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嬤嬤一想也是,「或許是巧合?也許是殿下教的?」

  宋皇后輕輕搖頭,「她只戴本宮送的簪子,她稱呼本宮為母親,一樁樁一件件不可能全是巧合。彥兒是男子,更不可能替她想到這些。所以她的心性恐怕比本宮想像的還要通透,因禍得福也不過如此。」

  秦彥和姜明珠是從小定的婚約,那時候姜老夫人還在世。姜明珠小時候玉雪可愛,宋皇后頗為喜歡。

  後來姜老夫人去世,姜明珠漸漸長大,性情慢慢成形顯露。宋皇后其實是有點失望的,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她出事之後,彥兒被貶出京。都說患難見真情,林國公府的舉動恰好讓她看清楚。如今看似雨過天晴,卻並非最好的時機。所以就算如今彥兒已是賢王,她還是不希望他此時歸京。

  方才那孩子不僅聽懂了她的話,而且還表明了態度。

  「這孩子很通透,姜家那位養女比起她來差之甚遠。」

  老嬤嬤鮮少聽到自家主子如此誇人,聞言心思一凜。

  恰在此時,一個小太監悄悄靠近。

  宋皇后眼神微閃,主僕二人退回到邀月宮之後,那小太監也跟著閃身進去。小太監低聲稟報自己聽來的一切,將之前定宜宮發生的事一字不漏地敘述。

  當小太監說到姜麓自稱為臣婦,對所有的宮妃一律稱為娘娘時,宋皇后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滿意。

  當宋皇后聽到姜麓如何形容養雞之法時,眉眼已是帶出幾分笑意。再聽到姜麓說自己看猴之事時,她不由得笑出聲來。

  小太監離開後,她對老嬤嬤說:「那孩子真是個妙人兒。」

  第58章 小彥彥

  姜麓被宮人帶著一路徑直出宮, 進宮之前她與秦彥約好在宮門外匯合。眼看著快要出後宮,不知從何處衝出來一位杏色宮裝女子,盈盈跪在她面前。

  她心下暗道, 今日果然沒有那麼簡單, 此情此景傻子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樹欲靜而風不止,一進宮門那就不可能會有太平日子。縱然她是一個過客,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卻並不妨礙別人對她的算計。

  跪地的女子年約二八,粉面桃腮杏眼如波。看其裝扮不似一般的宮女,觀其髮髻也不像是宮妃。

  那麼只有一個可能, 便是宮裡的女官。大昭的女官與宮女不一樣,這些女官出身良好容貌出色,識文斷字頗有才名。一般都隨侍在前宮, 也可算是皇帝老兒備用的儲妃。

  此女名為輕語,乃是東宮女官。

  當初秦彥被廢被貶, 跟隨他一起出京的只有趙弈和小新子。其他人都還留在東宮,守著一個無主的宮殿。

  這個輕語突然衝出來弄這麼一出,自然不是為了拜見前主子新娶的主母, 而是求姜麓帶她出宮繼續侍候她的前主子。至於怎麼個侍候法,那自然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王妃娘娘,輕語自知身份低微,承蒙恩澤在宮中行走多年。雖談不上聰慧機靈,卻自認還能替主子分擔一二。望娘娘垂憐輕語, 輕語願為娘娘排憂解難。」

  姜麓想, 這位輕語姑娘是拿話在釣人。如果自己真是兩眼一抹黑的村姑,豈能不將對方當成是救命稻草。

  她露出十分為難的表情,像是不相信輕語的話, 「你都說你自己不聰明,我為什麼還要收下你?你說你能幫我忙,我怎麼看著你不太像能幹活的?」

  這話她說出來,很符合她的出身。

  輕語暗道失策,隱晦的話對方聽不懂,自謙的話對方也聽不出來。她不得不趕緊改變策略,言語直接了許多。

  「娘娘,輕語早年跟夫子習過字。不說是熟讀飽讀詩書,卻也能吟詩作對。如若娘娘日後有差遣,輕語定當全力以赴。」

  姜麓聞言,立知這位輕語姑娘心裡的小九九。對方是打量著她一個大字不識的鄉野村姑,必是急需一位熟知宮中之事的貼心人。正好對方還識字,簡直是天下掉下來的好助手。

  又是一個欲挖她牆角的人。她若真上了鉤,自己的房子必然會倒。到時候還真是世人見她高樓起,轉眼又見她樓塌了。

  這深宮大內住了一群的女人,平日裡除去爭寵就是算計。自己一個鄉下土包子進宮,她們豈能輕易放過看笑話的機會。

  既是有心人設的局,自是少不了在一旁煽風點火的炮灰人物。三三兩兩聚攏而來的妃子宮女中,她看到熟悉的身影。

  那位封號為晴美人的妙齡宮妃。

  晴美人應該是最近還算得寵的妃子,若不然也不敢這麼出風頭。只可惜不知當了誰的槍,猶不知死活地衝鋒陷陣。

  這些女人日常樂子少,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樂子自是興致勃勃。七嘴八舌中,姜麓很快知道這位輕語姑娘的出身。

  輕語姓夏,是文理閣大學士海大人的外甥女。自小熟讀四書五經,算得上是奉京小有名字的才女。她三年前入宮,一入宮便是東宮掌燈女官,後任東宮掌事女官。若秦彥未被廢貶,依制循規她很大可能會是東宮第一個入太子帳闈的女子。

  姜麓微微皺眉,封建婚姻制度真讓人惱火。

  秦彥那小子不過十八歲,已然是桃花朵朵開。而且這些桃花也是奇怪,一個個非要舞到她面前花枝招展。

  「我家裡的活倒是不少,什麼放牛餵豬餵雞的,不知輕語姑娘會做什麼?」

  輕語姑娘還沒回答,那位晴美人捂著帕子笑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