竟是輸給了賢王妃這樣的女子。她們卻是忘記了,當年宋皇后若真有意讓娘家侄女為媳,又怎麼會定下國公府的姑娘。

  一段插曲過後,姜麓以為應該不會再有事情發生。然而她實在是低估皇里人興風作浪的本事,也低估了她們出其不意的手段。皇宮裡最不缺的是驚嚇和意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是宮中的常態。

  宋清音沒有上鉤,鉤子上地是釣到另外的人。

  一人是寧王秦聿,還有一人卻是任誰都想不到的人。那女子衣冠不整十分兒狼狽,哭哭啼啼幾欲昏死過去,正是那小產之後失寵的晴美人。

  據晴美人所說,是有人給她帶話,說是胡貴妃要見她。她歡天喜地地趕來,被安排在那間偏殿裡等候。誰知左等右等也不見有胡貴妃召見她。她喝過殿中的茶水之後渾身燥熱,也不知怎麼的抱住來人不放。

  那被抱住的人是寧王秦聿,秦聿說是有人給他傳話,說是柳妃心疾發作。他心急如焚地趕來,沒有見到自己的母妃,卻被神智不清的晴美人抱住。

  他依舊是木訥的樣子,清俊的臉龐帶著幾許自責和後悔。在看到無事的柳妃之後,清澈的眼眸既驚訝又放心。

  柳妃再不復先前的默然,捂著心口臉色煞白。

  這件事情明擺著是算計好的,先是引晴美人入套喝下加料的茶水,然後再引寧王進去。晴美人位份雖低,卻也是寧王的庶母,又被眾家夫人所見,此事絕無可能遮掩過去。

  事情發生在胡貴妃的宮中,今日主事者又是胡貴妃。她若是說自己毫不知情,只怕是個傻子都不會信。她心中叫苦不迭,知道自己這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先前的一番安排被人利用,那人來了一個計中生計。

  此計如此粗陋淺顯,還有一個不容辯解的把柄。她再是要算計什麼人,也不可能用這樣的法子,更不可能用那種明顯會被人識破的藥。

  出了這樣的醜事,宴席哪裡還能繼續。

  眾人前腳出了萬華宮,胡貴妃後腳就被皇帝請了過去。

  胡貴妃人還未跪好,告罪的話都沒來得及說,便被飛過來的奏摺砸中。她驚駭萬分,嚇得魂不附體。

  她進宮多年,因著娘家得勢自己爭氣,還從未親歷過皇帝對她發這麼大的火。她自知今日之事影響甚大,卻不知陛下會生這麼大的氣。

  「陛下,臣妾有錯…但是這事真不是臣妾做的,臣妾是一時大意被人陷害,您一定要為臣妾做主啊。」

  「你還臉求朕為你做主!你看看你幹的好事!」

  曾經寵愛的小妾和心愛的兒子大庭廣眾之後拉拉扯扯,這是在打他的臉!

  胡貴妃當然知道這種事情最沒面子的是皇帝,可是她真的很冤。她如果不喊冤,就得背黑鍋。一黑鍋背上之後難摘,還會波及她自己的兒子。

  所以明知帝王怒火不可激,她還是要為自己辯解。

  「陛下,臣妾再是不喜歡寧王,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更不可能在自己的宮中行事。臣妾自知百口莫辯,懇請陛下明查!」

  查?

  怎麼查?

  皇帝火大頭疼,那兩個傳話的宮女太監已經自盡,且全是胡貴妃宮裡的人。事情又發生在她的宮殿內,她說她是無辜的誰會信。別以為他不知道胡貴妃的心思,口中喊著冤枉,實際心中未必沒有幸災樂禍。

  的確,胡貴妃是有一點慶幸的。寧王出了這樣的事,以陛下的心性是萬不可能再考慮他為儲君的。如此一來,康王競爭的對手只有賢王一人。

  她知道皇帝是個聰明人,肯定不會相信這事是她做的。所以她最多是被罵被責罰,過後一切照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