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小娘不知道厲害,遲早會落到他手上。

  姜麓沒吃幾口擱了筷,實在是被那樣的目光盯著倒了胃口。此人和萬桂舉不一樣,是那種已經不值得再費力氣掰回正道的人。

  程太尉的名頭果然好用,前去報官的人只說一聲程太尉的外甥被人欺負了,萬縣令便火急火燎帶著一群衙役趕來。

  世人都說奉京富庶,京外的近官都是肥差。卻不知京官最是難當,一個不小心就會得罪人。臨水縣雖說在京外,卻離奉京不算遠。又加上往來商旅魚龍混雜,油水多的同時事情和麻煩也多。

  萬大人向來小心謹慎,又有岳家的關係打點,倒也沒出過什麼漏。驚聞程太尉的外甥被欺負,他恨不得生出四條腿。不知道是哪個不長眼的,怎麼會惹到宗公。他若是處理不好,程太尉問起來他不好交待。

  一路上打定主意不管此事緣由如何,務必讓宗公滿意。當他一腳踏進客棧,看到姜麓和秦彥時,他差點跪下了。

  原來是這兩位祖宗。

  如此一來也好辦,心裡還是有點怕程太尉不敢得罪賢王,日後可能會遷怒自己。不過眼下也管不了太多,孰輕孰重他還是知道的。

  宗公一看是萬縣令親自前來,立馬得意洋洋。

  「萬縣令,你快把這幾個刁民抓起來。尤其是這個小白臉,他意敢動手打本公。方才這裡人的都看到了,他們可以為本公作證。」

  萬縣令一聽,心道這宗公也是倒霉,怎麼如此不長眼惹到不該惹的人。就沖這句話,那兩位祖宗也不會善罷甘休。

  宗元寶以為此事穩操勝算,還想著等會怎麼把那小娘弄到手。他看到萬縣令朝這邊走來,恭恭敬敬地稱呼一聲公。

  他以為這聲公是叫自己的,心裡別提有多得意。

  誰成想他又聽到萬縣令稱呼一聲夫人,這才覺得不太對勁。只見萬縣令站在那幾人的面前,姿態特別的卑微。

  他心下一驚,隱約生出幾許不太好的預感。

  「萬縣令,他們…」

  「宗公,你還不快向公夫人賠禮道歉!」萬縣領朝宗元寶使眼色。

  在座的客人們大多看出端倪,原來那不顯不露的小夫妻來頭不小。讓一縣父母官如此恭敬之人,肯定不是普通人。

  宗元寶傻眼了。

  「萬縣令,是他們不敬本公,所有人都看見了…」

  「沒有,我們沒有看見。」有人趕緊否認。

  「對,對,我們也沒有看見。」又有人站出來。

  宗元寶惡狠狠地瞪著這些人,用眼神警告他們給自己等著。

  萬縣令那叫一個頭大,見過不長眼的沒見過這麼不長眼的,難怪程太尉不許自己外甥留在奉京。

  這樣的性,妥妥的不知死活。

  「公夫人,這位宗公是程太尉的外甥。」萬縣令自然不想事情鬧僵,畢竟臨水縣是他的地盤。如果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他而言是最有利的。他故意亮出宗元寶的身份,也是想讓秦彥斟酌一二。

  秦彥好像在沉思,半晌之後道:「既如此,讓他走吧。」

  宗公再蠢也看出一些門道來,心道這幾人莫不是有什麼來頭。他眼珠轉了轉,倒是識時務地沒有再嚷嚷。

  萬大人長鬆一口氣,慶幸秦彥賣自己面。

  正在這裡客棧外傳來一陣騷動,似乎有什麼人在喊冤,那喊冤者是一位老婦。從老婦斷斷續續的哭訴聲中,眾人漸漸明白事情的由來。

  老婦是為自己的兒媳喊冤,可憐她兒去年死了,留下兒媳和幼孫。因著幼孫還小,兒媳不忍歸家另嫁。那兒媳的娘家幾次三番勸說其改嫁,都被擋了回去。

  婆媳二人帶著一個孩,日過得很是清苦,平日裡越發謹小做人。那兒媳生得頗為貌美,一來二去便被宗元寶盯上了。宗元寶強納不成,便使陰招想占那兒媳的身。這個時代女貞烈,那女為保貞節一頭撞牆而亡。

  老婦告到縣衙,宗元寶反咬一口說那兒媳想勾引他。他好端端的富家公怎麼看到上一個寡婦,還說那女見事情敗露,所以才會自尋短見。

  這案是萬大人結的案,判定那女是自己撞牆身亡。至於事情的起因,便是宗元寶所說的那樣。那女的娘家也認同這個判定,到處說自家的姑娘原本就有些不安分。

  女一死留下老婦和孫,老婦告到縣衙幾次都被人趕了出來,這才有今日之事。

  「這案早就結了,本公看你們可憐還給你們送了撫慰銀,你們別不知好歹!」宗元寶抖著衣領,趕緊閃人。

  「青天大老爺,民婦沒有要他的銀,民婦只想給兒媳討一個公道。」

  萬縣令朝幾個衙役使眼色,那衙役們架著老婦離開。

  姜麓身形剛一動,被秦彥拉住。

  「你不管嗎?」她問。

  秦彥搖頭,「萬縣令不是糊塗人,這案能結必定是死無對證。那女的娘家應是收了銀,勢必不會同意翻案,甚至有可能替宗公做證。再者僅是這婦人的一面之詞未必是真相,那死者也可能曾經有過攀附之心。」

  死者已死,婆婆信她沒有勾引宗元寶,親娘家卻四處說她原本就不是安分之人。這天下的親生爹娘,也不止林國公夫婦那樣不配為人父母的。

  再者縱然死者真有冤,在強權當道的社會一個尋常的老婦怎麼斗得過當朝太尉。這樣的案不會是第一樁,也永遠不可能是最後一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