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男孩穿著半新的衣服,腳上是雙嶄新的黑面千層底的棉鞋。衣服和鞋子都是姜麓買的,之所以不買新衣服,則怕他不肯收,二則是怕他會不得穿著幹活。她對他說衣服是秦彥的舊衣,鞋子則是以前秦彥沒來得及穿的新鞋。

  小河不疑有她,當時捧著衣服鞋子摸了又摸。

  老爺的舊衣服真好真新,鞋子又新又暖和。他怯生生的眼睛明顯多了層東西,那層東西可以稱之為生機和希望。

  姜麓看到他和陶兒說話,陶兒又在勸他歇歇。他笑得靦腆,較之常人深邃的五官像朝陽樣蓬勃。

  阮德從東屋出來,說是阮太傅要見她,請她過去趟。她猜測阮太傅應該是想向她示好,畢竟她示好在前。來而不往非禮也,對方要是還拿喬,那就有些不懂事了。

  進屋後,但見阮太傅嚴肅地坐在椅子上。

  這般架勢姜麓很熟悉,標準的老師做派。她像個聽話的學生樣站立,態度恭敬讓阮太傅很滿意。

  「聽說你和殿下習了字,不知習得如何?」

  旁邊的桌子上,擺放著筆墨紙硯。

  姜麓心知阮太傅這是想考她,或是想知道她學習的程度。她在秦彥面前向來會保留幾分,因為她之前的藉口太過粗淺。如今在阮太傅的面前,她的藉口除去自小偷學之外還有秦彥的教導,她沒有必要有所保留。

  行家出手,便知有沒有。

  雖然她以前並不常寫毛筆字,但為人師表書法是加分項,她也是用心學過很多年。手娟秀的字躍然紙上,阮太傅眼中難掩震驚。

  這手字出去,誰也不會覺得她是個不通教化的鄉野女子。僅憑自學與他人短時日的教導,能不寫出手這樣的字來,足見她的天資何等過人。

  姜麓很慚愧,她根本沒有什麼過人的天分。然而她不得不欲蓋彌彰,為擺脫目不識丁的文盲身份冒充天才。

  阮太傅強壓震驚,道:「以你的資質,能寫出這樣手字來委實不錯。不知你識字如何?可能獨自通讀?」

  他的手邊,有本書。

  書名為《魁文集》

  顧名思義,這本書是科舉魁首所寫文章的集冊,收錄的是歷朝歷代佳作中的佳作。阮太傅才學淵博,出京之時帶的幾本書皆是晦澀讀物,唯這本《魁文集》還算通俗。

  以他對姜麓的低估,他以為啟蒙之書更適合她。如果他手中有《三字經》,必會是他考校她的首選。

  「你讀讀最後篇文章。」

  姜麓翻開書,認真讀起來。

  她在讀的時候,秦彥不動聲色地進來。阮太傅聽得認真,眉頭會兒緊鎖會兒展開。若有所思地看著姜麓,又頗為微妙地看看秦彥。

  此女通篇下來無明顯的停滯,也沒有任何讀錯的字。阮太傅心下再次惋惜,是惋惜姜麓不是男子,二是惋惜她的遭遇。如果她自小長在國公府,縱然不能像男子樣科舉入仕,那也定會是奉京出名的才女。

  可惜啊可惜。

  姜麓道:「老先生,不知此文是何人所書?」

  阮太傅摸著短須,「此書中的文章皆是歷朝狀元郎的會試文章,你方才讀的這篇乃我朝程大人當年會試所寫。」

  「不知這位程大人如今官居幾品?」她問。

  「程大人是二品太尉。」阮太傅回道。

  姜麓暗道,這官銜不低。

  「方才我通讀此文,頗以為此文行書激昂,遣詞造句華麗而言之有物。程大人在文中主張重人才、廣納言和施恩政,確實都是利國利民的好建議。」

  阮太傅大驚,「你…你竟能總結歸納?」

  且還如此精準。

  先前他還只是震驚她的天資過人,此時此刻已經是出離震驚,只剩下遇見良才時的那種狂熱和歡喜。

  秦彥也在看姜麓,目光幽深。

  姜麓說:「我自小喜歡瞎琢磨,什麼事都喜歡思考。」

  阮太傅狂熱之後像被人澆了盆冷水,心裡那叫個痛惜,她為什麼不是男子?如果她是男子,他必當場收她為學生。

  「那你說說看,你對此文還有何見解?」

  姜麓皺眉,「我以為程大人雖然言之有物,但文章難免落了幾許空泛。他所提出的幾點政論說白了都是圍繞朝堂之上,約束的是陛下的行事。」

  阮太傅跟著皺眉,「上折進言,不都是意在陛下嗎?」

  「沒錯,皇帝之職在天下,天下之事盡在陛下的決斷之中。所謂不拘格選人才,人才最終皆為陛下所用。陛下若能廣納群臣之言,不偏聽偏信聖心獨斷,則必為天下之福。政策之向也同樣是為民為蒼生,但京外官員陽奉陰違之事並不少見。天子高坐金殿,目不能掃盡天下萬物,又豈能事事盡如人意。」

  「你介女子…」

  「老先生,陛下子民萬萬千千,女子又如何?」

  難道女子是啞巴嗎?

  姜麓對阮太傅最不滿的地方,就是對方男尊女卑的思想太嚴重,幸好老迂腐教出來的學生不算太迂腐。

  阮太傅沉思半晌,「那依你之見,這三點可有改進之處?」

  「並非需要改進,此三點皆可取。然而我以為在這三點之前,還應再加條:興農業。百姓之根本在於溫飽,解決溫飽才是重中之重。」

  飯都吃不飽,還談什麼重人才。

  阮太傅道:「修水利,興農業,這兩點也確實是民生大計。然而若無人才若無恩政,農業如何興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