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麓提著一隻籃子,裡面鋪了緩和的乾草。籃子裡是幾隻毛絨絨的小雞,看得張氏眉開眼笑不停誇他們能幹。直觀的展示讓房裡正夫婦二人對他們徹底信服,更別說他們麥地里的苗確實比別人地里的更綠更粗壯。

  房裡正已知他們明年會將種麥子的法子教給村里人,當下去村里叫人。男男女女很快將房家的屋子擠得滿滿當當,還有一些人蹲在外面。

  一雙雙樸實的眼睛看著他們,如同仰望星月。

  年畫裡一樣好看的老爺夫人,他們真的會養雞種地嗎?

  張氏向他們展示著姜麓帶來的小雞仔,引來一陣陣的驚呼聲。婦人們七嘴八舌地打聽如何孵得雞仔的法子,姜麓耐心和她們講解。

  「夫人…柴火家裡有的事,炕也是現成的,我這就回去試…」有人等不及。

  「這位嬸子,你別急。」姜麓說起溫度掌控的法子,沒有溫度計也沒有可以測量的東西,唯一的法子就是手心手背試溫。

  婦人們大著膽子看她,時不時三三兩兩地交頭接耳。有人說她長得真好看,有人說她的聲音真好聽,還有人她官話講得好。

  姜麓拍了一下巴掌引起她們的注意,「…天熱之時,在雞食里拌一些橘皮粉可以讓它們胃口好。若是下了軟殼蛋也莫急,到河邊找些蚌殼螺螄殼灑干磨成粉拌到雞食里。」

  「喲,還有這樣的好法子!」有人驚呼起來,婦人們的議論聲更大。「這個法子好,那河蚌螺螄也不難找。」

  那邊被男人圍住的少年矜貴而從容,臉上不見半分嫌棄。為君之道當重禮賢下士,多年的教養讓他舉手投足間儘是淡定。

  然而沒有人敢問他,房裡正不得不開頭。

  說到房裡正的為人處事,姜麓頗有幾分好感。房裡正為免村民為此生間隙,規定村民們輪流給他們送柴火,誰也不能壞了規矩。

  秦彥話少,房裡正問一句答一句。他眼神不時看過來,只見姜麓在女人堆里如魚得水,隱約覺得自己有一種被人賣了還替別人數錢的錯覺。

  姜麓知道他在看自己,不時與他目光對視。

  張氏捂嘴笑,「你們小夫妻感情真好,籮筐連著籮蓋一時半會都不願意分開。哪裡像我們老夫老妻的,籮筐也扁了籮蓋也缺了,想用也用不了。」

  姜麓懷疑她在開車,但是沒有證據。

  村裡的婦人說話更放得開,要不是礙於姜麓的身份,張氏說話會更直白。縱然如此,話題還是繞到生孩子上面。

  很多人盯著姜麓的肚子,眼神不言而喻。

  姜麓大方道:「我夫君說三更燈火五更雞,男兒當先立業再安家。他說當以已任為重,萬不能因家小瑣事耽誤民生大計。」

  「哎喲,夫人,你說的這些我哪裡聽得懂。這生孩子是女人家的事,和男人有什麼關係。他要做甚便做甚,我們女人家只管生兒育女。你說是不是?」

  「真是稀奇,生孩子還有男人的事?」

  眾人越發糊塗,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地勸生。

  姜麓前世未婚,最不喜歡的便是逢年過節時長輩們的花樣勸婚。想不到穿越異世,直接省去這一環節,卻要面臨被人催生的環節。

  這些嬸子媳婦的話太多太密,在生孩子的事情上個個都有經驗。一時間她們說得是熱火朝天,說什麼生孩子和母雞下蛋一樣,自己下就成了哪有公雞什麼事。

  姜麓乾脆站起來,神情嚴肅而認真。

  「生兒育女當然是夫妻二人的事,都說言傳身教,子不教父之過,可見父親在教養子女一事上不能懈怠。」

  眾人一聽,齊齊看向秦彥。這年畫娃娃似的老爺識文斷字出身又好,應當是那等為教兒子讀書的好夫君。

  姜麓好笑又無奈,且不論其它。只說秦彥和她現在的年紀,他們自己都是孩子,豈能一起生孩子。

  她接受不了。

  「我夫君心懷天下,一生志願是為百姓謀福祉。他捨棄錦衣華服甘願粗布麻衣,放著庭院樓閣不住寧願屈尊地村屋瓦房,為的就是鑽研種地養殖的法子。他說他希望自己的孩子生在稻麥飄香的季節,長在人人能吃飽穿暖的太平盛世。若為此等願望,我們願意暫時不考慮為人父母,只盼著能讓更多的孩子吃得飽穿得暖。」

  滿屋安靜,鴉雀無聲。

  或許在這些村民的一生中,從未聽過如此大義慷慨的話。他們在日復一日的勞作中,也從未想過世上還有這樣無私的人。

  他們望向秦彥的目光是那麼的尊敬,如看神明。

  縱然秦彥自己根本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也知道她說的話半真半假。但是他依然心潮澎湃,似有什麼東西從胸腔中破土而出。

  那曾是他的志向,也曾是他身為東宮太子時的使命。

  他壓抑著狂奔的情緒,似乎又回到朝堂之上。不過他面對的不是進言進諫的臣子,而是實實在在的百姓。

  民之所向,才是國之根本。

  他曾經心心念念的就是為了這些人能吃得飽穿得暖,他想起她曾說過的話。她說若真正為天下百姓,又豈會在乎在廟堂之高還是鄉野之遠。

  或許縱然他在鄉野之遠,此生夙願亦能殊途同歸。

  村民們擁簇著送他們出去,一副恨不得將他們供起來的架式。若不是姜麓再三讓他們回去,只怕這些人會一直送到家。




章節目錄